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仙庭

五羊仙庭

五羊傳說是一個關於古代廣州城的地方神話傳說故事,是廣州市別名五羊城、羊城、穗城、市內若干地名與許多本土品牌名稱的來源。唐詩中已經開始使用五羊稱呼廣州城,而傳說故事則可以追溯到晉代的記載,有數個略有差異的版本,明代以後基本定型。現今“五羊”、“羊城”已經成為了廣州市的代稱。一般認為五羊傳說表現了勞動人民開拓嶺南的歷史。2007年,五羊傳說入選廣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古老傳說


提到廣州,人們總是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五隻石羊。五羊仙庭的這五隻石羊可是一個只有五十年左右歷史的現代建築,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五隻石羊如此迅速地成為廣州的城市文化圖騰呢?
據越秀公園黨委副書記張燕鵬介紹,五羊仙庭是在1960年1月動工,在當年的4月完工,從此矗立在越秀公園西側木殼崗上的。
要追問五羊仙庭“快速成名”的原因,首先要講一講一個源自兩千多年前的美好傳說。
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廣州海天茫茫,遍地荒蕪,曾一度連年災荒,田野荒蕪,農業失收,民不聊生。一天,南海的天空上忽然仙樂繚繞,柔美悠揚。隨後便又出現了五朵彩色祥雲,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綵衣,分別騎著五色仙羊。每隻羊都口銜著“一莖六齣”的優良稻穗,降臨楚庭(廣州古稱)。仙人把稻穗贈給了廣州人,並祝願此處五穀豐登,永無飢荒。祝罷,仙人騎彩雲騰空飛逝。而五隻仙羊因依戀人間,便化為石頭留了下來,並一直保佑著廣州風調雨順。
五羊銜谷這個故事最早見諸於晉代的《廣州記》,但已失傳,現在能看到的關於五羊銜谷的最早版本是宋人在《太平御覽》中轉述的。清代大儒屈大均在其著作《廣東新語》中有詳細的記敘。由此可見,廣州人對五羊的喜愛是由來已久的,五羊的文化內涵作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深深地鐫刻在廣東人心裡,這為後來具象化的五羊仙庭快速成名埋下了有力的“伏筆”。
五隻石羊的“留在”了越秀山上,五位仙人則另有祭祀之所。現在越秀區仍有一座在明洪武年間興建的“五仙觀”,讓造福廣州的五位仙人永享人間供奉。在五仙觀內,有一塊宋代的石碑,詳細地記敘了五羊銜谷的傳說以及五仙觀的歷史,由此可見,廣州人對五仙、五羊的供奉年頭也是相當久遠的。

五羊雕塑


五羊仙庭在設計之初就是直接借用了五羊銜谷的古老傳說,這一點,記者在設計者孔繁偉老人那兒獲得了證實。據介紹,時任廣州市長的朱光有感於廣州沒有自己的城市文化雕塑,遂召集文史學家和藝術家進行構思、創作,在千挑萬選之後,決定選用五羊的形象構建廣州城雕。

設計者孔繁偉


廣州雕塑院接到設計任務后,積極投入力量進行創作。孔繁偉回憶說,當時設計組到廣州市農科院等地方寫生,近距離觀察羊群的神態、生活習慣等,尋找創作靈感。
我們現在看到的五羊仙庭栩栩如生,五隻石羊神態惟妙惟肖。領頭羊口銜稻穗,昂首遠望,神情軒昂。四隻小羊緊緊依偎在領頭羊周圍,神態各異。其中一隻小羊跪下,探身吃前面大羊的奶。大羊則自然回首,慈愛地看著身後的小羊。另外兩隻羊,一隻把頭親昵地壓在另一隻的脖子上,放佛在撒嬌耍賴,另外一隻則怡然自得地低頭吃草。現在,這五隻神態各異,可愛討喜的石羊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和認可,但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設計之初,可是很費了一番周折。
據孔繁偉老人回憶,設計初稿出來后,各種造型的五羊都有,有的是一隻母羊,帶著一隊小羊排排走,有的是五隻羊抵角打架……朱光市長看了都不滿意。最後,陳本宗設計的跪奶之恩和孔繁偉設計的友情、愛情主題造型分別打動了朱光市長。朱光市長說,這兩組造型好,就和在一起,組成五羊雕塑吧。於是,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五羊雕塑。

衝出亞洲


亞運讓五羊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五羊仙庭之所以快速成名,五羊銜谷的古老傳說只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近幾年來,五羊仙庭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最大的推手還屬即將於11月12日開幕的第16屆亞洲運動會。亞運會會徽和吉祥物的設計都分別以五羊仙庭為原型,讓這五隻石羊成為萬眾矚目、炙手可熱的焦點。
亞運會徽的造型就是一個火炬型的五羊。據會徽設計者張強介紹,他之所以選擇五羊作為自己設計的創意來源,一是因為五羊在廣州市民心裡是一個辨識度很高的文化符號,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人們心裡,五羊都是廣州的城市形象代表。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五羊的內涵和形象與運動精神有很好的契合。
而亞運吉祥物則更是五羊雕塑的卡通動態版,彷彿就是五隻石羊從越秀山上翻著筋斗,一蹦一跳地來到你的面前。五隻石羊還有了極富廣東地域特色的小名兒,分別叫“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樂羊羊”,合起來就是“祥和如意樂洋洋”,表達了廣州亞運會將給亞洲人民帶來“吉祥、和諧、幸福、圓滿和快樂”的美好祝願,也同時傳達了本屆運動會“和諧、激情”的理念。
廣州亞組委宣傳部副部長曾偉玉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之所以選擇五羊作為廣州亞運會會徽和吉祥物,向全世界表達廣州,詮釋廣州,就是因為羊文化突出代表了廣州文化,“一講到五羊,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廣州兩千多年的文化,想到廣州人祈願吉祥、和諧、幸福的美好心愿,想到廣州充滿激情和無限可能的未來。”
第16屆亞運會徽評委負責人胡川妮回憶起兩年多前徵集、評選亞運會徽的情形時仍難抑激動的情緒。她說,亞運會徽的徵集經歷了好幾個階段,後期在兩千多件成熟的作品中遴選,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精彩之處,往往讓人難以割捨。直到現在這個酷似火炬的五羊造型出現,“大家眼前一亮,感覺就是它了”。胡川妮語氣中難掩激動:“這個會徽設計的真的好,它把廣州想說的話都說了,把廣州跟亞運的關係也接上了!”

不會忘記


“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五羊雕塑從來不是一座冰冷的石雕,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裡,它成為廣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人們美好感情的寄託。
越秀公園黨委副書記張燕鵬說:“五羊雕塑在廣大廣州市民心裡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象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一句歌詞可以充分地表達這種感情‘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就是廣州人心目中的五羊。”
設計者孔繁偉老先生說:“五羊雕塑成為一種美的指代物,達成了美的藝術的升華。現在大家講起五羊雕塑,不見得會記得我們這些設計者,但一定會說這是廣州的象徵,是中國的象徵。所以,五羊最大的意義是代表廣州,代表中國,走出去!”
“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亞運會不是高高在上的政府行為,而是一件與每個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盛事。以五羊為會徽和吉祥物的亞運會將會一如既往地為廣州帶來福祉,提升廣州人的幸福指數。
又是一個清晨,五羊雕塑在初升的旭日映照下,顯出無與倫比的蓬勃活力,一如廣州這座充滿希望和激情的城市。

交通


180路 284路 42路 528路 58A快線 5路 7路 夜12路 地鐵2號線越秀公園站下車即到。
五羊仙庭
五羊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