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閣

江蘇省太倉市玉皇閣

又稱普福宮,位於太倉市北雙鳳鎮,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天師張宗演之北子周靜清建造。始名“普福觀”,至大三年(1310)元武帝賜額“大玄元普福觀”,皇慶二年(1312)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書“雙鳳福地”白底黑字橫匾懸於普福前門——靈信門。延祐四年(1317)元仁宗敕封該觀為“普福宮”。普福宮之靈信門內供關、溫、馬、趙四大靈官,入靈信門后便是御道街,穿過二門,兩旁有朝房,至“午朝門”門前兩側是鐘樓,鼓樓,門上懸金字豎額:“敕建普福宮”,落款“清寧抱一凝妙真人”(周靜清道號)。進午朝門,入大院即是“凌霄寶殿”。大殿為兩層樓房,樓上正中神龕內供玉皇大帝,兩側供有太白星君、雷、電、風、雨神,及千手觀音,托塔李天王、二郎神等,故又稱“神霄萬靈閣”。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凌霄寶殿被倭寇燒毀,隆慶二年(1568)重建,稱“玉皇閣”。

歷史


玉皇閣
玉皇閣
又稱普福宮,位於太倉市北雙鳳鎮,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天師張宗演之北子周靜清建造。始名“普福觀”,至大三年(1310)元武帝賜額“大玄元普福觀”,皇慶二年(1312)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書“雙鳳福地”白底黑字橫匾懸於普福前門——靈信門。延祐四年(1317)元仁宗敕封該觀為“普福宮”。普福宮之靈信門內供關、溫、馬、趙四大靈官,入靈信門后便是御道街,穿過二門,兩旁有朝房,至“午朝門”門前兩側是鐘樓,鼓樓,門上懸金字豎額:“敕建普福宮”,落款“清寧抱一凝妙真人”(周靜清道號)。進午朝門,入大院即是“凌霄寶殿”。大殿為兩層樓房,樓上正中神龕內供玉皇大帝,兩側供有太白星君、雷、電、風、雨神,及千手觀音,托塔李天王、二郎神等,故又稱“神霄萬靈閣”。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凌霄寶殿被倭寇燒毀,隆慶二年(1568)重建,稱“玉皇閣”。

建築


玉皇閣風光(1)
玉皇閣風光(1)
普福宮兩側有玉芝祠、瑞芝樓、星宿堂、城隍廟及戲樓,東西兩側建有看樓等。殿堂、樓閣、鱗次櫛比,構成一組極為壯觀的建築。緊靠普福宮西有明永樂年間兵部尚書雙鳳陳冾之“尚書坊”西北處有文徽明書“雙鳳里”坊兩坊均為雙鳳之著名石坊。
1951年春普福宮、城隍廟被改建為糧庫,1965年秋全部折除。
1994年7月6日被批准在舊址上重建,佔地20餘畝。正殿仍舊為雙層建築,樓下供三清,樓上正中供玉皇大帝及風、雨、雷、電神。西側建城隍廟。2000年於大殿東側又建文昌閣,供文昌帝君,東偏殿為觀音殿,西偏殿有財神殿、火神殿、星宿殿。大殿前40米處有正山門,門前小河,河上建迎仙橋(據傳呂洞賓祖師曾走過此橋,故名),小橋幽徑。離橋50米前建石坊,坊刻“雙鳳福地”。2003年在坊后20米處建前山門,供護法神王靈官,及東、南、西、北方位神。2005年在前山門后建三清大殿。很是壯觀。
玉皇閣
玉皇閣
玉皇閣是太倉最為著明的道觀之一,交通便利,近臨204國道旁,僅正月初九玉皇生日一天香 客萬人以上。
太倉市道教協會會址所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