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夏明宇的結果 展開

夏明宇

重慶文理學院教授

夏明宇,常用筆名韓青,男,漢族,1949年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重慶江津人,原重慶文理學院學報常務副總編、編審,現重慶文理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寫作學和報刊編輯工作研究,198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5年開始從事高等學校的報刊編輯及教學、研究工作,曾任重慶師專校報、學報專職副主編,渝西學院、重慶文理學院報刊編輯部主任和學報、校報專職副總編輯等職,發表論文30多篇,文學及新聞作品近千篇。

個人簡介


夏明宇,常用筆名韓青,男,漢族,1949年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重慶江津人,原重慶文理學院學報常務副總編、編審,現重慶文理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寫作學和報刊編輯工作研究,198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 品,1985年開始從事高等學校的報刊編輯及教學、研究工作,曾任重慶師專校報、學報專職副主編,渝西學院、重慶文理學院報刊編輯部主任和學報、校報專職副總編輯等職,發表論文30多篇,文學及新聞作品近千篇,出版專著及個人作品集10部,共計約400萬字;曾獲得《人民日報》報告文學一等獎、《兒童文學》散文二等獎、原國家教委全國大學好新聞三等獎等近百項獎勵;現為本校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已擔任過《寫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學語文》、《編輯學概論》、《報紙編輯學》等多門課程的主講教師。現為重慶文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
代表作有:報告文學《為了未來的園丁》(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校園文學集《春天,我們在這裡播種》(重慶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邱員外傳奇》(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清凌凌的桃葉溪》(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第二個老太婆是假的》、《況二先生》,中篇小說《布穀聲聲》、《德高大爺》、《獅灘的妹兒有點惡》。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域文學創作和地域文化研究,著有文學與新聞作品數百篇、學術論文數十篇共計三百多萬字,其中已有數十篇(部)作品在全國及省市獲各種獎勵,已出版學術著作及作品集八部。出版有長篇小說《小灣風雲》、中短篇小說集《清凌凌的桃葉溪》、報告文學集《為了未來的園丁》(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校園文學集《春天,我們在這裡播種》(重慶出版社,1999)、鄉土小說集《邱員外傳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人物傳記《水果大王》、學術專著:《渝西民間歌謠研究》、《文化視域下的渝西諺語研究》《現代民間文學研究視域下的渝西民間故事》學術著作《新聞的基本理論與實踐》等。

作品簡介:


《文化視域下的渝西諺語研究》全書分為十二章,在《中國諺語集成》將諺語分為七個大類的基礎上把渝西諺語歸納為“農耕”、“商貿”、“衣食”、“社交”、“倫理”、“道德”、“廉政”、“婚戀”、“養生”、“家教”、“節令”、“物候”十二類,對鄉土味特別濃郁的渝西諺語做了準確、生動的闡釋,為渝西諺語廣泛而持久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著名文藝理論家、詩人石天河認為,《文化視域下的渝西諺語研究》對保護渝西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功不可沒。

名家評論


他,有著作家與學者雙重身份;他的作品中飽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被人們親切地譽為“鄉土作家”;他懷著對書畫藝術創作的摯愛,數十年孜孜不倦潛心創作,在藝術園地取得不凡成績。他就是重慶文理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夏明宇,筆名韓青。
12月3日,在重慶文理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夏明宇(筆名韓青)文學作品研討會上,夏明宇多年來創作的《邱員外傳奇》、《清凌凌的桃葉溪》、《小塆風雲》等文學作品受到名家和業內人士的好評。
作品充滿風俗史特徵
“閱讀夏明宇的作品,我想到了巴爾扎克所使用的‘風俗史’這個詞。”3日的研討會上,詩歌評論家、教授、西南大學博士生導師蔣登科評價。
蔣登科說,韓青具有作家與學者雙重身份。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夏明宇就對民間文化、民間文學投入了大量精力進行研究,屬於重慶作家中地域性寫作的“先驅”之一。夏明宇的文學創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渝西民間風俗、文化,在創作過程中,他體驗、收集、整理、甄別了大量的民間文化、文學作品,並將其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之中,這一方面造就了作品的地域風味、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為他最近幾年對地域文化、文學的集中研究準備了大量的素材和觀點。
蔣登科認為,夏明宇的中短篇小說集《邱員外傳奇》(2003)、《清凌凌的桃葉溪》(2008)、長篇小說《小塆風雲》(2009)等文學作品都充分體現了“風俗史”寫作特點:
書寫鄉村故事。夏明宇的小說,無論是長篇還是中短篇,基本上都是寫的鄉村故事,從題材上講,屬於鄉土文學的範疇。
使用方言俗語。夏明宇的作品善於使用方言俚語,而且在使用中,他盡量避開那些過於生僻、文化含量不高、傳播效度不大的表達方式,而選用那些和普通話可以溝通的表達方式,這樣一來,作品既表現了渝西地方特殊的文化、風俗,也使渝西地區之外的人可以通過這種表達了解這個地區的特殊文化。
關注社會歷史事件。夏明宇的小說,不管是中短篇作品,還是長篇小說《清凌凌的桃葉溪》,主要關注的都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鄉村及其發展、變化。對於文學創作來說,這個時間段是值得特別關注的,因為它是一個變化的時代,而每一點變化都體現在鄉村人物、鄉村文化的興衰之上,變化的世界難以把握,但正是這種難以把握才引起了作家的創作衝動,形成了作品的獨特魅力。
理論創作相輔相成
在評論家、重慶師範大學教授彭斯遠眼中,夏明宇是一個集學者、作家和編輯於一身的文化人。彭斯遠說,正是“三位一體”的身份,造就了夏明宇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上的豐收。
彭斯遠說,夏明宇的《文化視域下的渝西諺語研究》、《渝西民間歌謠研究》和《現代民間文學研究視域下的渝西民間故事》三本學術著作,分別就渝西現代民間文學的兩種重要體裁即民間故事和民間歌謠,以及渝西諺語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這三本學術著作是非常有價值的本土文化研究。
為什麼這樣說?彭斯遠認為理由有以下四條:文化研究在當下的我國社會顯得特別重要。因為當代中國已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夏明宇的文化研究課題,恰恰就是與當前的時代要求完全合拍的。
夏明宇的文化研究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特徵。夏明宇的文化研究不僅是重慶文化研究,而且更是包括永川、江津、榮昌等地在內的重慶西部文化研究。夏明宇在社會調查基礎上大量搜集民歌、諺語和民間故事,因此,他搜集的這些民間文學具有通俗、明快、大眾化的草根特點。
夏明宇的文化研究還有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老詩人石天河在為《渝西民間歌謠研究》寫的序言中,一下筆就說,“這本書對於當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
夏明宇的文化研究和文學創作結合得很緊密。夏明宇的《渝西民間歌謠研究》首先研究的是渝西情歌,他把這些情歌的藝術特色分別歸納為:“含而不露”、“直抒胸臆”、“如詩如畫”、“熱烈纏綿”、“如泣如訴”、“語重心長”。夏明宇的此一概括是很準確的。夏明宇正是在一面堅持搜集研究山歌民謠、民間諺語和民間故事,一面從中汲取營養並以此幫助自己進行文學創作,也就是說,既用文化研究滋養自己的創作,又以文學創作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文化研究。如此讓創作與研究相輔相成,互為促進。夏明宇的作家型學者,或者說學者型作家的稱謂,就是這樣反覆錘鍊而成功的。
《小塆風雲》令人有驚心動魄之感
中國作協會員、重慶市作協小說創委會副主任、渝中區作協主席阿蠻(盧延輝)認為:韓青的小說創作起步早,30多年前就開始了,是小說界的前輩,讀他的長篇小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阿蠻說:“夏明宇的中短篇小說集《清凌凌的桃葉溪》,三個中篇,七個短篇,皆為寫實性創作,三個中篇寫了改革前後的農村社會生活,很有時代感。短篇小說《刺梨花》、《文秀》、《況二先生》也很好,人物形象很鮮明,細節真實,生動。”
阿蠻認為,十篇作品,現在讀來,題材稍顯陳舊,距離較遠,可能年輕讀者不易接受,但留下了真實的時代影像,有特殊價值。正如夏明宇在後記中說,那是他的早年習作,或許有稚嫩之處,但基本做到了我手寫我口,沒有矯揉造作隨波逐流,卻有鮮活的形象和自己的思想。我很同意作者這話。
夏明宇的長篇小說《小塆風雲》是阿蠻最為欣賞的一部文學作品。他說,《小塆風雲》的生活場景,人物形象,政治語言,以及民風民俗都很真實,找不出破綻。讀著就像觀賞一幅七十年代末期的中國內地農村風情畫卷;小說所寫的故事,如“突破堅冰”、“人勤春早”、“麥場風波”、“百年難逢今滿倉”,把農村改革從打破大鍋飯到分組承包,再到分田到戶的必然性,通過人物行為,以邏輯完整的方式呈現出來;細節再現令人震撼。寫小說的都知道,故事好編,細節難找。難在哪裡?我歷來認為,細節是不能編造的,它必須有生活真實。《小塆風雲》有很多真實的生活細節,有的細節讀著令人有驚心動魄之感。
作品充分體現紀實、鄉土、正統三大特色
“紀實、鄉土、正統。”3日的研討會上,與夏明宇有著“師與父”情誼,如今在市委宣傳部工作的李文富用了三個關鍵詞,勾勒出自己對恩師作品的認識。
關於紀實特色。夏明宇作品的紀實特色主要表現於他的報告文學集《為了未來的園丁》,校園文學集《春天,我們在這裡播種》等著作及一些報告文學上。這些紀實作品通過作者親身經歷或深入採訪,以非虛構的方式深刻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這與夏明宇既是一個作家又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身份分不開,他以新聞記者與小說家的雙重姿態和素質親歷生活、體驗生活、思考生活,創作出有血有肉、坦誠寫實的作品,具有鮮明的現代審美品格與審美精神。
關於鄉土特色。夏明宇作品所具有的鄉土特色是顯而易見的,這主要表現在他的小說上。他的小說以故鄉江津為依存,從記憶里挖掘寶藏,選材來自農村,語言選取了大量鮮活的農民的語言,帶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和人生的感知。其例子在他的小說作品中俯首即是,在他的《小塆風雲》序言《難忘那場偉大的轉折》一文中也可以尋見依據。
關於正統特色。夏明宇的作品無論是紀實作品還是虛構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正統性。夏明宇的作品主要在弘揚民族的高尚精神和人格力量,在禮讚改革開放的偉大轉折和帶來的大好局面,在對英傑人物的先進事迹與業績給予生動的再現與描述。這與夏明宇的人生經歷有密切的關係。正是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在他人生意識里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自然形成了正統性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