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海鎮

旁海鎮

旁海鎮,隸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地處凱里市北部。

徠元代時期,屬播州宣慰司;1992年1月,旁海鎮、翁項鄉、地午鄉合併為旁海鎮。截至2018年末,旁海鎮戶籍人口為35232人。截至2020年6月,旁海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旁海村。

建置沿革


元代時期,屬播州宣慰司。
明、清時期,屬清平縣。
民國二年(1913年),置爐山縣第三區第一分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置爐山縣第五區臨江鎮、旁海鄉、老營鄉、銅鼓鄉、大堡鄉,第六區翁項鄉、雞鶴(基博)鄉、永寧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設為旁海聯保、翁項聯保。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設為旁海鎮、翁項鄉。
1953年,旁海鎮析為旁海、卡房、大溪3鄉,翁項鄉析為翁項、地午、水珠寨、米蒿、長坡5鄉。
1958年,設臨江(旁海)、紅旗(翁項)2公社;同年底,實行一區社而屬旁海公社。
1961年,撤銷一區一社,設旁海、翁項2公社。
1963年,調整為旁海、翁項、地午3公社。
1984年5月,分別改旁海鎮、翁項鄉、地午鄉。
1992年1月,旁海鎮、翁項鄉、地午鄉合併為旁海鎮。
旁海鎮一角示意圖
旁海鎮一角示意圖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旁海鎮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旁海、旁海、兩河、猴場、岔河、大風、大堡、大溪、朵基、聯拱、卡房、王銀、筆香、青杠林、中甲、舊寨、基博、水珠、翁省、水寨、白銀、屯寨;下設10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旁海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旁海村。
旁海鎮區劃詳情
旁海社區水珠村大溪村聯鞏村翁項新村
旁海村舊寨村屯寨村和諧新村清江村
翁省村水寨村白雲村香河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旁海鎮地處凱里市北部,東鄰凱棠鎮、三棵樹鎮,南連三棵樹鎮、洗馬河街道,西抵灣水鎮,北界黃平縣谷隴鎮, 行政區域面積9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旁海鎮地形屬丘陵中低山,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位於養別高山峰,海拔1222.6米,最低點為兩河村往東北約1.5千米的清水江河床,海拔532米。

氣候

旁海鎮徠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2℃,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2℃;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5.8℃。無霜期年平均315天。年平均降水量114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占年降水總量80%以上。

水文

旁海鎮境內有清水江自西南向東北過境約22千米,其支流有翁色河、水寨河,年均流量分別為0.3立方米/秒和0.6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旁海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冰雹、倒春寒、雷擊等。

自然資源

旁海鎮境內地下礦藏有煤、鐵和重晶石,主要分佈於地午、翁項一帶。
截至2011年末,旁海鎮有耕地面積17293.6畝,森林面積36990畝,森林覆蓋率35.6%,活立木蓄積量10萬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旁海鎮總人口26865人。另有流動人口5644人。總人口中,男性13915人,佔51.80%;女性12950人,佔48.20%。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26249人,佔97.70%。2011年,人口出生率17.13‰,人口死亡率9.12‰,人口自然增長率8.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78人。
截至2018年末,旁海鎮戶籍人口為3523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旁海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471元。
2018年,旁海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旁海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3695.6萬元。
2011年,旁海鎮生產糧食6363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生薑,2011年,生薑產量4100噸。
旁海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82萬頭,牛飼養量0.39萬頭,羊飼養量0.15萬隻。
旁海鎮漁業以稻田養魚為主,其次為江河捕撈。2011年,水產品總產量276噸,其中捕撈79噸。
2011年,旁海鎮有大型農業機械46台(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旁海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10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12所,在校生3272人,專任教師1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3所,在校生1267人,專任教師8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87%,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旁海鎮有市科技推廣機構5個。

文化事業

2011年,旁海鎮有文體廣播電視中心1個,有衛星地面接收器1600個,有線電視用戶781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旁海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1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18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986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485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旁海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戶,人數117人,支出34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98戶,人數6606人,支出386萬元,比上年增長5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人,支出0.8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1人,支出2.63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5人次。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74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1300畝,直接經濟損失2013萬元,救災支出26.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15萬元,比上年增長11.4%。有敬老院1家,床位14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616人,參保率95%。
2015年,旁海鎮發放農低保金553.74萬元,城鎮低保金24.36萬元,發放五保供養金18.81萬元。全鎮參加新農保11109人次,收繳參保金115.93萬元。60歲以上新農保領取4071人,發放養老金135.47萬元。新增60歲以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領取人56人,傷葬費發放19人。全鎮參加合作醫療7045戶29337人,參合資金205.36萬元。開展合作醫療門診及門診統籌就診2151人次,門診及門診統籌補助15.5萬元;住院補助病人896人次71.5萬元,其中住院分娩22人次,補助金額1.35萬元,異地住院人101次,補助金額42.1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旁海鎮有郵政支局1個。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933戶,電話用戶普及率62%。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旁海鎮有自來水廠1座,現有水塔1座,供水管道總長4.6千米,日供水量345.6噸,用水普及率100%。各主要街道均設有暗溝排水。

交通


2011年,旁海鎮有凱(里)施(秉)公路自南向北貫穿全境,鄉村公路已通達各村寨。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旁海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旁海而得名。旁海系苗語音譯,意為清水江畔。漢語諧音為“榜夯”,雅化為“旁海”。

苗族文化

旁海鎮苗族文化屬於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旁海鎮猴場村銀匠楊森的銀飾品具有藝術實用價值。
“遊方”是旁海鎮苗族青年男女最為普遍的談情說愛選擇伴侶的最佳方式,多在農閑時節或傳統節日之際進行,白天一般限於節日期間在村寨周圍有風景樹的坡上,晚上則在村寨內的“遊方堂”。旁海鎮境內的苗族因習俗不同,在服飾上也各具特色,尤以女裝最為多彩絢麗,其服飾多以紫色為基調,上衣繡花、鳥、蟲、魚等圖案,織花鑲邊,下穿百禧裙,盛裝嵌銀片,吊銀鈴,頭戴“牛角”形銀冠,頸戴銀質項圈、銀項鏈。
旁海鎮境內由於苗族居住地較多,各種的民族節日甚為繁多,尤以“過苗年”(冬月十六),“吃新節”和“蘆笙節” (農曆六、七月)最為隆重。
旁海鎮苗族文化示意圖
旁海鎮苗族文化示意圖

風景名勝


青杠村蘆笙寨:青杠村蘆笙寨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風情旅遊點,該寨是原翁項鄉黨政機關駐地。

榮譽稱號


2020年8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旁海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