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奎榮
袁奎榮
袁奎榮(1930-2001),男,1930 年5 月17日出生,浙江嘉善人,國內外知名的地質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優秀科技工作者。1952 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桂林工學院(現桂林理工大學)教授,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副院長,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現桂林理工大學)院長,中國岩石礦物地球化學學會理事,中國寶玉石協會顧問,廣西地質學會理事長,廣西珠寶協會常務副會長,浙江寶石協會觀賞石委員會主任,桂林地質學會理事長等職。2001年4月2日逝世。
1952—1980年,他在中南礦冶學院(曾更名中南工業大學,現更名為中南大學)地質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系副主任,1979年起任中南礦冶學院副院長。其中,1954年任中南地質局地質普查隊長,1976年擔任海南富鐵礦會戰負責人,1977 年在海南島富鐵礦科考中首次發現海南島存在有海西古地槽,繼而提出華南存在有獨立旋迴的海西花崗岩。在花崗岩構造學上將花崗岩類中的片麻狀定向構造劃分出7種不同的成因類型,其成果發表在希臘著名的“The Crust”雜誌上。1978年任新疆阿爾泰富鐵礦科學考察隊隊長。1980年調入剛創建的桂林冶金地質學院任教授及中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副院長和院長、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所長、杭州寶石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南京中華奇石館、昆明昆百集團珠寶公司、浙江省寶石協會、寧波寶石協會、武漢雅石珠寶研究所等多處高級顧問。
袁奎榮教授編撰出版學術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他所領導和參加的國家“六五”(即第六個五年計劃)錫礦攻關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6年);《隱伏花崗岩預測及深部找礦》一書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他所主編的《1:100萬中國南方部分地區隱伏花崗岩及預測圖》是國內外第一幅運用隱伏花崗岩理論和方法編製的隱伏花崗岩分佈及預測圖,其理論和方法至今在國內外仍屬開創性的研究領域,經生產實踐證明,找礦效果顯著。此外,獲省、部級科技三等獎四項。1985年和1989年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988年5月被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中心列入《世界名人錄》。1990年被選入《國際有貢獻的學科帶頭人》,1991 年被選入《國際科技精英》,同年被授予“有突出成就和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三次獲得省部級勞動模範稱號,曾當選全國總工會十一大代表,中國科協四大代表。
袁奎榮教授1987年以來致力於珠寶、觀賞石和花崗石建材的研究和開發。1987 年在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現桂林理工大學)開始培養珠寶碩士研究生,1989年在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現桂林理工大學)籌建了中國第一個四年制本科珠寶專業(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在國內率先為珠寶界培養了一批急需人才,其中一部分已成為珠寶界的技術骨幹。編著了中國第一部觀賞石方面的著作《中國觀賞石》,首次對130種造型石、紋理石、文房石及礦物化石等基本特徵、品種、品級、產狀、產地等,以及國內外觀賞石貿易特點、市場信息、市場預測及研究動態作了詳細闡述,對弘揚中國石文化和開發利用觀賞石資源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袁奎榮教授對翡翠,特別是優質翡翠的成因與顯微構造的關係及用地質學、岩石學、礦物學等理論來預測和評價翡翠賭石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果。所編著的中國第一部花崗石建樹方面的著作《花崗石與石材開發》和所從事的有關這方面的工作對中國石材開發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80年代中國恢復研究生招生后袁奎榮教授第一批招收碩士研究生,1990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先後培養研究生30餘名,其中4名碩士研究生和6 名博士生現從事寶石礦床的開發和研究,如山東藍寶石、湖南鑽石、中國珍珠、緬甸翡翠、紅寶石和祖母綠等成礦規律、鑒別特徵等。他多次應邀到日本熊本大學、名古屋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澳大利亞拉楚普大學和新英格蘭大學、英國南阿普頓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俄羅斯科學院和瑞士等十幾個國家考察地質、珠寶及觀賞石行業並作學術報告,了解並掌握了大量珠寶行情和信息。三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為7-7 寶玉石組的中方召集人,為促進國際間的地學交流和提高中國學術地位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在地學界和珠寶界享有較高的聲望。
患病期間堅持工作
袁奎榮教授晚年不幸身患重病,先後經歷三次大的手術,他憑自己的信念和毅力,與病魔進行頑強鬥爭。在他患病期間,他時刻不忘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他抱病主持了國家305項目成果驗收會,先後到上海、杭州、北京乃至美國參加學術交流,在學院的發展規劃、學科建設、科研工作、碩士點申報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好建議並做了許多實際工作。在學院(指桂林工學院)第一次黨代會召開前期,作為大會特邀代表,儘管病魔使他日不能吃,夜不能寐,但他仍電話索取學院黨委工作報告和其他大會文件。
袁奎榮教授把全部身心無私地奉獻給了黨,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他深愛的地質和珠寶事業,就在他1996年以後的生病期間,還撰寫了科研論文15篇,並多次去杭州、北京、天津、上海、桐蘆等地講學和協助工作。
袁奎榮教授的一生是為中國科教興國奮鬥的一生,為中國教育事業奉獻的一生,是為中國珠寶、觀賞石和建材開發事業嘔心瀝血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國和世界地質界、珠寶界和觀賞石界的重大損失。沉痛悼念袁奎榮教授,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向袁奎榮教授學習,為中國地質、珠寶和觀賞石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以告慰袁奎榮教授在天之靈。
安息吧,敬愛的袁奎榮教授!我們全體桂理工人一定會銘記您對學校的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會繼續秉承“艱苦創業、敬業奉獻、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桂工精神”,為把桂林理工大學建成廣西一流、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袁奎榮教授
1、隱伏花崗岩預測及深部找礦(袁奎榮等) .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2、中國觀賞石(袁奎榮,鄒進福等),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
3、青海錫鐵山隱伏鉛鋅礦床預測(袁奎榮,肖垂斌,陳儒慶等). 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6.
5、花崗岩與石材開發(袁奎榮,鄒進福) . 桂林:桂林冶金地質學院,1988
負責完成的國家級科研項目
2 、華南隱伏花崗岩預測與地體構造關係及其找礦意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88.1~1991.12.
4 、東準噶爾富鹼花崗岩地質意義與含礦前景研究. 國家三O 五項目(與劉家遠等),1992~1995.
1 、普通岩石學簡明教程(俄) (翻譯其中一部分) . B1B1 祖布科夫著. 北京:地質出版社,1957.
2 、輕金屬冶金譯文集(俄) (翻譯其中一部分) . 中南礦冶學院情報室.
3 、國外磷礦文集(俄) (翻譯其中一部分) . 北京:地質出版社.
4 、核原料地質概況(英) . 奈爾格爾著. 二機部內部出版.
1 湖南丁寧灣偉晶岩與稀有元素成礦關係(內部) . 1956.
2 湖南望湘花崗岩與稀有元素成礦關係(內部) . 1958.
3 湖南千里山花崗岩與有色金屬礦床的成因關係(內部) . 1958.
4 廣東某地角閃斜長煌斑岩與鈾礦成礦關係(內部) . 1959.
5 廣東某地花崗岩與熱液鈾礦成礦關係(內部) . 1960.
6 某地鈾礦床的成礦地質特徵與找礦標誌(內部) . 1960.
7 華南某地花崗岩及其所含鋯石變種的初步研究(與林紹標合著) . 中南礦冶學院科研論文集,1962.
8 華南某地地窪型花崗岩的特徵. 全國岩礦會議論文集,1963.
9 廣西姑婆山花崗岩的時代及平桂地區錫礦成礦時代問題(與吳正陽合著) . 冶金部地質科研會議:錫礦專輯,1966.
10 廣西姑婆山花崗岩的特徵及其成因問題(與何柏安合著) . 冶金部地質科研會議:錫礦專輯,1966.
11岩漿岩地區斷裂構造的特徵及其識別標誌. 中南309 隊專題報告,1973.
12 不同成因花崗岩類的特徵及其工作方法. 中南309 隊專題報告,1973.
13 岩組分析基礎. 二機部230 研究所專題報告,1974.
14 廣東海南石碌鐵礦的地質特徵及成因初步分析(與李公時、梁金城合著) . 中國南方富鐵礦資料彙編,1976.
15 鄂東南某富鐵含礦斷裂帶的初步研究(與王祖宣、陳蘭桂、侯光漢、易詩軍合著) . 地質力學論叢. 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 (4) . 又見:岩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地質出版社,1977.
16 岩組圖的製作法. 岩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地質出版社,1977.
17 海南石碌鐵礦的成因及富鐵礦與構造的關係(與侯光漢、李公時、梁金城等合著) . 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77 (3) .
18 海南島西部海西地槽的發現及其對鐵礦的意義(與梁金城、朱敏達、李公時、侯光漢合著) . 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77,(3) . 又見:冶金部地質司冶金地質科研成果(摘要)彙編,1978.
19 新疆阿勒泰鐵礦的成礦地質特徵及找礦問題(與陳蘭桂等合著) . 冶金部專題科研報告,1979.
20 新疆阿勒泰海相火山岩及其與鐵礦的成因關係(與易詩軍合著) . 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79,增刊. 又見:冶金地質礦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79.
22 再論海南島與大陸東南沿海的海西地槽與鐵礦找礦問題(與梁金城、朱敏達等合著) . 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80,(3) .
23 姑婆山裡松花崗岩原始形態恢復及其形成機制的探討.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1,(1) . 又見:南嶺花崗岩學術會議資料,1981.
24 海南島西部陽起石岩—變質火山岩的原岩恢復問題(與李公時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1,(2) . 又見:湖南地質學會論文集———礦物岩石專輯,1980.
25 海西花崗岩的初步研究(與楊心宜、梁金城等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1 (3) . 花崗岩地質和成礦關係國際學術會議(南京: 1982)宣讀.
25′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ercynian granites of South China. 1982.
26 姑婆山鍋狀花崗岩基的構造分析. 全國第一屆顯微構造與組構會議資料. 又見:南京國際花崗岩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2.
26′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pan - like granite of Gupushan. 1982.
27 花崗岩體中斷裂構造的初步研究. 全國第一屆顯微構造與組構會議論文彙編. 又見: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2,(2) . 構造地質論叢,1985,(5) .
28 華南花崗岩類中Ⅰ型- S 型與磁鐵礦成礦系列- 鈦鐵礦系列的不固定關係(與楊心宜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2,(3) . 又見:南京國際花崗岩會議論文摘要彙編,1982.
28′ The unf i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 type - S type and magnetite series -ilmenite series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1982.
29 華南花崗岩斷裂帶熱液銀金礦床的幾個地質問題(與梁金城、鄧燕華、盛雲台、張樂凱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3,(3) . 又見:冶金工業部黃金情報網:銀金礦產選集(2),或成都:全國第三屆礦床會議論文,1984.
30 中國南部花崗岩在錫成礦中的作用(與楊心宜合著) . 南寧:國際錫礦地質學術討論會交流. 又見:國際錫礦學術討論學術論文摘要彙編,1984.
30′ The role of granites in tin metallogenesis of South China. 1984.
31 斷塊構造對中國南部花崗岩內生錫礦的控制作用(與楊心宜合著) . 北京:首屆全國斷塊構造學術討論會大會交流。又見:斷塊構造理論及其應用.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32 The tectonic envi ronment and endogenic tin metallogeny of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Yuan Kui rong and Yang Xinyi,Greece : The Crust,1985.
33 Gneissic Orientation St ructures in granitoids and thei r genesis. Greece : The Crust,1985.
34 陸緣地體增生構造的多期活動——華南含錫花崗岩的大地構造成礦環境(楊心宜合著) . 澳大利亞: IGCP - 220 第三次國際學術討論會,1986.
34′ Multiperiodic activation of the accretionary st ructure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al terranes - geotectono - metallogenesis environment of tin - bearing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1986.
35 花山岩套的成岩成礦特徵在華南中生代花崗岩錫成礦演化上的意義(與金躍群、楊心宜合著) . 瑞典:第六屆國際礦床會議,1986.
35′ Signif icance of metallogenetic and diagenetic f eatures of Huashan suite to tin mineralization of Mesozoic granites in SouthChina. 1986.
36 陸緣地體增生與廣西花崗岩類及其成礦的關係(與楊心宜合著) . 南京:國際大陸邊緣地質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彙編. 又見: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8,(3) .
36′ Accretion of coutinental marginal terrances and the granites in Guangxi with relation to metallogencsis. 1988.
38 有關廣西花崗岩的幾個地質問題(與劉 生合著) . 廣西地質學會年會資料,1986.
39 花崗岩內部構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特徵與圍岩關係.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報告,1987.
40 廣西地區隱伏花崗岩預測及錫礦找礦意義(與王玉梅、楊心宜合著) . 桂林: IGCP - 220 項目第四次國際學術討論會宣讀,1987.
40′ The prediction of hidden granites and it’s signif icance f or exploring tin ore deposites in Guangxi areas,1987.
41 大陸地體增生、演化對花崗岩構造環境及特徵的制約(楊心宜、沙連堃合著) . 廣州:國際花崗岩成岩成礦學術討論會宣讀,1987.
41′ Accre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terrances as a cont rol over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1987.
42 隱伏花崗岩和礦床預測與地體關係(與楊心宜合著) . 南京:第四屆環太平洋國際地體構造學術會議論文,1988.
42′ Terranes in relation to hidden granite and ore prediction. 1988.
43 二疊紀以來中國主要大陸塊漂移特徵(與郭福祥合著) . 南京:第四屆環太平洋國際地體會議論文,1988.
43′ Drif t properties of the main continental blocks of China since Permian. 1988.
44 花崗岩隱伏“體中體”的預測及其對深部找礦的意義. 四川眉山: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彙編,1988.
45 隱伏花崗岩“頂上帶”綜合模式與深部找礦. 南京:有色金屬隱伏礦床學術討論會論文,1988.
46 隱伏花崗岩及深部找礦(與王玉梅、楊心宜、劉家遠合著) . 華盛頓: 28 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1989.
46′ Hidden granites and exploration of deep ore deposits. 1989.
47 花崗岩與石材開發(與鄒進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89 (1~4),1990 (1~2) .
48 地體構造對中國金礦成礦特徵及規律的制約(與楊心宜、劉 生合著) . 瀋陽:國際金礦地質與勘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9.
48′ Cont rol of terrane tectonic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 patterns of metallogenesis of Chinese gold deposits. 1989.
49 廣西平桂地區隱伏錫礦預測及其找礦效果(與劉文龍合著) . 西寧:第四屆全國礦床會議論文,1989.
50 “頂上帶”在預測隱伏花崗岩及深部找礦中的重要意義. 西寧:第四屆全國礦床會議論文,1989.
51 花崗岩與石材開發(與鄒進福合著) . 西寧:第四屆全國礦床會議論文,1989.
52 岩漿侵位定位構造分析———隱伏含錫花崗岩預測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與劉文龍合著) . 南京: IGCP - 282 項目第一次國際會議,1989.
52′ The analysis of magmatic emplacing st ructures : A n important method of predictive research of hidden tin - bearing granites. 1989.
53 平桂地區花崗岩漿侵位定位特徵與隱伏花崗岩預測(與劉文龍合著) . 南寧:廣西地質學會第四次學術年會,1989.
54 廣西花崗石石材資源特點及其開發前景的初步研究(與劉文龍合著) . 南寧:廣西地質學會第四次學術年會,1989.
55 中國北方隱伏花崗岩預測與深部找礦問題(與劉 生、鄒進福合著) . 瀋陽:首屆北方花崗岩會議,1989.
56 隱伏花崗岩與盲礦體找礦問題(與鄒進福合著) . 地質找礦新進展.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採礦情報網,1990.
58 華南隱伏花崗岩預測與地體構造關係及其找礦意義.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報告,1991.
59 初論中國觀賞石資源特點及開發前景(與劉文龍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91,(增刊) . 又見:全國有色冶金岩礦地化學術會議大會報告,1991.
60 歐洲珠寶業的概況與發展趨勢(與尹宗烈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91,(增刊) .
61 隱伏花崗岩預測及深部找礦的進展和展望(與鄒進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992,(3) .
63 翡翠皮色與賭石的預測(與陳志強合著) . 中國寶玉石,1996,19 (1) .
64 翡翠的礦物成分與賭石的預測(與陳志強合著) . 礦床地質,1996,15 (增刊) .
65 中國觀賞石事業的前景預測(與鄒進福合著) . 礦床地質,1996. 15 (增刊) .
66 華南中生代隱伏花崗岩成礦與基底地體關係(與楊心宜,陳儒慶,郭福祥合著) . 30 屆國際地質大會,1996,8.
66′ Mineralization of mesoioic hidden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and its relation ship with basement terranes. 30 th international gteological congress,1996,8.
67 翡翠皮色與賭石的預測(與陳志強合著) . 30 屆國際地質大會,1996,8.
67′ Crust color and crure - stone prognosis of jadeite jade. 30 th inter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e,1996,8.
68 關於利用和開發中國觀賞石資源的建議(與周 軍,袁 雁合著) . 中國地質,1998,(1) .
69 翡翠賭石的地質預測(與陳志強,袁雁合著) . 雲南地質,1998,(3,4) .
70 觀賞石的評價(與周軍,袁雁合著) . 中國奇石盆景根藝花卉大觀. 新華出版社,1999,1.
71 東西方人的藏石風格(與周軍合著) . 中國奇石盆景根藝花卉大觀. 新華出版社,1999,1.
72 大力培育觀賞石市場(與周軍,袁雁合著) . 中國奇石盆景根藝花卉大觀,新華出版社,1999,1.
73 中國觀賞石(與鄒進福,劉文龍合著) . 中國奇石盆景根藝花卉大觀,新華出版社,1999,1.
74 X 光岩組分析在中國珍珠組構上的應用(與鄧燕華,馬紅艷合著) . 中南工業大學學報,1999,30 (5) .
75 優質翡翠與顯微構造的成因關係(與鄧燕華合著) . 桂林工學院學報,2001,2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