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瑪拉雅棕熊
喜瑪拉雅棕熊
喜瑪拉雅棕熊(學名:Ursus arctos isabellinus):是棕熊的亞種之一,屬於小型棕熊,一般體重100-200千克;雄性體長1.5-2.2米,雌性體長1.37-1.83米。頭大而圓,有一雙毛茸茸的大耳朵,體形健碩,肩背隆起。
主要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多在白天活動,行走緩慢,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平時單獨行動。雜食性,主要吃草、樹根及其他植物部份、昆蟲、羊及家山羊等哺乳動物。會在日出前及下午覓食。約於10月會開始冬眠,到了4月至5月就會起來。在冬眠時體溫、心跳和排毒系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溫徠及骨質疏鬆。奔跑時速度可達56公里/時。分佈於印度北部,尼泊爾,克什米爾和喜馬拉雅山脈。
喜瑪拉雅棕熊
棕熊嗅覺極佳,是獵犬的7倍,視力也很好。肩背上隆起的肌肉使它們的前臂十分有力。由於爪尖不能象貓科動物那樣收回到爪鞘里,這些爪尖相對比較粗鈍。前臂在揮擊的時候力量強大,“粗鈍”的爪子可以造成極大破壞。吻部比較寬,有42顆牙齒,其中包括兩顆大犬齒。和其他熊科動物一樣,它們也是跎型動物,並長有一條短尾巴。
喜瑪拉雅棕熊主要棲息在山區的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等森林地帶,林中有枯立木、風倒本,火燒跡地、沼澤地、河谷地、高山草甸等多種生境類型,並且隨著季節的變化,有垂直遷移的現象,夏季在高山森林中活動,春、秋季多在較低的樹林中生活。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帶。
喜瑪拉雅棕熊主要在白天活動,通常是日出時分至傍晚進食。性情孤獨,除了繁殖期和撫幼期外,都是單獨活動。在森林中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領域,常常在樹榦上留下用嘴咬的痕迹,站起身來用爪子在樹榦上抓撓而留下的痕迹和在樹上用身體擦噌而留下的痕迹等,作為各自領域邊界的標誌,以免互相侵犯。能爬樹和直立行走,但動作不夠靈活,平時慢條斯理,走路的時候總是同一側的前後兩腿一起並進的緣故,但奔跑時的速度也相當快,有時可以輕而易舉地追趕上獵物。
這些熊通常會在10月份左右進入冬眠,在4-5月從洞穴中爬出來。為了積累用於冬眠期間所需的大量脂肪,秋天必須吃掉大量的漿果和其他食物。冬天臨近時便開始準備洞穴,選擇那些遍地是倒木枯枝,寒風較弱的向陽地帶,多選擇大樹洞或岩石隙縫處居住,有時也在沼澤地上的干土墩上挖掘地穴。用前爪洞穴中以枯草、樹葉或苔蘚作鋪墊物。一般每個個體獨居一個洞穴,只有雌獸與3歲以下的幼仔才同居在一起。進洞前先圍著洞口轉一陣,然後跳鑽進去,或者後退著進窩,或者把自己的足跡弄亂,以免被天敵發現洞穴,更好地隱蔽自己。在冬眠期間主要靠體內貯存的脂肪維持生命,如果有危險,隨時都會醒來。在較溫暖的日子裡,有時會到洞外活動一段時間。
分佈於印度北部、尼泊爾、克什米爾、喜馬拉雅山脈、塔吉克、天山山脈南部、帕米爾山脈、阿富汗、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喜瑪拉雅棕熊分布圖
喜瑪拉雅棕熊會在巢穴或洞穴中冬眠,約於10月會開始冬眠,到來看4月至5月醒來。每年5-7月發情交配,雌獸的懷孕期約為7-8個月,初春時生育,每胎產2-4仔。初生的幼仔體重約有500克,全身無毛,眼睛緊閉,30-40天後才能睜開,半歲以後開始以植物和小動物為食。幼仔4-5歲時性成熟,壽命約為30多年。
喜瑪拉雅棕熊是棕熊的亞種之一。
喜瑪拉雅棕熊在喜馬拉雅山區有150-200頭熊,在喀喇昆崙山和興都庫什山脈的七個不同的群體,其中只有一個有20多隻(納瓦茲2007年)。在印度,棕熊存在於23個保護區,在北部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喜馬偕爾邦和北安查爾邦,被認為相對普遍,在印度全國範圍內可能有在1000隻上下。在印度禁止任何喜瑪拉雅棕熊的貿易。
喜馬拉雅棕熊喜歡住在杜鵑花樹周圍。這棵樹當地人稱為“Buransh”,是是印度喜馬偕爾邦的州花。由於其燃木價值較高,樹木的商業開採量有所增加。這導致了大片的森林面積消失,使喜馬拉雅棕熊失去了它們最喜歡的樹冠。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自20世紀50年代,喜馬拉雅山脈發現“野人”的消息傳出以來,神秘的“野人”就引起了世界各國科學家的極大關注。“Dzu-Teh”的尼泊爾名字與雪人有關,這個熊常常被混淆為神話。 1954年《每日郵報》登載了一篇文章“可惡的雪人冒險”,講述了一個名叫湯姆·斯托巴特(Tom Stobbart)的人遇到了一頭喜馬拉雅棕熊的事件。與斯托巴特一起旅行的《每日郵報》記者拉爾夫·伊扎德(Ralf Izzard)講述了他的故事。據推測,在伊扎德的“可惡的雪人冒險”一書中,斯托巴特用“Dzu-Teh”這個名字是沒有根據的,只能是斯托巴特的私人臆斷。 1954年5月7日印發“每日郵報”的考察報告中也記載了這件事情。
在中國,野人的故事層出不窮。熱心“野人”科考的記者為此採訪過在西藏進行了二十多年野生動物考察和研究的專家劉務林。劉務林先生說,根據他在野外的考察和分析,傳說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區的“野人”和“雪人”,很有可能就是與“人”的體型接近的喜瑪拉雅棕熊。
劉務林時任中國瀕危物種出口管理辦公室駐拉薩辦事處主任、西藏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處長,曾參加過多次西藏野生動物普查和專項調查,主持建立了西藏大部分自然保護區,他正致力於組織新的一輪西藏野生動物普查。
據劉務林先生介紹,十幾年來先後在西藏的墨脫、吉隆、朗縣和珠峰附近的定日、定結、亞東等地十多次發現所謂的“野人”,但最後實地考察發現都是棕熊。而一些保存下來的所謂的“野人”皮毛和骨頭,實際上也是能夠確認的動物。例如工布江達縣一寺廟的一張“野人”皮,其實就是棕熊皮,只是外表顏色和一般的棕熊不一樣。
喜瑪拉雅棕熊屬於中國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多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帶。由於棕熊有許多看似人的行為的地方,使當地許多老百姓受到迷惑,誤認為是“野人”。
在安多縣,有一個被人稱為“折蒙拉康”(意為“棕熊的經堂”)的天然岩洞,藏北草原上的棕熊每年夏天都要在洞中聚會一次,大小几十隻棕熊從四面八方趕來,自覺排成單行長隊,順序進洞,幾天後又排隊出洞,分散開去,其中原因迄今(2012年)仍是個謎。
在墨脫,“野人”傳說較多。一般棕熊很少從高山草甸下到海拔低的人類居住區活動,只是偶然前去覓物。一旦遇到人,它們就站起來與人對視。而人們通常很少見到棕熊,同時受傳說影響,不敢仔細觀察,事後只能依據印象記得所看到的是“紅嘴巴、紅鼻子、紅頭髮”誤傳其為“野人”。
劉務林先生在墨脫考察野生動物時,有一天晚上,有奇怪的野獸在他們居住的房子附近吼叫,當地老百姓都說是“野人”,但他第二天觀察的結果,發現了棕熊遺留下來的毛髮,地上的腳印也是棕熊的。
喜馬拉雅山區是傳說雪人最多的地方。的確有人在雪線一帶甚至雪山上多次見到這種傳說中的“雪人”:能直立行走,身體毛色多為灰白色,腳印留在雪地里似人的且較長,個頭比一般人高,有時“手裡”還拿著一根木棍。有兩次當地牧人和獵人很準確地描繪“雪人”的形象和地點后,劉務林特意去蹲點調查,結果發現是體毛較淺的棕熊在這一帶活動。
劉務林先生說,棕熊冬天處於半睡眠狀態,極易被驚醒,有的甚至不冬眠。一旦受驚,或睡眠時過於飢餓。可能出來到處遊盪,甚至下到雪線以下覓食。喜瑪拉雅棕熊毛色變異很大,有的熊是灰白色的,老百姓猛然見到這種顏色的棕熊就誤認為是“雪人”或“野人”。還有的棕熊毛色甚至灰白與棕黑相間,因此還被誤認為是大熊貓,《辭海》中記載西藏有大熊貓,英國《大百科全書》認為存在一種“西藏大熊貓”,就是這個原因。
劉務林先生認為,從動物學、生態學的角度看,一個物種如果在世界上只有2000個以下個體,又不經過專門的人工繁殖,幾乎可以肯定要絕種。在一個封閉的小環境里,任何規模過小的動物都難以抵禦自然環境的壓力和近親繁殖的影響,如果不像大熊貓一樣的搶救繁殖,必然會遭到自然淘汰。“野人”如果真的存在,它作為大型哺乳動物,有一個種群的最低數量極限,各地發現的所謂“野人”總體不超過200個,而且居住分散,環境惡劣,其近親繁殖也不可能使它們生存到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