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古城

七星關古城

七星關古城,位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楊家灣鎮七星村。該城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秋八月,十五年建成,設守御千戶所。城周450丈,女牆800餘垛;門二,東曰武寧,北曰大定。七星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蜀漢諸葛亮南征曾在此祭拜七星。征南將軍傅友德由雲南循格孤山向烏撒,得七星關以通畢節。明末永曆帝部將白文選在此打過仗,清代苗族起義軍與清軍在此交戰,紅軍長征時由此下雲南。七星古迹甚多,城外古驛道摩崖石刻,夏曦烈士墓,“黔服雄關”石碑坊,漢諸葛武侯祠禡祭七星處。城內有武侯祠、店鋪、石板街。房屋石牆青瓦,古色古香。歷代封疆大吏對七星關多有題詠,騷人墨客亦有詩歌稱道。

景點介紹


七星關古城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楊家灣鎮七星村。它在七星河東岸的緩坡之上,背靠川滇東路(今326國道),面向七星關和七星山,與赫章縣平山鄉江南屯村隔河相望,面積近1平方公里,離畢節城區45公里。古城內有祭星壇、武侯祠等遺址。
一“詩文”下的七星關
明代福建莆田進士、分巡畢節道僉事方萬策巡查七星關時,在《七峰擁秀》一詩中詠道:“一望青山落日曛,斷橋流水隔溪聞。武侯征旆征何處?遙指林間是白雲。”
該古城對面赫章境內的七星山巍峨峻拔,綿延奇秀,宛如北斗七星,稱“外七星”。古城之內的四個小山,與城外的三個小山,也排列如北斗狀,稱“內七星”。《畢節縣誌》(乾隆志)載:“七星壇,在(畢節)城西90里,城內四山,城外三山,形如七星,相傳武侯於此禡祭。”
蜀漢建興三年秋末,諸葛亮南徵結束,率蜀軍沿“五尺道”北上回成都歸至此處,便於此處的楚敖山(今敖家包包)與“積糧通道以迎諸葛”支持蜀軍南征有功的彝族君長濟火(又名濟濟火,彝名妥阿哲)結盟,代表蜀漢政權封濟火為羅甸王。同時在此設壇禡祀七星,駐兵七營鎮守古道要隘,七星關因此而得名。
貴州巡撫江東之在其《六英傳》中寫道:“濟火者,漢牂牁帥也。善撫其部落,能得眾心。建興中,諸葛武侯南征通道,濟火聚糧以進,武侯大悅,遂命之為元帥。贊侯平西南諸夷,縱擒孟獲。及歸,克普里仡佬,氏所至,爭拓其境土,武侯以照例命為羅甸王。”
古城內的祭星壇,清代貴州著名聯家劉韞良遊覽七星關后,題有《祭星壇》聯,聯文是:“慨我公食少事繁,其能久乎!只消憑一柱心香,重教星耿薇垣,數年可假;喜南人畏威懷德,不復反矣!猶想見七擒首策,永使風靖竹壤,千古如生。”
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平定南中和與濟火結盟,自唐宋以降,歷代七星關都建有武侯祠,供人們憑弔懷古,歷代名士曾留下許多詩詞、對聯、遊記等珍貴的文史資料。
清代以後,七星關武侯祠漸城規模,且瞻仰者甚眾。據《畢節縣誌》(乾隆志)記載:“武侯廟,在(畢節)城西90里七星關旁,明御史毛在建(毛在,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人,萬曆二年進士,雲南道監察御史、貴州巡按),康熙年間修,乾隆二十一年,知縣董朱英以基址狹窄,不成規模,復拓基址,造樹立坊表,前建戲樓一座,大門三間,中建大殿,上、下二層,上奉三義神像,下奉武侯神像。額曰:‘功蓋華夷’。左右俱建廂房。二十二年,雲貴總督恆公文巡邊,詣廟行香,題‘千古師保’額,郡守(董朱英)題‘伯仲尹呂’額。祠成,紳士為之立碑,金淑國(畢節貢生)撰文(即《重修七星關武侯祠碑記》)”以記其事。
目前,從相關史志和文史資料中可看到,前人吟詠七星關的詩、聯、遊記、碑記等有近百餘首(副、篇),其中關於武侯祠的詩聯文就有20餘首(副、篇)。
如,南宋貴州經略安撫使宋永高的《題七星關武侯祠》聯:“八戰八克威震華夏;七擒七縱義高南中”。清代張鯤(貴州思南人,畢節教諭)的《七星關武侯祠》詩:“瀘水當年五月寒,八番此日盡衣冠。齊登王會甯甌脫,共沐聲施到且蘭。香火武侯千嶂翠,柏台丞相寸心丹。何人解誦出師表,來向祠堂倚馬看。”
又如,畢節訓導邵熙載的《七星關武侯祠》詩:“武侯遺廟枕江關,曳杖登臨俯萬千。挽漢丹心懸北斗,吞曹浩氣滿南天。雲山疊疊驚營壘,河水潺潺咽鼓弦。佇立低回追往跡,夕陽落照翠微煙”。上海嘉定人唐材的《七星關謁武侯祠》詩:“牂牁巨浪斷崇山,丞相祠堂控百蠻。銅鼓春喧千社雨,靈旗夜颺七星關。名垂伊呂身先病,敵遇孫曹勢轉艱。今日風流巾扇盡,英雄下馬淚潸潸”。
再如,碑記有畢節貢生金淑國的《重修七星關武侯祠碑記》。全文如下——
邑城西九十里有七星關,關側一巨梁橫截兩岸,嶺上有武侯祠。相傳建興三年,武侯南征,率步騎,由水道入越雟,渡瀘,戰於盤東,戰於漏江之南,追擒孟獲,返道經於此,見七峰形如北斗,遂禡焉。明御史毛公築祠嶺上,以表遺跡。后又建坊,曰“漢諸葛武侯祀七星處”。
土人歲歲禋之,久而弗替。我康熙年間,張廣文鯤,因舊祠朽蠹,復建於關之南城。連年未修,日漸頹廢。竊思七星一關,為滇、蜀、黔三省咽喉,築祠於與關相望,良以崇德報功,兼祈神靈之默佑也,可聽其若滅若明乎?乾隆乙亥,董父師以順天名進士來治我邑,政通人和,百墜之舉,巡覽關中形勢,三省之人艱於濟渡,即捐貲重建七星關橋,宏壯完固,萬世利賴。
落成祭告,見西岸關聖廟、觀音堂、三官閣皆已傾欹,不勝嗟嘆。及晉謁武侯祠,更惻然曰:“武侯乃三代下之尹呂,關乃武侯經歷之地,祠乃武侯靈爽之所式憑,斯而不興,誰其當興者?”爰擇東方高壤立侯之祠,殿堂門廡,軒廊坊表,無乎不備,並建閣,塑三義神像。不鄙迂拙,命淑董理。經始於丙子之秋,閱丁丑夏而告成。凡兩岸零落古寺,亦莫不次第興復,並增建河神楊泗將軍廟。
由是,長橋如虹,廟貌巍煥,古木扶疏,雲霞蒸蔚,俾七星關為黔第一勝景矣。蓋公本素封,且樂善不倦,故不惜金以建橋,又不惜金以建廟,補偏救敝,惟口孜孜。
武侯之澤,新斯祠而益顯;報功之典,新斯祠而彌著;我公之政,亦於新斯祠而彌見其盡善。於是,謹志顛末而系以頌曰:帝命我公,牧民黔中。如霖甘雨,如播和風。誠求保赤,教旨從容。文武兩廟,建豎聿隆。雁塔奎閣,修葺玲瓏。壇壝古迹,興工絡繹。養濟複流,捐貲增益。書院鼎新,膏火是迫。生息常供,栽培無歝。半救飢,施棺掩骼。失火堪傷,給民棲房。更思善後,廣置水甌。靈峰憂旱,疏鑿瓊漿。官冊推挽,民得坦行。下發匠役,憐其苦尪。邑中大事,春秋二祭,永助犧牲,捐金滋利。邑乘久湮,是非錮蔽。採訪編纂,雕刻美備。生童赴試,斧資畀。巡七星關,江險渡艱,輿梁重建,直達南滇。武侯功業,萬祀恆存。祠堂高築,禋祠年年。我公善政,碑不勝傳。
以上這些詩、聯、文,從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七星關武侯祠歷代的一些基本情況。
二“黔中第一勝地”
七星關襟滇帶蜀,是中國古代南絲綢之路在黔西北境內倖存下來的文化古迹,是南絲綢之路的重要實物遺證。
古道在古代不僅發揮重要交通、經濟、文化樞紐的作用,而且還兼具重大的政治、軍事功能,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七星關地域文化是貴州乃至西南地區所特有的文化,具有較強的人文旅遊開發價值。
七星關城建於明洪武十四年秋八月,十五年建成。它為傅友德南征時遵朱元璋諭旨所建,屬七星關守御千戶所駐址,為軍事城池,由傅友德率領的明軍征南將領周必賢擔任千戶指揮,率秦光、朱顯中、顧的方、周友銘、楊丁富等屯兵把守。
據《畢節縣誌》(乾隆志)記載:“洪武十四年秋八月,潁川侯傅友德城七星關,十六年置畢節衛。”又載:“七星關城明洪武十五年修建,周圍四百五十丈,女牆八百餘跺。門二:東曰‘武寧’、北曰‘大定’。外有坊額:‘黔服雄關’”。
明御史毛在復築武侯祠於城內、建諸葛武侯坊於大定門外、在關口石壁刻“漢諸葛武侯祀七星處”以表諸葛遺蹤。清康熙年間,張鯤因舊祠朽腐,復移建於南城。
乾隆二十年,知縣董朱英又擇城東高壤重建,殿、堂、門、廡、軒、廊、坊、表無所不有,並建閣塑三義神像配祀,歷三年始成。當時七星河長橋如虹,兩岸古木扶疏,雲霞蒸蔚,七星關成為“黔中第一勝地矣”。
三“七星八景”傳後人
七星關城內外名勝很多,除古道、摩崖、祭星壇、武侯祠、武侯坊等勝跡外,還有“七星映斗、三山拱瑞、翠屏旭日、斧炳仙蹤、石柱當陽、印浮水面、魚躍龍門、獅象挽水”等自然風景奇觀,時稱“七星八景”。
這樣,七星關水光山色,交相輝映,名關勝跡,如詩如畫,逞千般錦銹,展萬種春色,實為南中千古名勝之地。
歷代名士對七星關頗多遊覽記述,不乏讚譽之辭。這裡,試舉幾例說明:明代,大文學家楊慎《七星橋記》云:“且蘭古壤、貴築今藩。割川雲之際分,躔參井之餘度。粵覘西路,實貫南中。關號七星,孔明禡牙之地;衛名畢節,關索受鉞之區。雖卉服之雜居,乃朝宗之首路。”
劉子翀《七星鐵鎖橋記》(見七星關摩崖)又云:道之難者,蜀也。蜀道西南關之險者,七星也。七星之城,在於山巔,四壁懸崖,摩空屹立。中有七山綉錯,如龍鶩虎攖之狀。下臨長江,古道盤旋而上,曲屈如北斗,遂傳今名焉。”
清代之後,名士詩詞歌賦,更是累牘連篇,讚譽之辭,洋洋大觀。七星關古城真可謂“轅門震烏撒,衣帶越牂牁。巨險久已平,故關尚陂陀”。如,清人馮錫綬寫詩讚曰:“登山憑弔思無窮,丞相祠堂是處雄。五丈源頭悲宿草,七星關口仰高鳳。綉旗日颺神靈雨,鑿齒群欽戰伐功。往事已隨流水去,至今勝跡著南中。”目前,七星關古道、摩崖均已列為國保。
古代,城池多建於險要當道和風景秀麗之處。一者,利於朝廷駐軍把守;二者,可供城內士紳覽勝。七星關城自然如此,其除重要的軍事功能外,也有其特有的奇秀景觀。
這些自然景觀,經過歷代文士們筆下的極力褒揚和讚譽,漸漸地就形成為該地的風景名勝傳揚後人,並以文士們約定俗成的“八景”勝跡載於詩書和地方典籍或方誌。
從縣誌上可知,七星關城載於典籍的自然風景名勝有“七星映斗、三山拱瑞、翠屏旭日、斧炳仙蹤、石柱當陽、印浮水面、魚躍龍門、獅象挽水”等,世稱“七星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