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藏獼猴的結果 展開

藏獼猴

獼猴的西藏亞種

藏獼猴(學名:Macaca mulatta vestita):是獼猴的西藏亞種。體長51-63厘米。主要特徵是尾短,大約是體長的一半,約長19-30厘米。具頰囊。軀體粗壯,前肢與後肢大約同樣長,拇指能與其它四指相對,抓握東西靈活,前額低,有一突起的棱。頭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

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成十餘只乃至數百隻大群。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捕食其它小動物。相互之間聯繫時會發出各種聲音或手勢,互相之間梳毛也是一項重要社交活動。亂捕濫獵是獼猴致危的主要因素。

分佈於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國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註:藏獼猴不是藏酋猴)

形態特徵


藏獼猴
藏獼猴
藏獼猴是獼猴的西藏亞種。頭體長47–64厘米,雄猴體重7.7千克,雌猴體重5.4千克。顏面瘦削,頭頂沒有向四周輻射的漩毛,呈棕色,額略突,眉骨高,眼窩深,具頰囊,肩毛較短,尾較短,長19–30厘米,是身體的一半左右。其身上大部分毛色為灰黃色灰褐色,背部棕灰或棕黃色,腰部以下為橙黃色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有光澤,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較濃。西藏亞種的皮毛要較其他地區濃密,顏色也較深。面部、兩耳多為肉色,臀胝發達,多為肉紅色。成年雄猴的體型要比雌猴大。
吻部突出,兩顎粗壯,牙齒32枚,鼻孔朝前向下緊靠,手足均有5個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晝行性。有可以儲存食物的頰囊,齒尖低,通常四肢基本等長。
面部裸露無毛,輪廓分明,眼眶由骨形成環狀,使兩眼向前,眼間的距離較窄,視覺發達,立體化,可以在樹林之間活動時較準確地判定距離,辨別色彩,但嗅覺退化,頭骨的構造也隨之改變;齒式為異齒型,分為門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頰齒通常為丘型齒和低冠齒,臼齒呈四方形並有4個較低的錐狀突起,適於咀嚼;鎖骨發達,四肢關節靈活,上腕部及大腿部由軀幹部分離,因而前後肢可以前後左右自由運動,前腕和小腿的2根骨頭分離而且鬆鬆地連接在一起,不必連帶軀幹即可迴轉前後腳,適合握住樹枝;通常只胸前有一對乳頭;有盲腸;四趾上都具有5指(趾),可以靈活而穩定地抓握樹枝,指(趾)的端部僅蓋住指(趾)頭背面的扁平指甲,突出的指(趾)部有發達的指(趾)紋,觸覺靈敏,還有防止滑落的作用;掌面和跖面裸出,具有發達的兩行皮墊,手腳的拇指(趾)和其餘4指(趾)相對,可以握合。

近種區別


網路上甚至包括一些傳統媒體,往往將藏獼猴(學名Macaca mulatta vestita)和藏酋猴(學名Macaca thibetana )混同一個物種。最簡單的區分有兩點:一、分佈區域不同;二、尾巴長短不同,藏獼猴尾長20-30厘米,相當於身長的一半;而藏酋猴的尾長不足10厘米。
藏獼猴
藏獼猴
藏酋猴
藏酋猴

棲息環境


棲息於中國西藏3000-4000米的高海拔區,喜歡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帶,特別是那些岩石嶙峋、懸崖峭壁又夾雜著溪河溝谷、攀藤綠樹的廣闊地段,往往是猴子最理想的生活場所。

生活習性


習性

集群生活,獼猴往往數十隻或上百隻一群,由猴王帶領,群居於森林中。它們常愛攀藤上樹,喜覓峭壁岩洞,其活動範圍很大。猴群在集體行動時,會有一“哨兵”站在高處放哨,若發現異常情況,即會發出信號,招喚猴群迅速轉移。猴群大小與棲息地環境優劣而有別,一般都有十數頭或數十頭。

食性

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甚至蚯蚓、螞蟻。採食野果貪婪嗜爭,邊采邊丟,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卻丟棄,故猴群過處往往遍地斷枝棄果,因而對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較低,必然要擴大覓食範圍,活動時間也往往較長。

分佈範圍


分佈於巴基斯坦、阿富汗東部努里斯坦(Nuristan)和西北邊境省吉德拉爾(Chitral)、中國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繁殖方式


一般於11月至12月發情。次年3月至6月產仔,或3年生2胎,每胎產一仔,妊娠期平均為5個月左右,哺乳期約4個月。雌猴2.5-3歲性成熟,雄猴4-5歲性成熟,但最早於6-7歲參與交配。在飼養條件下壽命長達25-30年。

亞種分化


藏獼猴是獼猴的亞種之一。

種群現狀


亂捕濫獵是獼猴致危的主要因素。20世紀50年代中國不少產猴區,猴子數量多,固而出現猴子下山糟蹋農作物的猴害。群眾為保護莊稼,千方百計組織捕殺,有關部門大量組織收購併出口,導致彌猴資源遭到致命的破壞。此後,雖原則上控制在僅限人工飼養繁殖的後代,方可出口,但年出口量仍然可觀。1983-1992年中的7年間,國際瀕危物種公約的進出口年度報告數字錶明,一些發達國家從中國進口的獼猴大約為8000隻,平均每年約1000多隻。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級。

文化


清代 《藏民族起源圖》唐卡
清代 《藏民族起源圖》唐卡
《法王松贊干布遺訓》、《西藏王統記》、《賢者喜宴》、《如意寶樹史》等史書記述了獼猴變人的神話故事,將獼猴視為藏族的祖先。
據說在遠古時期,有一隻獼猴住在西藏山南地區澤當鎮附近的山洞中修行,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弟子。當時,一位羅剎女(印度神話中的妖怪)喜歡上了獼猴,向猴子求愛,遭到獼猴的拒絕。羅剎女威脅說如果不娶她,她就要自殺,並且轉世成魔鬼,要日殺萬有情,夜食千生類,使整個藏地變成魔鬼的世界。獼猴聽后,很難為情,若與其結合,則破壞了自己的戒行,若不答應,卻又造下了罪業。遂前往觀世音菩薩處求主意,菩薩卻同意他與羅剎女成婚。他們結婚後,生下了六個小猴,(《賢者喜宴》說他們的後代發展出“六人種”,即塞se、穆rmu、董ldong、東stong、扎dbra、珠vdru六氏族)之後不斷繁衍,增加到了五百多隻,以採集果實為生。為了解決食物,開始種糧食,又因吃了糧食,猴子們的尾巴變短,並能說話,遂變成了人。這就是藏族先民的來歷。
獼猴神話在現有藏族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中保存的最為完整,它生動地描繪了遠古人類繁衍發展的圖景,含有樸素的進化論思想。佛教史家在收錄這則神話的同時,給予了一定的調整、梳理,注入了佛教的精神。那隻獼猴被說成是在山間修行的佛教徒,並且是觀世音菩薩的弟子。顯然,佛教大師們用心良苦,藉此向人們宣揚佛菩薩的慈悲胸懷。並向人們揭示了一個淺顯的道理:藏族最早的祖先是佛教徒,後人信仰佛教是天經地義的事了。獼猴神話中之所以引入觀世音菩薩而不是別的菩薩,是由於藏傳佛教一向認為雪域高原是觀世音菩薩行教化之地,觀世音菩薩被尊為雪域的救主。
藏族來源於獼猴的說法,類似於印第安人的圖騰崇拜,即將某種動物甚至植物說成是部落或氏族的祖先,這是原始時代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可以說獼猴是古代藏族的圖騰之一。認可自己是獼猴後代的部族,在青藏高原上分佈較廣。《北史·黨項傳》中說:“黨項羌……其種有宕昌、白狼,皆自稱獼猴種。”這段記述尤為重要,說明遠在佛教神話傳入高原前,獼猴神話就已經存在,黨項及所屬部落中同樣流傳著獼猴為祖先的傳說。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黨項無論從語言、風俗習慣、文化都與藏族有著密切的聯繫,甚至認為黨項即藏族古代六氏族之一的“董氏”。獼猴神話和《北史》中的記述也說明了黨項與西藏古代居民間有著血緣關係。
圖騰的功能之一,就是保護部族。這在當今藏族地區殘存的獼猴崇拜的遺俗中,也有反映。比如有些地方,在房門上方貼有猴子的畫像,猴子一手提刀,一手提鬼怪的頭,據說這樣可以來辟邪;有時將猴毛放在門頂上,同樣認為有辟邪的功效。
獼猴神話在藏族社會的影響最大,民間的歌謠中也以猴菩薩和岩羅剎為藏族的祖先。藏文史書中還認為藏族的性格是這兩位祖先的遺傳,將藏族分為父種和母種。秉性善良、溫和,有信仰,具大慈悲、大精進,喜善事,善言說者是父種;而慾望和嗔恚大,喜歡做生意和追求利潤,大笑,身體強壯,膽大,心眼多,五毒旺盛,喜聞他人的缺點,脾氣暴烈等性格傳自於岩羅剎,是為母種。這種劃分法,似乎也具有一種文化象徵意義,前者更多的體現了菩薩信徒的文明氣質,而後者則表現了世俗的“野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