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八一農場的結果 展開

八一農場

海南省儋州市八一農場

八一農場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西南部,東北及東部與國營西華農場和國營西培農場接壤;南隔珠碧江水庫、珠碧江和打施河;西及西北與富克鎮、國營紅嶺農場和國營龍山農場毗鄰;北抵春江水庫和水鳴江。該場東西寬約32公里,南北長約25公里。

場部設在雅星鎮以東5公里的棲榕村附近,沿海榆西線公路,距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鎮31公里。該場在土地、人口、產值等方面居海南農墾首位。

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
該場區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在中、北部地區,除一些孤丘外,坡度多在8度以下,大部分適宜機械作業;南部丘陵連綿,坡度多在15度左右。其氣候屬微寒中風氣候,干、濕季節各佔半年,場區遠離颱風登陸點,風害輕微。但每年春夏之交,常有半個月左右的乾熱天氣,風向西南,對農作物生長影響甚大。場內溪溝多數水量不大,旱季常有斷流。
八一農場
八一農場
場區南部屬珠碧江及其支流打施河流域,較大的河溪有香嶺溝、和盛溝、打尚溝3條,均由東北向西南匯入珠碧江,然後向西經海頭港出海;北部屬水鳴江流域,主要河溪有富洋河、飛巴河、打老溝等,但水量較少。
歷史沿革
該場前身為海南區黨委1957年3月建立的和盛軍墾農場。
1958年9月公社化時,與農墾系統的雅星農場和雅星鄉、和盛鄉等單位合併組成八一公社。
1959年4月與地方分開,改屬總後勤部領導,命名為總後八一農場。
1969年4月成立生產建設兵團,該場編為第十師。
1974年10月恢復農墾,歸屬海南農墾局管理,復稱八一農場,屬處級單位。當時下設7個分場。
1981年9月,雅星公社的6個大隊和一些農村併入該場,共並進人口13796人,土地91239畝。
1990年,該場有土地總面積389093畝,已利用218423畝。
總人口34765人,其中職工17227人。場部下設6個分場,共有生產隊、場辦公司、工業企業等193個基層單位。
經濟發展
國營八一農場1957年橡膠種植面積僅有20畝,總株數為0.05萬株;1962年橡膠總面積達14215畝,總株數為40.37萬株。在本縣所有國營農場中,八一農場種植橡膠起步較晚,但發展飛快。1975年,該場橡膠面積達47806畝,株數為122.98萬株;1980年,橡膠面積為57731畝,總株數為159.25萬株,年平均增長畝數約2000畝,株數約7萬株。至1990年,橡膠面積發展到108350畝,橡膠總株數為292.76萬株,總面積與總株數均為全縣乃至全省的首位。該場1975~1978年年產干膠超過1000噸,1979~1981年年產超過2000噸,1982年開始年產超過3000噸。1990年,干膠總產達到歷史最高的4595.4噸,平均年產、畝產與株產三項指標同時創本縣乃至全省農墾系統最高水平。至1990年止,該場累計干膠產量53307.54噸。
場辦工廠有縐片廠、煙膠片廠、油棕加工廠、食油加工廠、糖廠、造紙廠、水泥廠、磚瓦廠、化肥廠等。1990年末,經過調整后的工業企業為12家。其中水泥廠2家,年產8.7萬噸,1990年榮獲海南省優秀產品稱號和省工業產品交流會“金馬獎”;八一糖廠日榨甘蔗2000噸,年產白砂糖2.5萬噸,1990年獲海南農墾總局“金鼎杯”獎。同時,該廠還生產高質量的食用酒精及液體二氧化碳。
該場建場以來,經濟效益逐年提高,1990年社會總產值達17431.9萬元,居省農墾系統之首位;國民經濟收入7013.8萬元,其中農業為4426.8萬元,在農墾系統中亦名列前茅。
文教衛生
1975年,八一農場已有業餘大學、政治夜校和中小學校共121所,學員、學生總人數為12265人;其中中小學42所,學生人數6201人,幾乎所有的生產隊都辦起了學校。后經調整,到1990年,該場中小學校為34所,其中小學26所,中學8所,在校學生6917人。
該場的醫療衛生工作方面,發展也快。1975年只有一所170張床位的醫院。1990年,除總場醫院外,還有基層醫療單位110個。全場醫務人員385人,其中醫生1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