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坡鄉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下轄鄉

飯坡鎮位於河南省嵩縣東北部,距縣城17公里。東接九店,西邊庫區、紙房,南鄰黃庄,北依田湖,西南緊臨陸渾水庫。飯坡鄉建制於1975年。現轄飯坡、張元、曲里、南庄、沙坡、泥河、焦溝、青山、趙莊17個行政村,199個村民組。2003年飯坡鎮848人,鎮政府駐飯坡村,行政區域面積87.4平方千米。

飯坡鎮地處丘嶺山區,平均海拔高度為750米,年均氣溫13.3℃,年均降水量700毫米,全鄉有100平方公里屬於黃河流域,2平方公里屬於淮河流域,境內八達河,流經汪城、張元、屏風庄,注入伊河。

行政區域面積87.4平方千米。

徠春秋時期,屬韓地;1984年1月,改為飯坡鄉。2013年8月,飯坡鄉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飯坡鎮戶籍人口為29624人。截至2020年6月,飯坡鎮轄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飯坡村。

歷史沿革


飯坡鄉
飯坡鄉
1975年,由紙房公社劃出沙坡、洛溝、焦溝、里溝、泥河5個大隊,庫區公社劃出大平、南庄、曲里3個大隊,九店公社劃出汪城、張園、時平、青山、禹山、趙莊、飯坡7個大隊合成飯坡公社。1984年飯坡公社改為飯坡鄉,
轄17個行政村,197個村民組。全鄉163個自然村,4464戶,21574人,回族2人,余系漢族,2013年撤鄉建鎮。
該鎮位於九皋、禹山、青山三山之間的黃土嶺上,八達河從九店鄉郭嶺的西窯村入境,流經汪城、張園、屏鳳庄注入伊河,屬丘陵區。
春秋時期,屬韓地。
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屬和樂里溫泉保護。
民國十年(1921年),屬禹山區溫泉保護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嵩縣南庄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屬黃庄區。
1975年9月5日,成立飯坡公社。
1984年1月,改為飯坡鄉。
2013年8月,飯坡鄉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位置信息

飯坡鎮地處嵩縣東北部,東與九店鄉毗鄰,南與黃庄鎮交界,西與庫區鄉、紙房鎮相連,北與田湖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8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飯坡鎮地處丘陵山區,居於九皋山、禹王山、青山3山之間的黃土嶺上,最高峰海拔769.2米,最低點海拔276米,相對高差493.2米,屬典型的淺山丘陵區。

氣候

飯坡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常年平均氣溫14℃,極端最低氣溫-19℃,極端最高氣溫40℃,常年氣溫10℃以上的有效積溫4500℃。

水文

飯坡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八達河從九店鄉郭嶺西窯村入境,流經汪城、張園至田湖鎮屏風庄注入伊河,屬伊河一級支流。

自然災害

飯坡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泥石流、洪澇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2年7月29日,日降雨量570毫米,給村民住房和農作物造成巨大損失。
飯坡鎮境內有重晶石石英、鐵礦石等礦藏。藥用植物資源,以柴胡最為有名,素有“嵩胡”之稱。耕地面積3萬畝。

自然資源


農業:耕地面積34526畝,主產小麥、玉米、紅薯。1985年糧食總產662萬斤,與1983年的糧食總產570萬斤相比增產92萬斤。
農業機械:1985年有農用汽車9部,手扶式拖拉機3台,排灌機具134台(套),農副產品加工機械336台(部),收穫機械106台。
飯坡鄉
飯坡鄉
鄉鎮企業:1985年有腐竹廠1個,機磚廠11個,建築隊20個,從業560人。個體工商93戶,從業93人,年產值30萬元。
商業:1985年供銷社下設4個門市部,職工44人,代銷店6個,年購銷總額83萬元。固定資產10.23萬元,流動資金7.9萬元。還有糧食、食品等單位。
林業:有趙莊林場和九坡林場,洛溝、青山、時平、汪城、張園、飯坡有成片的刺槐,蘋果園10個,年產值2萬餘元。
畜牧業:1985年大家畜存欄3429頭,生豬6304頭,山、綿羊1331隻,家禽3.24萬隻。長毛兔5840隻,蜂81箱。
水利:1958年興建禹山、吉溝兩座小型水庫。1976年又興建長嶺小型水庫。3座水庫設計容量300多萬立方米。建排灌站7處,修渠11條,機井24眼,水塘7個,噴灌機15台,總灌溉面積3500畝。小流域治理面積2平方公里。
交通:嵩汝公路和陸車公路在該鄉交叉通過。
教育:解放前只有1所高小,3所初小,教師18人,學生480人。1985年發展為中學5所,小學54所,教職員工237人,學生2034人。
衛生:解放前只有兩家私人藥鋪。1975年成立衛生院,到1985年有床位8張,醫務人員15名。村衛生所17個,農村醫生34人。鄉獸醫站1個,獸醫4人,村有獸醫員17人。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飯坡鎮轄17個行政村:飯坡、張園、時坪、青山、田莊、長嶺、寺溝、趙莊、汪城、干澗溝、南庄、曲里、沙坡、焦溝、里溝、泥河、洛溝。
截至2020年6月,飯坡鎮轄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飯坡村。
飯坡村汪城村張園村
時坪村曲里村南庄村
泥河村焦溝村沙坡村
干澗溝村里溝村洛溝村
趙莊村寺溝村田莊村
長嶺村青山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飯坡鎮總人口2828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100人,城鎮化率28.6%。總人口中,男性14987人,佔52.96%;女性13301人,佔47.04%;14歲以下5759人,佔20.35%;15—64歲19847人,佔70.13%;65歲以上有2694人,佔9.5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9.83%;另有藏族81人,佔0.17%。2011年,人口出生率8.28‰,人口死亡率4.41‰,人口自然增長率3.8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4人。
截至2018年末,飯坡鎮戶籍人口為29624人。
飯坡村汪城村張園村
時坪村曲里村南庄村
泥河村焦溝村沙坡村
干澗溝村里溝村洛溝村
趙莊村寺溝村田莊村
長嶺村青山村

經濟


綜述
飯坡鎮的經濟產業重點是高效種植業,高效牧業和勞務輸出。飯坡鎮耕地面積33380畝,95%以上旱地。近幾年來,飯坡鄉實施科技興農,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狠抓基地建設,發展高優勢,發展種植中藥材4000畝;結合退耕還林,發展銀杏種植、葡萄種植;在確保糧食總產7000噸的基礎上,實現了高產高效種植,實現了農民增收。
20世紀90年代后,畜牧業開始由傳統的使役型、積肥型向專業化、規模化、商品化發展,肉雞、蛋雞肉用牛、羊、兔等發展很快,種類飼養專業戶興起。2003年全鄉大牲畜存欄8000頭,出欄3915頭,羊存欄10110隻,出欄2000隻,畜牧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全鎮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輸出勞力3000名。
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448萬元,財政收入19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467元。
2010年,飯坡鎮完成生產總值42020萬元,農村固定資產投資5.1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9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427元。 
2徠011年,飯坡鎮完成財政總收入623萬元,比上年增長27%。農民人均純收入4853元,比上年增長11%。
2018年,飯坡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飯坡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581噸,人均409千克,其中小麥6040噸,玉米5326噸。經濟作物有紅薯、辣椒、煙葉等。2011年,紅薯產量1048噸;辣椒種植面積7000畝,產量4017噸,成為豫西有名的“辣椒之鄉”;核桃種植面積4800畝;大棗嫁接15萬株;引種美國紅提葡萄150畝,黃金梨基地465畝;林葯間作面積2.58萬畝。
飯坡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3萬頭,年末存欄1.15萬頭;牛飼養量1.3萬頭,年末存欄0.85萬頭;羊飼養量1.44萬隻,年末存欄0.84萬隻;家禽飼養量21.3萬羽。
工業
飯坡鎮有化工、鑄造、棉紡加工、調料製品、建築材料等工業企業。2011年,飯坡鎮實現工業增加值1.81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8.7%。
商業
2011年末,飯坡鎮有商業網點270個,職工4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300萬元;鄉鎮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金額1億元。
金融業
2011年末,飯坡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4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1.7億元,比上年增長13%。

文化


古時九店至田湖沿路無人,為方便行人,有人在此開飯店,行人說上坡吃飯故名飯坡。
文物古迹
飯坡鎮境內有湯王廟、喂母寺和尹姑冢等文物古迹。
有廣播站、文化站、電影放映隊各一。1981年建露天影劇院1座。
名勝古迹:有曲里溫泉,尹姑冢和喂母寺遺址。
飯坡鄉
飯坡鄉
飯坡鄉根據市、縣新農村建設“村村整治、千村達標、百村示範”的要求,以市級示範村、重點整治村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鄉投資218萬元,新建、改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5個;投資30萬元,建文化大院1座;投資50萬元,建休閑廣場6座;投資80萬元,建便民超市21個;投資12萬元,建垃圾池186個,清運垃圾1650方;投資40萬元,建大型沼氣1座;建成戶用沼氣1874座;投資80萬元,建安全飲水工程4處;完成通組入戶道路硬化37公里;修建排污渠5600米;粉刷牆體9.4萬平方米;村內空地綠化3400平方米;拆除村內、公路沿線違章建築173處6100平方米;發展煙葉5000畝,種植辣椒7000畝。另外,投資10萬元的便民服務中心正在積極籌備,投資700萬元的100戶移民搬遷、投資60萬元的敬老院公寓樓建設、投資10萬元的司法所辦公樓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共投資2200萬元,對鎮區進行了全方位改造和建設。一個建築風格新穎獨特,形態各異,中式與歐式交相輝映,仿古與現代錯落有死難者,鎮區道路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環境鬱鬱蔥蔥,四委常縣青,夜晚燈火通明,流光溢彩,管理有序,市場日益繁榮的小城鎮已初步形成。

交通


飯坡鎮境內有247省道經過。

社會


教育事業
飯坡鄉
飯坡鄉
2011年末,飯坡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45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7所,在校生2003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2所,在校生855人,專任教師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90.8萬元,比上年增長7.24%。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38.5%。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飯坡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7個;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1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30餘人。業餘劇團5個,露天劇院4個。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17個行政村開通有線電視,安裝河南省信息資源共享電腦17台。有線電視用戶4112戶,入戶率達65%。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25個。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飯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17個;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19人。2011年,醫院機構完成診療4.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
社會保障
飯坡鄉
飯坡鄉
2011年,飯坡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4戶,人數84人,支出17.3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0.3%;城市醫療救助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79人次,共支出9.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0戶、人數1113人,支出96.2萬元,比上年增長38.5%,月人均標準72元,比上年增長3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1.6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0.84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62張,集中供養62人。社區服務中心2個。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飯坡鎮有郵政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3500份(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7424門,固定電話用戶16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0%;行動電話用戶0.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600戶。

旅遊


飯坡鎮境內有嵩縣八大景之一的曲里溫泉,水溫49℃,富含多種礦物質,藥物、化學成分豐富,對多種疾病有較好療效。這裡曾是商湯王沐浴之地,也是商湯王三聘伊尹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