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棲霞區政協

南京市棲霞區政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南京市棲霞區委員會成立於1984年5月24日,至今已是第六屆。

正文


棲霞區政協第六屆委員會現有143名政協委員,包括中共界、工會界、共青團界、婦女界、工商聯界、科協科技界、經濟界、農業界、教育界、醫衛界、文藝界、台胞台屬界、歸僑僑眷界、民族宗教界、民主黨派界、無黨派人士界和特邀人士界等共17個界別。

委員會成員


棲霞區政協第六屆委員會,主席黃玉蘭(女),副主席:任捷、時效俊、李翊佳、馬愛霞(女)、朱曉冬,秘書長穆建元,常務委員:王勇、王愛華(女)、朱桂珍(女)、孫家和、吳志華、谷漢章、張阜濱、陳學、陳彥(女)、俞家銘、郭永祥、龔瑾、隆相、蔣曉季(女)、蒯建華、魏君賢。
棲霞區政協第六屆委員會下設6委2室,即:提案委員會、港澳台僑外事委員會、經濟科技委員會、教衛文體委員會、城鄉建設委員會、社會法制委員會和政協辦公室、專門委員會工作辦公室。辦公室內設3個科,即:綜合科、秘書科、專委會工作科。

工作內容


區政協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區委的領導和市政協的工作指導,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始終服從和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為我區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特別是五屆政協的五年,政協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圍繞中心,政治協商日益規範。緊緊圍繞事關全區發展大局的重要問題和重大事務,以新的思路,充分運用例會形式開展政治協商,形成了全委會總體協商、常委會重點協商、主席會議專題協商、專門委員會對口協商的議政格局。拓展思路,民主監督不斷深入。充分運用議政會、委員調查、視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民主評議黨政部門以及推薦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等方式,不斷完善民主監督的機制,加大民主監督的力度。發揮優勢,參政議政成效顯著。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選准黨政部門關注、人民群眾關心、政協有條件做的課題,組織調查視察活動200餘次,形成了質量較高的調研報告15篇,其中7篇刊登在《南京政協》上,12篇被區委轉發,8篇區委、區政府領導作了批示。注重實踐,委員學習更加活躍。通過印發《委員手冊》、《學習資料》,開展區情及國內國際形勢報告會、知識競賽、文藝匯演、電影招待會等多種形式,拓寬學習領域,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與時俱進,自身建設不斷加強。通過加強政協委員的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了政協的整體功能和界別作用;通過加強政協機關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樹立了政協機關的新形象;通過推進“兩化”建設,完善了一套履行職能的規範操作程序;通過編撰《棲霞文史》,發揮了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通過對政協工作的實踐與探索,總結出許多適應區級政協組織開展政協工作的新途徑,“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是政協整體建設的重點”一文《人民政協報》予以刊登,《政協工作參考》也大力推廣。
今年是我區各族各界人民為實現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宏偉目標和各項任務進行艱苦奮鬥的開局之年,我們將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區政協工作展現新面貌,邁上新台階,取得新突破。一是圍繞中心,著眼大局,服務經濟要有新作為。立足區情、把握大局、選准角度、發揮優勢,把已經看準的又能夠做的事情先做起來,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從多方面提出富民強區的新建議。廣泛聯誼,在招商引資、納賢聚才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二是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履行職能要上新水平。進一步樹立創新意識,邊實踐、邊總結,努力做到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提高。豐富政治協商的形式,提高議事建言的質量,拓展民主監督的內容,深化調查研究的層次。三是健全制度,狠抓落實,推進“三化”建設要有新進展。按照棲霞區委《關於加強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落實好已有的各項規章制度,並根據發展的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新的規章制度,進一步把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推向前進。四是關注民情,拓寬渠道,反映社情民意要有新起色。加強政協信息隊伍建設,建立反映快捷、渠道暢通的全區政協信息網路,促進反映社情民意工作邁上新台階。五是加強團結,促進民主,為社會穩定要做新貢獻。高揚團結民主的旗幟,積極主動地協助區委、區政府妥善處理好新形勢下各種人民內部矛盾,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富民強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上來。六是改進作風,提高素質,自身建設要邁出新步伐。促使全區政協委員強化學習意識、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履行職能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政協機關樹立好學風,歷行好作風,營造好氛圍,進一步按照“講質量、講效率、講規範、講協作”的要求,加強機關的思想、組織、作風和業務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