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彈

一種常用的伴隨步兵的火炮

迫擊炮是一種常用的伴隨步兵的火炮,用來完成消滅敵方有生力量和摧毀敵方工事的任務,在過去的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未來的戰爭中仍然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武器。

資料


簡介

迫擊炮彈
迫擊炮彈
迫擊炮用炮彈。
迫擊炮彈有尾翼穩定的,也有旋轉穩定的。除某些大口徑迫擊炮彈是由後膛裝填外,多數迫擊炮彈是由炮口裝填,依靠自身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擊炮膛底部擊針而使彈上的底火發火,迫擊二字即源於此。

優點

與線膛火炮相比,迫擊炮具有如下優點:
1)彈道彎曲,落角大,死角與死界小,並且容易選擇射擊陣地;
2)質量小、結構簡單、易拆卸、機動性好,可以抵近射擊;
3)發射速度高。一次裝填,省去了退殼、關閂和擊發動作;
4)炮彈經濟性好。彈體材料及裝葯價格較低廉。迫擊炮的上述優點,給了它存在和發展的生命力。但是,由於迫擊炮的初速低、射程近、散布大,且難以平射,因而也限制著迫擊炮彈的使用和發展。
和一般後膛火炮彈丸一樣,迫擊炮彈按用途分主要包括:主用彈和輔用彈;按穩定方式迫擊炮彈可分為:尾翼穩定迫擊炮彈和旋轉穩定迫擊炮彈兩種。

結構

了解早期的國產迫擊炮彈,需先從迫擊炮彈的結構說起。無論是早期的國產迫擊炮彈、國外的迫擊炮彈,還是現裝備的迫擊炮彈,一般由彈體、尾翼、發射葯(包括基本葯管)、引信4大部分組成。
彈體迫擊炮彈的彈體除少數呈圓柱形外,一般呈水滴形狀,彈頭部圓鈍,尾部圓錐較長。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使炮彈質心靠前,以利於飛行穩定。早期的彈體材料多採用灰口鑄鐵(又叫生鐵),由於灰口鑄鐵機械性能差,強度低,形成破片性能差,以後逐步被鋼性鑄鐵及稀土鑄鐵材料所替代。炮彈彈體外表面設有幾道環槽,稱為彈帶,其作用是炮彈發射時火藥燃氣在環槽處膨脹形成渦流,以減少火藥燃氣的泄出量,提高其利用率。
尾翼尾翼是迫擊炮彈飛行的穩定裝置,同時用於安裝基本葯管和附加藥包。尾翼由尾管和翼片組成,尾管壁上開有一定數量的傳火孔,(一般為12~18個孔),主要用於引燃附加藥包。翼片必須要有一定的數量,一般為6~12片,而且要對稱均布並為雙數,便於在飛行中尾翼各方受力一致,保持飛行穩定。
發射裝葯迫擊炮彈的發射裝葯由基本葯管和附加藥包組成。基本葯管由底火、紙管和速燃葯組成,稱為基本裝葯。射擊時固定在尾管周圍的藥包,稱為附加藥包。附加發射葯一般裝在布袋內,有等重量袋裝藥包和環狀藥包兩種。迫擊炮彈的發射裝葯是可以調整的,單裝一個基本葯管為0號裝葯,每增加一個附加藥包就增加一個號碼數的裝葯,裝葯號數越大,意味著附加藥包就越多,初速和射程也就越大。
引信引信用於起爆彈體,根據彈種的用途不同,配用的引信也各不相同。

其他


我國早期

迫擊炮在戰爭中的實際應用,演繹出一幕幕經典戰例。早在土地革命時期的1928年8月,湘贛兩省的敵軍探知毛澤東、朱德率紅軍主力離開井岡山,湘軍新八軍的一個師便從北面朝井岡山湧來,8月30日敵軍從黃洋界腳下開始進攻。留守紅軍的兩個連憑險據守,英勇抗擊敵人,紅軍戰士們把從南昌起義帶上井岡山的一門迫擊炮扛來,向敵人發射了3發迫擊炮彈,其中一發正好落在敵人的指揮陣地上,敵人聽到了炮聲,以為是主力紅軍重回井岡山,利用傍晚逃之夭夭。毛主席得知這一消息后十分高興,揮筆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著名詞句:“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人宵遁。”
抗日戰爭中,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北嶽區軍民,為了抗擊日軍兩萬人的冬季大“掃蕩”,在1939年10月7日的黃土嶺一戰中,用迫擊炮向日軍的指揮所進行炮擊,數發迫擊炮在目標點爆炸,日寇官兵立刻倒下一片,其中被擊斃的有日軍中將指揮官阿部規秀,敵哀嘆他們的“名將之花”凋謝在了太行山上。
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國先後製造和使用了多種型號的迫擊炮彈。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時國內製造的迫擊炮彈有60mm、75mm、82mm、83mm、120mm、150mm 6種口徑,彈種有17種。可歸類為蔣造、晉造和八路軍造3種,其彈種由單一的殺傷、爆破榴彈逐步發展到有發煙彈、燃燒彈、宣傳彈、照明彈等特種彈種。

型式各異的迫擊炮

八路軍造82mm迫擊炮榴彈這種榴彈共有3種型號。第一種型號的彈徑為81.8mm,彈體灰色,彈帶3條,內裝200g炸藥。後有尾翼8片,翼片上有圓孔,基本葯管內裝有小方片葯5g及少許黑火藥,翼片間裝有8個藥包,每個藥包質量56g。瞬發引信由擊針、彈簧、火帽組成,有外插運輸保險銷。銅底火由擊砧、火帽組成。全彈長320mm,全彈質量3.83kg。該彈適用於國產各式82mm迫擊炮。
第二種型號的彈徑為81.1mm,彈體深灰色,彈帶5條,尾翼6片,翼片上有圓孔。引信為瞬髮式,設有外插保險銷。底火由擊砧、火帽組成,底面標有“☆”標記。全彈長345mm。該彈適用於各式81mm、82mm迫擊炮。
第三種型號的彈徑為81.5mm,彈體黑色,彈帶5條,尾翼6片,翼片上有長方形孔,配瞬發引信。底火由擊砧、火帽等組成,基本葯管旋入尾管內。全彈長324mm。該彈適用於各式81mm、82mm迫擊炮。
由於我八路軍當時沒有後方供應保障,只能靠繳獲敵方的彈藥來補充自己,遠遠達不到我軍的需要,為此必須自力更生生產82mm迫擊炮榴彈來補充。因此我八路軍早期生產的82mm迫擊炮彈,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適用性好,既適用於國內各種型號的82mm迫擊炮,又適用於美國造、法國造81mm迫擊炮;二是彈體無識別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