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蒂芬丁
拉蒂芬丁
拉蒂芬丁是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出現的貴族奴隸主的大農莊。
目錄
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出現的貴族奴隸主的大農莊。拉丁文latus和fundus的複合詞,意為大地產,舊譯大莊園或奴隸制莊園。其性質、規模與結構在古代並無明確界說,現代學者亦眾說不一,或說指包括中型農莊在內的大地產;或說專指大型牧場地產;或說指公元前1世紀之後產生的由若干中型農莊連成一片的大農莊。
產生 公元前2~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末期,公有地劇增,奴隸制興盛,商品貨幣關係蓬勃發展,豪門貴族和富有的騎士通過承租、購買公有地和兼并中小地產,佔有數百乃至數千尤格(一尤格約合 1/4公頃)的大片田地。他們因地制宜採取多種經營方式。在中部義大利的土質肥沃、城市近郊或交通方便地帶,建立面積一二百尤格的中型農莊,利用奴隸勞動種植葡萄、橄欖等經濟作物,從事商品性的專業化生產。在南部義大利,多經營大牧場。在西西里和阿非利加則往往經營大型穀物農莊。在義大利比較偏遠地區的谷田,則出租給自由佃農耕種。公元前 1世紀又出現了在同一地區的中型農莊集中為大地產的趨勢。羅馬帝國時代,除私人大地產外,又產生了皇家大地產,後者是通過佔領被征服地區土地,沒收政敵土地等方式建立和擴充的。因此,一般認為,拉蒂芬丁指共和末期(公元前2~前1世紀)和帝國初期(公元1~2世紀)的大地產。
拉蒂芬丁
羅馬大地產制是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在瓦解中小土地所有制,促進奴隸制經濟發展和向封建制過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