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拌飯

豬油與米飯拌制而成

豬油拌飯,在我國香港又叫豬油撈飯,我國台灣閩南語又稱豬油飯,是南方人常吃主食。從前人們生活貧困,不常有肉吃,就用豬油熬煮剩下的殘渣拿來直接食用或入菜。與魚翅撈飯相比,豬油拌飯有窮困的意思。

歷史起源


最早的豬油拌飯。《禮記》中周代專供天子之食的“八珍”,其中佔頭把交椅的“淳熬”,就是與豬油拌飯類似的東西,“煎醢加於陸稿上,沃之以膏”,即將肉醬煎熟之後放在米飯上,再澆上豬油。
一、豬油拌飯可謂是窮困的表現,但在清末、民國、新中國成立初期,有“能吃上豬油拌飯就不錯”的說法,這種說法,在江西、湖南、貴州等各地仍然可聽。豬油拌飯非常便利,不用做菜,直接在飯里加點豬油就吃了。所以有“又是豬油拌飯”一說,說明這人又是偷懶了。
豬油拌飯
豬油拌飯
二、香港和台灣分別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之前,不少家庭生活窮困,把豬肉肥膏炸油,用盅把豬油存放起來,因天氣寒冷,豬油很快便凝固,因此可以儲藏很久。剩下的豬油渣可以用來炒菜,每到吃飯時,從盅挑一小塊乳白色的豬油放進熱飯中,加點醬油撈飯,非常香口惹味,甚至連菜肴也不用,就這樣可以吃光一碗飯。香港亦有人用豬油做油渣面或沾砂糖當作零食來吃。

製作方法


古代

一碗熱飯,一勺豬油,一勺醬油,攪拌均勻即可。東北吃法是先將蔥切碎放在碗里,在放上剛出鍋的熱飯,放上一勺豬油、一點醬油,最好還有點東北大醬,拌勻即可。

現代

香港元朗大榮華酒樓則把豬油撈飯重新包裝,選用上等的老豬油、頭抽、上等絲苗白飯,分開上桌,讓客人隨自己喜好放豬油和醬油的量。
做法一
準備:米飯250公克、豬油12公克、醬油10公克、姜適量、洋蔥適量、青蔥適量。
步驟:
1、將豬油、姜、洋蔥、青蔥、放入油鍋;
2、以上食材熱炒約5分鐘,聞到香味即可;
3、濾去配料;
4、將醬油與炒過的豬油混和;
5、直接倒入粒粒分明的飯,配煎蛋滷肉,混合品嘗。複製醬油:水200ml、醬油20ml、魚露10ml、鮮味露5ml、鹽1/2小勺、糖1大勺、雞粉1小勺。
做法二
先把飯做熟,放在盤子里備用,鍋微熱,放下豬油,融化后,放入醬油及佐料、蔥末,然後倒入米飯翻炒,放入適當的鹽,待起鍋時放入適量的味精。記住要起鍋才放,味精在炒的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物質。
做法三
1、黑豬板油洗凈切小塊,備用;
2、熱鍋,放入作法1的板油塊以中火炸至出油,再轉小火炸至板油塊微干,續加入蒜末、紅蔥末炸至呈金黃色。
3、濾除作法2的板油渣、蒜酥、紅蔥酥,將剩下的清澈豬油加入少許鹽拌溶,即為豬油;
4、取一容器,倒入熱開水,再加入糖與雞粉拌勻,接著加入醬油膏拌勻,即為特調醬油膏。
做法四
1、取一杯大米,加入一點二杯左右的清水煮成白飯;
2、在做白飯的期間,將雞小胸肉煮熟,撕成雞絲;
3、蝦仁切成小塊,臘腸切片;
4、生抽和蚝油的比例為1:1,用筷子調和均勻;
5、將煮好的白飯盛入碗中,澆上生抽蚝油汁;
6、撒上雞絲、臘腸、蝦仁和小蔥;
7、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一小塊豬油;
8、趁熱拌勻就可以吃了。
做法五
材料:大米、糯米、上海青、薑片、豬油。
步驟:
1、將大米和糯米混合淘洗乾淨后,加油、鹽、薑片倒入電飯煲煮飯;
2、鍋燒熱,放少許油、少許薑絲爆香,放入青菜炒至7、8分熟,加少許鹽調好味關火;
3、等電飯鍋中的米飯跳至保溫鍵1、2分鐘后,將炒好的青菜快速倒進電飯鍋中,鋪在米飯上,蓋上蓋燜7、8鍾;
4、吃的時候拌上一小勺豬油,味道非常的好。

豬油簡介


保存:豬油熬制好后,趁其未凝結時,加入一點白糖或食鹽,攪拌均勻后再密封,可久存而不變質。
功效:增進食慾,豬油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慾。如果佐以蘿蔔、粉絲及豆製品,可獲得用其他調料難以達到的美味。
營養:豬物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幾乎可以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營養性,可提供給人體極高的熱量。
禁忌:豬油是一種高能量食品,易於進食過多能量,導致肥胖。豬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易於引起心血管疾病、且消化系統較弱者應少食用。豬油中含有100mg/100g左右的膽固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誘因。忌同時食用生冷食物,易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