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莢豆

薔薇目豆科植物

鏈莢豆(學名:Alysicarpus vaginalis (L.) DC.)是豆科、鏈莢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簇生或基部多分枝;莖平卧或上部直立,高可達90厘米,葉僅有單小葉;托葉線狀披針形,干膜質,無毛,葉柄無毛;小葉片形狀及大小變化很大,莖上部小葉通常為卵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側脈稍清晰。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有花,成對排列於節上,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花萼膜質,裂片較萼筒長;花冠紫藍色,旗瓣寬,倒卵形;子房被短柔毛,有胚珠。莢果扁圓柱形,莢節間不收縮,9月開花,9-11月結果。

形態特徵


鏈莢豆
鏈莢豆
多年生草本,簇生或基部多分枝;莖平卧或上部直立,高30 -90厘米,無毛或稍被短柔毛。葉僅有單小葉;托葉線狀披針形,干膜質,具條紋,無毛,與葉柄等距或稍長;葉柄長5-14毫米,無毛;小葉形狀及大小變化很大,莖上部小葉通常為卵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6.5厘米,寬1-2厘米,下部小葉為心形、近圓形或卵形,長1-3厘米,寬約1厘米,上面無毛,下面稍被短柔毛,全緣,側脈4-5條(-9條),稍清晰。
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長1.5-7厘米,有花6-12朵,成對排列於節上,節間長2-5毫米;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5-6毫米;花梗5長3-4毫米;花萼膜質,比第一個莢節稍長,長5-6毫米,5裂,裂片較萼筒長;花冠紫藍色,略伸出於萼外,旗瓣寬,倒卵形;子房被短柔毛,有胚珠4-7。
莢果扁圓柱形,長1.5-2.5厘米,寬2-2.5毫米,被短柔毛,有不明顯皺紋,莢節4-7,莢節間不收縮,但分界處有略隆起線環。花期9月,果期9-11月。
鏈莢豆
鏈莢豆
莖平卧或上部直立,長達1M。單葉,近革質,形狀及大小變化大,通常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3CM,約為寬的2倍。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有花6-12朵,花冠紫藍色。莢果圓柱狀,密集於果序上,由4-7個不開裂的莢節組成,長1.5-2.0CM,寬2.0-2.5MM,種子淡黃色至褐色,橢圓形,每千克48萬-65萬粒。

分佈範圍


鏈莢豆
鏈莢豆
原產於南亞、東非。廣佈於東半球熱帶地區。印度、斯里蘭卡、拉丁美洲和美國佛羅里達等地均有栽培。中國南方有野生,也有小面積栽培。

主要價值


全草:甘、苦,平。活血通絡,清熱化濕,駁骨消腫。用於跌打損傷,半身不遂,股骨酸痛,肝炎;蛇咬傷,骨折,外傷出血,瘡瘍潰爛久不收口。

栽培技術


喜熱帶潮濕乾旱氣候。稍耐旱、耐酸,不耐漬。在砂壤土上生長良好,但易感染線蟲病,故通常種於粘土上。對磷肥反應良好。播前用機械擦破種皮或脫莢,春夏播種,條播或撒播。

繁殖方法


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