七堇年
代表作《大地之燈》
七堇年,原名趙勤,中國女作家,1986年10月5日生於四川瀘州。
2002署名發表《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併入圍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開始嶄露頭角。2006年她在二十歲的時候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大地之燈》並於2007年首次出版,獲得矚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長篇小說《瀾本嫁衣》;2010年榮獲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13年第三部長篇小說《平生歡》問世;2014年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長篇小說獎。代表作《大地之燈》《瀾本嫁衣》《島》《平生歡》《燈下塵》。
大事件
1986-10-05
出生
1986年10月5日生於四川瀘州。
2002
嶄露頭角
2002年署名發表《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併入圍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開始嶄露頭角。
2003
寫下四部作品,奠定作品特點
2003年受到《我與地壇》的影響,執筆寫下了《北方》《幻聽》《故城》《昨天》奠定了七堇年的作品特點。
2006
第一部長篇小說《大地之燈》出版受矚目
2006年她在二十歲的時候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大地之燈》並於2007年首次出版,獲得矚目。
![第一部長篇小說《大地之燈》出版受矚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5/m851ed2ecdc3fa3ca2c44d9d18d520524.jpg)
2010
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2010年榮獲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
2014
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獎
2014年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長篇小說獎。
![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獎](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0/m909974d58e8e71dbdce4abdf76eca46c.jpg)
2002年寫下了第一篇文字《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2003年受到《我與地壇》的影響,執筆寫下了《北方》《幻聽》《故城》《昨天》奠定了七堇年的作品特點。
![藝術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f/m2fd76cd3311400da5c748a5db1ce6e43.jpg)
藝術照
2003年寒假之前赴上海參加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此前以《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一文入圍初賽),並以《睡在路上》一文獲一等獎。同年受到在創辦《島》書系的郭敬明關注,受邀開始為《島》《最小說》供稿,以《遠鎮》等文章樹立獨特風格,受到讀者喜愛。
2006年寫下第一部最具七堇年個人特色的長篇小說《大地之燈》。長期供稿於《島》《最小說》刊物。
2007年開始連續出版《大地之燈》《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瀾本嫁衣》《少年殘像》等作品。
2010年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成員,並與柯艾期滿后未續約,離開郭敬明團隊。同年獲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個人生活](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5/mb59348df55c17c486634d620f6aaa5a5.jpg)
![個人生活](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5/mb59348df55c17c486634d620f6aaa5a5.jpg)
個人生活
2010年10月出版《塵曲》。2013年9月5日任成都作協副秘書長,《青年作家》執行主編。
2013年12月暌違五年推出新長篇小說《平生歡》,並在國家級文學雜誌《收穫》上發表。
2014年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長篇小說獎。2015年3月出版主編文集《近在遠方》。
2015年8月出版文集《燈下塵》。
2009年9月赴香港浸會大學,攻讀新聞傳播專業碩士。
七堇年,80后中罕有的嚴肅文學派作者,后安妮寶貝時代的代表作家。其文風成熟穩健,闃靜通透,充滿靈性且藝術感極強。在她看來任何藝術形式的終極追求都是表達內在外在的美,由此反對以詞藻堆砌為由批判年輕作者的表達。她說,在對語言美的盲目迴避漸成潮流時,還沒有能力做到筆致極簡包容萬象時,以為選擇了粗劣無趣的平白敘述就是所謂大氣,或許才是可笑。——《人民日報》![寫著](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9/m3984e307d8c2fd8993e4f574eb96854b.jpg)
![寫著](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9/m3984e307d8c2fd8993e4f574eb96854b.jpg)
寫著
以前一直覺得青春寫作很膚淺,七堇年的文字讓我覺得中國的青春寫作有了新希望。——陳曉明(文學評論家)
有同齡人所沒有的成熟,無論是文章的立意還是文字本身的高度都勝於同期作者。——郭敬明(80后青春文學作家)
青春文學新秀七堇年,首部長篇小說《大地之燈》發行不到半年,就被美國的出版公司看好,將於9月底在美國面世。美國出版人認為,《大地之燈》囊括了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背景和時代苦難,“令人驚嘆”。——(來自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由第15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獲悉)
頒獎詞:七堇年的文字細膩、孤絕,表面鬆散,質地緊張,貌似單薄,但風格強烈。她所整飭的生
活肌理,充滿同代人的焦灼和貧瘠,那幅斑駁的容顏背後,照見的也是個體失去信念之後的無力。人生只是歧路,內心業已淪陷,生之快樂與死之悲哀,純真和污穢,面對這種新的青春供詞,出版於二〇一〇年度的《塵曲》,不再是輕淺的自憐與合唱,而是七堇年對生活所作出的一次低沉抗議。向死而生,向絕望索取希望,向生命的喧囂要求潔凈的心情,《塵曲》所昭示的風格,悲傷,猶疑,心事重重,有時還顯得過於華麗,但它的寫作意義不可代替。欣賞她作品中體現的平衡意識和情緒控制。路還很長,有這麼悠著點的姿態,未來可以走遠。——嚴峰(評論家)
![海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c/mcc575b9da091b0bb1354be5d746a9fc3.jpg)
海報
單行本 | |
《大地之燈》 | 長篇小說(2007.1,長江文藝出版社) |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 小說散文集(2007.11,長江文藝出版社) |
《少年殘像》 | 中篇小說(pook2系列)(2008.1,長江文藝出版社) |
《瀾本嫁衣》 | 長篇小說(2008.12月,長江文藝出版社) |
《大地之燈》再版 | 長篇小說(2009.6月,長江文藝出版社) |
《塵曲》 | 小說散文集(2010年.10月,浙江文藝出版社) |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再版 | 小說散文集(2013.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 |
《平生歡》 | 長篇小說(2013.11月,浙江文藝出版社) |
《大地之燈》再版 | 長篇小說(2014.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 |
《瀾本嫁衣》再版 | 長篇小說(2014.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 |
《近在遠方》 | 主編文集(2015年3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寄養》 | 譯作(2015年6月,南海出版公司) |
《燈下塵》 | 文集(2015年8月,九州出版社) |
作品發表時間 | 作品名稱 |
2004年 |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在路上》(2004年5月) 《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 《幻聽》《故城》《昨天》《北方》(2004年8月,島第一輯) 《遠鎮》(2004年10月和2004年12月,分上下連載於島第二輯和第三輯) |
2005年 | 《睡在路上》(2005年2月,島第四輯) 《書信》《花朵之藍》(2005年12月,島第六輯) |
2006年 | 《春別》(2006年11月,最小說第一輯) |
2007年 | 《大地之燈》(2007年1月,單行本) 《燈下夜禱》(2007年1月,最小說第三輯) 《少年殘像》(2007年3-6月,分上、中、下、終連載於最小說第五-八輯) 《薄奠》(2007年6月,最小說第八輯) 《流景閑草》(2007年7月,最小說第九輯) 《北之零年》(《少年殘像》番外)(2007年8月,最小說第十輯) 《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2007年9月,最小說第十一輯) 《江河夢》 《為了忘卻的紀念》(《被窩是青春的墳墓》自序)(2007年10月,最小說第十二輯) 《藍顏》(2007年11月,最小說第十三輯) 《城事》(2007年11月,島第九輯)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2007年11月,單行本,收錄未發表的《札記》) 《七,給世界上另外一個我》(2007年12月,最小說第十四輯) |
2008年 | 《少年殘像》(2008年1月,單行本) 《你的名字叫紅》(2008年1月,最小說第1期) 《夜殤》(2008年2月,最小說第2期) 《月光下我記得》(2008年3月,島第十輯) 《幻世》(2008年4-6月,分一二三連載於最小說4-6期) 《再見敦刻爾克,再見》(2008年4月,最小說第4期) 《地震在別處》《昨日以前的星光》(2008年7月,最小說第7期) 《沉默如謎的呼吸》(2008年8月,最小說第8期) 《一束河流》(2008年9月,最小說第9期) 《九月》(2008年9月,最小說第9期,最小說卷首詩) 《如果天空不死》(2008年10月,最小說第10期) 《碧雲女子》(2008年11月,最小說11期) 《瀾本嫁衣》(2008年12月,單行本) 《是的,是的》《雲荷》(2008年12月,最小說兩周年紀念特刊) |
2009年 | 《雙生記》(2009年1月最小說) 《Remember,darling上》(2009年1月最映刻) 《Remember,darling中》(2009年2月最映刻)《Remember,darling下》(2009年3月最映刻) 《宇宙》(2009年4月最小說) 《大地之燈》(2009年5月再版) 《與君書》(2009年6月最映刻) 《生如夏花》(2009年8月最小說夏日特刊) 《賦得永久的人間》(百度七堇年吧刊《Se7en》第三期) |
2010年 | 《塵曲》 (小說散文集 2010 年10月 浙江文藝出版社) |
2011年 | 《七步成篇》(2011年1月至4月《南方都市報》專欄) 《塵曲精裝版》(小說散文集 2011年4月 浙江文藝出版社) 《七夜談》(2011年7月《鯉·偶像》小說) |
2012年 | 《但願你的旅途漫長》(《花溪》雜誌七堇年遊記專欄野渡分十篇連載) 《站者那則》 (《收穫》2012年第六期短篇小說) |
2013年 | 《官方的我不夠立體》(《萌芽》雜誌2013年一月號萌芽星報的專訪 《懷念寫作》(《萌芽》2013年1月號專欄) 《斷章》(《萌芽》2013年2月號專欄) 《不凡的平凡》(《萌芽》2013年3月號專欄) 《消失的廢墟》(《萌芽》2013年4月號專欄) 《金剛鸚鵡》(《萌芽》2013年5月號專欄) 《K歌記》(《萌芽》2013年6月號專欄) 《燈下塵》(韓寒電子雜誌《ONE·一個》2013.1.29)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2013年4月新版 特別收錄《少年殘像》) 《燃燒吧,狗日的生活》(《視野》2013年第15期,頌·生活,第28-29頁)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 (《文藝報》2013.7.26 《卡里戈往事》(《迪奧傳奇花園》2013.8.1) 《燈下塵》(韓寒主編《一個:很高興見到你》2013.8.1) 《平生歡》(《收穫》長篇專號 2013年秋冬卷) 《九月十三》 (韓寒電子雜誌《ONE.一個》 2013.9) 《平生歡》(浙江文藝出版社2013.12) |
2014年 | 《青年韓寒》 (《青年作家》2014.1) 《一杯水背後的蔚藍》 (《青年作家》2014.2) 《世界流浪者的自白》 (《青年作家》2014.2) 《何偉訪談:局外人》 (《青年作家》2014.3) 《晚櫻》 (《青年作家》2014.4) 《大地之燈》 (再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4.5) 《瀾本嫁衣》 (再版,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5) 《Brainternet》 (韓寒主編《不散的宴席》 2014.7) 《余幼幼一種屬於詩人的明亮》 (《青年作家》2014.8) 《夜 陽》 (《收穫》2014.9.12) 《維卡,維卡》 (韓寒電子雜誌《ONE.一個2014.9.12》 |
2015年 | 《近在遠方》(主編文集,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3) |
《燈下塵》(文集,2015年8月,九州出版社) |
“ 獲獎1次
2014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獎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