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黃玉

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

和田黃玉,是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瑩剔透、柔和如脂,質地細膩、滋潤,以色黃正而驕,潤如脂者使其身價不匪,它稀有罕見,是玉中的珍品,產量很少,可與羊脂玉相媲美。

和田黃玉硬度高,達到摩氏6.5度,質地緻密細潤,韌性極強,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澤,光芒內斂之性更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是極好的雕刻玉材,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田黃玉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產於花崗偉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雲英岩和高溫熱液鎢錫石英脈中。

簡介


和田黃玉,顧名思義,是指黃色的和田玉。“玉,石之美者”。《本草綱目》記載:玉有潤心肺、養五臟、柔盤強骨、利血脈等功效。

特徵


黃玉溫潤、細膩,其聲若金磐之餘音,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他最具中國文化,像一位世家王子,翩然而處變不驚。他成熟內斂,不事聲張,謙虛和順的外表之下,充滿生氣卻又那麼堅定不移。無論在秦歌漢賦還是唐詩宋詞中,他都那般光艷照人,從未在光陰更替中失色。
黃色似金,大地的顏色,火焰的光彩,被佛教和帝王們視為神聖的顏色。黃玉除獨有的莊嚴華貴的色澤外,在我國古代,黃色代錶王者之色,並為宗教所用,有崇高、華貴、威嚴、神秘之感。黃色被認為是陽光和大地之色。如後漢劉熙的《釋名》:“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黃,土之色也。”象徵著能使萬物生長的陽光和土地,受到人們的崇尚。黃色與黃金同色,又讓我們想到“古來金玉系良緣”之說,黃玉似乎融合了金與玉的天性,使其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更深的文化底蘊。

產地


黃玉產於新疆昆崙山、阿爾金山一帶的且末地區,極為稀少,產出塊度也較小,主要有淡黃、甘黃至黃閃綠色。黃玉的顏色一般比較淡,黃色鮮艷,濃艷的極為罕見,優質黃玉價值高於羊脂白玉
黃玉基質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根據色度
變化定名為:密蠟黃、栗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等。古人以“黃侔蒸梨”者為最好。色度濃重的密蠟黃、栗色黃極罕見,其經濟價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於黃玉為“皇”諧音,又極稀少,一度經濟價值超過羊脂白玉。

特質


黃玉硬度大,達到6.5,質地細膩,韌性強,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澤,精光內蘊。通俗地說,就是要像雞油,油油的,糯糯的,酥酥的。
黃皮沁籽料能稱為黃玉的必須是裡面的肉質也被沁色為黃色,內外色一致,不露白、黃色不是由外向內變淡的才能稱為黃玉。否則就是黃皮籽玉。
一般而言,黃皮沁籽料的黃玉較為常見,黃玉原生籽料則稀少得多。兩者的區別在於硬度和皮色。黃皮沁籽料的硬度要遠低於黃玉原生料,也低於一般的仔料。黃玉原生籽料除了玉質是黃色之外多半帶褐色皮或紅皮,而黃皮沁籽料的黃玉則內外色調統一均為黃皮色。和田黃玉雕件大師作品(2張)

形成


成因分析

黃玉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產於花崗偉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雲英岩和高溫熱液鎢錫石英脈中。古人以“黃侔蒸梨”者最好。因含雜質而呈現出不同的黃色,由淡黃、甘黃至黃閃綠色。又可分為蜜臘黃、粟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米色黃、黃楊黃等。其中色如新剝熟栗色者為貴,甘黃玉、焦黃者次之。黃玉的結晶顆粒普遍都比較小,但是能量溫暖、厚實、穿透力強,對應太陽輪,是十分平和穩重的玉石,能帶來溫暖和勇氣。

古文記載

東漢文學家王逸《玉論》中載玉之色為:“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無說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時有,而黃赤者絕無”。物以稀為貴,正因為黃玉稀少,加之色澤的獨特性,使其身價在玉石交易市場中長期走高。
黃玉如燦爛星空中璀璨的星子,散落在色彩斑斕的玉園中,它給人以溫潤堅貞的質感,是大自然亘古未變的結晶,與繁星同樣閃爍著永恆的光芒,令世人愛慕不已。
和田黃玉的顏色是原生的黃色,還有一種微微帶有黃綠色的嫩黃色。顏色淺了不能稱為黃玉,顏色偏綠叫“黃口料”(黃綠色的青玉),偏褐色又顯色氣不正。顏色純正的黃玉產量很少,可與羊脂玉相媲美。
在劃分糖玉和黃玉這一點上,鑒定分類時考慮的是將原生顏色的劃分為黃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劃分為糖玉(1985年出版的《新疆的寶石和玉石》中是這樣劃分的。)
這樣分類遵循的是岩石礦物學的基本分類原則:成因分類、成分分類、結構分類等等。軟玉(和田玉)畢竟是岩石和礦物,而岩石礦物的分類也是一門科學,依照科學的原理制定的分類方法才能指導市場的正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