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因講寺

明因講寺

明因講寺位於浙江省溫嶺市江廈鄉梅溪之龍鳴山麓,距縣城約八公里。

簡介


明因講寺,又稱「小明因」,位於浙江省溫嶺市江廈鄉梅溪之龍鳴山麓,距縣城約八公里。相溪水橫貫其前,四周群山環抱,峰巒簇擁,古木參天,竹徑通幽,境界湛然,是瞻禮佛法、洗滌塵襟之理想去處。該寺原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法堂、方丈樓、地藏殿、念佛堂、禪堂、祖堂、客堂、齊堂、女戒堂、僧寮、客寮等梵舍共百餘間,田地二百餘畝,山林四百餘畝,常住僧眾百餘人,多時達二百以上,是東南沿海一大叢林。

歷史


該寺始建於唐咸通五年(八六四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四十餘年的歷史,從晉天福六年僧德潛重修,宋治平三年賜名「大明」,元豐二年改今名。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兩次重修。祖師永智、嚴恢、嚴凈、德昌、式慧、文質等法師先後住持該寺。每年二月開壇放戒,授戒第子遍及閩浙諸縣。該寺本是天台山國清寺所屬分院,因而其傳承法係為天台宗
明因講寺歷經滄桑,幾度興衰。民國初年(一九一二年),中興祖師式海法師住寺時,遵守百丈遺訓,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叢林清規,道風得以大振,並新建法堂與「觀日山房」,創辦「佛學研究社」,提倡修學一體化,培養僧才,紹隆佛種,續佛慧命,首開當地佛學僧伽教育之先河。式海法師俗姓蔣,生於一八七二年,原籍浙江溫嶺人;二十一歲時投本邑常樂寺出家,專修天台教義,頗有心得;曾先後應流慶寺、天台國清寺、蘇州靈鷲寺、奉化青蓮寺、寧海資福寺之請,宣講《妙法蓮華經》和《首楞嚴經》。一九二七年發起組建溫嶺佛教會並主持常務;一九三二年圓寂於明因講寺,著有《蓮宗詠草》、《觀日山房詩文鈔》等。經過不懈努力,明因講寺得以中興。繼由法嗣寬然、華清、見池、淡雲等諸大和尚住持。一九四○年淡雲法師重開「梅溪講舍」。寧波觀宗寺諦閑、揚州大明寺一湛、台灣天台宗傳人斌宗等諸法師前後來寺講學,極一時之盛。
一九四九年後,佛堂塵封,僧侶四散,殿宇一度被廣用為宿舍,后又作為江廈中學校舍。「文革」中僧房拆毀大半,斷壁頹垣,不堪入目。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重新落實宗教政策。明因講寺於一九八○年加歸僧人管理,但殿宇破敗不堪,百廢待興。

現狀


式德法師自國清寺請返故里,發願重興明因講寺,得到政府的批准和廣大信眾熱列講持,於一九九五年大雄寶殿落成,林宇巍峨、金碧輝煌;新塑佛像,莊嚴肅穆。舊房全部改造,建成一所規模具足的十方叢林。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講堂、三聖殿、地藏殿、齋堂等。其中獨具特色的建築是新建大雄寶殿,其構造全部用堅硬木頭仿唐藝術風格而造。該寺重要文物有銅系所串佛像七幅,明朝所植香梓木若干,珍藏佛經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