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陵鎮的結果 展開

金陵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轄鎮

金陵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下轄鎮;金陵鎮地處南寧市西部,東接雙定鎮,南連石埠街道、江南區江西鎮,西鄰壇洛鎮,北靠隆安縣丁當鎮,總面積221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陵鎮常住人口為57530人。

唐武德徠五年(622年),置朗寧縣,治所在今南寧市郊那龍鄉,轄及今南寧等部分市地。民國元年(1912年),始設邕寧縣金陵鄉。1955年8月,屬那龍區。1958年8月與那龍、雙定2鄉合併置雙金龍公社。1959年1月,划入郊區。1960年7月,划回邕寧縣。1987年8月,設金陵鎮。1989年,設5個村公所、31個村。2001年12月,划入城北區。2004年9月,金陵鎮、那龍鎮改屬西鄉塘區。2005年7月,那龍鎮併入。

2018年,金陵鎮有工業企業65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歷史沿革


金陵鎮
金陵鎮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朗寧縣,治所在今南寧市郊那龍鄉,轄及今南寧等部分市地。上隸南晉州。
貞觀六年(632年),改隸邕州。
天寶元年(742年),邕州改隸朗寧郡。
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隸邕州。五代後晉天福七年(942年),改隸誠州。
南漢(947-950年),復改隸邕州。
宋徠開寶五年(972年),朗寧縣省廢入宣化縣。此後鎮境相繼為宣化縣、邕寧縣所轄。
民國元年(1912年),始設邕寧縣金陵鄉。
1950年,屬邕寧縣第六區。
1951年3月,屬十六區,隨後與壇洛、那龍、雙定3鄉划入同正縣(今扶綏縣北部)。
1951年7月,划入隆安縣,10月,划回邕寧縣。
1955年8月,屬那龍區。
1958年2月,改鄉,屬老口辦事處。
1958年8月與那龍、雙定2鄉合併置雙金龍公社。
1959年1月,划入郊區。1960年7月,划回邕寧縣。
1962年7月,屬那龍區。
1968年12月,屬那龍公社。
1982年8月,隨那龍公社劃歸郊區。
1984年9月,屬那龍鄉。
1987年8月,設金陵鎮。
1989年,設5個村公所、31個村。
2001年12月,划入城北區。
2004年9月,金陵鎮、那龍鎮改屬西鄉塘區。
2005年7月,那龍鎮併入。

沿革

1950年屬邕寧縣那龍區,1958年屬雙金龍公社,1959年屬那龍公社。1982年改屬南寧市郊區那龍公社,1984年屬那龍鄉。1987年9月析建金陵鎮,1995年那龍撤鄉建鎮。1997年,金陵鎮面積116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金陵、陸平、南岸、三聯、東南5個行政村;那龍鄉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龍達、雙義、剛德、樂勇、廣道、鄧圩、居聯、業仁8個行政村。2001年12月南寧市郊區撤銷后,劃歸城北區管轄。2003年末,金陵鎮面積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770人,其中農業人口20890人,轄金陵、陸平、南岸、三聯、東南5個行政村和金龍、朝陽、新秀3個居委會;那龍鎮東南西分別與雙定鎮、金陵鎮,永新區的壇洛鎮接壤,北與隆安縣丁當鎮相鄰,面積100平方千米,總人口39580人,其中農業人口26635人,轄龍達、雙義、剛德、居聯、樂勇、業仁、鄧圩、廣道8個行政村,共120個村民小組。
2005年3月屬西鄉塘區;同年,撤銷那龍鎮,併入金陵鎮,調整后金陵鎮管轄金陵、陸平、南岸、三聯、東南、龍達、鄧圩、雙義、業仁、剛德、樂勇、居聯、廣道等13個村和金城社區,總面積196平方千米,人口6.2萬人,鎮政府駐金城社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陵鎮轄金城1個居民委員會,金陵南岸、陸平、三聯、東南、龍達、雙義、剛德、樂勇、鄧圩居聯、廣道、業仁等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個居民小組23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金陵鎮轄金城社區、那龍社區2個社區;金陵村、陸平村、三聯村、東南村、南岸村、龍達村、雙義村、剛德村、居聯村、樂勇村、業仁村、鄧圩村、廣道村、興賢村14個行政村;金陵鎮人民政府駐金陵鎮金城路67號。
004121金城社區
201121金陵村
202220陸平村
203220三聯村
204220東南村
205220南岸村
206220龍達村
207220雙義村
208220剛德村
209220居聯村
210220樂勇村
211220業仁村
212220鄧圩村
213220廣道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陵鎮地處南寧市西部,東接雙定鎮,南連石埠街道、江南區江西鎮,西鄰壇洛鎮,北靠隆安縣丁當鎮。距南寧市區16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4千米,總面積221平方千米。
金陵鎮
金陵鎮

地形地貌

金陵鎮以丘陵地貌為主,平原地面積較大,約佔60%左右,境內石山較少。
金陵鎮
金陵鎮

氣候特徵

金陵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多年平均氣溫21.6℃,1月平均氣溫12.8℃,極端最低氣溫1℃(2008年1月18日),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40℃(2010年7月21日)。最低月均氣溫7.1℃(2008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7.1℃(201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約為15.4℃,最大日較差20.1℃(2009年4月1日)。生長期年平均285天,無霜期年平均355天,最長達366天,最短為34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78.2小時,年總輻射108.2千卡/平方厘米。全年處於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21天,最多達170天(2001年),最少為102天(2008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412毫米(200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890毫米(200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水文

金陵鎮境內河道屬右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右江,從西北方向向東南方向流經境內,長46千米,流域面積1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346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金陵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颱風、乾旱、低溫、霜凍等。

自然資源


金陵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錳鐵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金陵鎮轄區總人口6.67萬人,其中常駐人口6.51萬人。另有流動人口1600人。總人口中,男性35357人,佔53%;女性31264人,佔47%;18歲以下的8710人,佔13%;18-60歲50025人,佔75%;60歲以上8004人,佔12%。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5.3萬人,佔79.5%。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3%,人口死亡率4.5%,自然增長率7.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6人。
截至2018年末,金陵鎮戶籍總人口73263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金陵鎮常住人口為57530人。

旅遊


旅遊勝地

金陵鎮清水泉
金陵鎮清水泉
金陵鎮清水泉四季如春,冬暖夏涼。泉水自地下來,乾淨蔚藍,常年不止。兩泉相連,俗稱公母泉,公泉流向母泉,母泉流向右江,有在右江邊上形成以瀑布,常有河魚逆流而上,徒手可擒。清水泉邊上有一廟,每年清明節掃墓全寧村的人必來拜清水潭廟神,求風調雨順。此清水潭位於香蕉園當中,夏天幹活出汗累了,可以直接到清水泉中清涼清涼,或者爬到旁邊的樹上直接跳到清水泉,在或者從樹上拉一根樹藤直接擺到清水泉中央,其樂無窮。正在圍繞清水泉開發沿右江旅遊項目,金陵鎮金陵村寧村坡農家樂項目等。清水泉每天不時有來之各個鎮的,甚至南寧市的旅遊團來游泳。
金陵鎮清水泉詩賦
清水泉
古樹垂藤泉中央,藤去來兮但聞笑。
冬暖夏涼逆天水,藍天白雲清水到。
泉水十面埋伏蕉,寧村明日贊因蕉。
魚水之歡更待時,棄馬輕車獨自邀。

經濟


以農業和商貿為主,主要作物有香蕉、水稻、木薯、西香瓜、甘蔗、玉米等,其中香蕉是本鎮農業的支柱產業,是廣西有名的香蕉產地和集散地,金陵鎮“金壇王”香蕉聞名區內外;有廣西著名的“南博會”特供蔬菜基地——三聯村無公害蔬菜基地。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26元。
7月下旬,由南寧市農業局、西鄉塘農業、統計等部門的有關專家組成的驗收小組,對西鄉塘區金陵鎮雙義村超級稻高產示範片進行測產、抽樣驗收。驗收結果最高畝產達669.5公斤,喜獲豐收。
大石坡甲魚養殖協會,積極引領農民養甲魚,闖市場,為發展當地農村經濟方面,做出了實實在在的一件大好事。其做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組建一個協會,規範產業管理
剛德村村委根據“組建一個協會,開發一項產業,培養一批能人,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針對本村大石坡甲魚養殖“單門獨戶”生產,經營模式分散而造成的缺信息、缺技術、缺資金、市場抵禦能力差的狀況,按照自願成立的原則,積極扶持和幫助一批有項目、有頭腦的甲魚養殖能手組建甲魚養殖協會。該村大石坡甲魚養殖自2002年開始,但技術一直停留在土方法上,而且銷售也不見成效,農民養殖甲魚的積極性逐漸下降。2006年,由村委會牽頭,在西鄉塘區委黨校農家實用技術學校大石坡甲魚養殖技能培訓基地和西鄉塘區委黨校農家實用技術學校盧明海、石玲娥甲魚養殖技能培訓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甲魚養殖協會,在協會的引領下,該坡村民看到養鱉前景不錯獲利3000餘萬元。“大石甲魚”成為南寧水產品市場上的知名品牌,暢銷廣西、廣東等區內外市場。
二、抓好“三項服務、三個促進”拓寬特色甲魚產品的流通渠道
(一)三項服務
甲魚養殖
甲魚養殖
一是信息服務。協會主要從各級政府、網路通信和自身營銷等渠道以及對市場的考察獲取信息,然後研究討論、加工整理后,通過會員和甲魚養殖基地,引導基地農戶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由於信息提供的比較準確,全鎮的農副產品銷路暢通,產品質量好、價格也高。二是科技服務。協會利用西鄉塘區委黨校農家實用技術學校大石分校這個陣地,藉助鎮、村、坡科技培訓之際,聘請農業科技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技講座。同時,在養殖戶當中樹科技典型,推廣科技成果,當地農民甲魚土專家、養殖大王盧明海,養殖甲魚將近十年,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協會採取“農民培訓農民”的方法,使農戶和會員的科技知識都得到提高,科技成果和養殖土辦法及時得到了推廣普及。
三是營銷服務。協會積極組織營銷,為甲魚養殖農戶疏通了甲魚銷售流通渠道,協會以質論價,嚴把收購質量關,並且為客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客商感到非常滿意,用外地客戶的話說,大石坡不僅甲魚產品質量好,而且流通環境也非常好。
(二)三個促進
一是促進流通,解決甲魚銷售流通渠道的問題。協會的組建和甲魚經紀人隊伍的擴大,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甲魚產品流通不暢的問題,使很多產品打開了通往外地市場的通道,通過流通協會的帶動,協會會員與廣東福建浙江等十幾個省市的客商建立了常年的合作夥伴關係,加快了甲魚產品流通速度,擴展了流通領域,加速了資金周轉。養殖戶按照協會的要求和提供的技術信息去養殖,使甲魚產品既能銷出去又能賣上好價錢。
二是促進養殖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了市場導向作用。協會會員通過其廣泛的社會聯繫,獲得了大量的信息,促進了甲魚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協會與基地與農戶的合作,在養殖業上大石坡的甲魚養殖已經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
三是促進技術、信息傳遞,解決農戶技術、信息滯后的問題。協會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和先進的養殖技術,協會會員掌握一定的科技本領,在信息、技術上與從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廣西金陵養殖有限公司位於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陸平村,公司前身是廣西南寧市金陵種雞場,創辦於1997年,是南寧市“菜藍子”工程建設基地和重點養殖企業,獲廣西水產畜牧局“廣西種畜禽生產經營重點場”認證和“廣西水產畜牧行業重點龍頭企業”認證,是專業飼養和銷售金陵品牌雞苗和肉雞的養殖公司。公司佔地430畝,總建軍築面積45980m2總投資5000多萬元。現有員工310人,種雞30萬套;配備有現代大型孵化廠,飼料廠。場內水電設備齊全,檢疫檢驗等設施完善。年產雞苗5000多萬羽,產量居廣西前列,是廣西最大的家禽養殖基地之一。

綜述

2011年末,金陵鎮商業網點11個,職工153人。2011年,財政總收入2244萬元,稅收收入1713萬元。從各主要稅種來看,完成營業稅526萬元,增值稅480萬元,企業所得稅450萬元,個人所得稅136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13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15%144.57%、70.27%、57.8%。
2018年,金陵鎮有工業企業65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第一產業

金陵鎮農業耕地面積5.1萬畝,人均0.76畝,林地面積4.8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7.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01%。糧食作物以稻穀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5萬噸,人均26千克,其中稻穀9711噸,玉米528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水果、蔬菜等。2011年,果園面積7萬畝,水果產量9.6萬噸;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4.4萬噸,主要產品有香蔥,產量1.08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雞為主。2011年,飼養生豬8.51萬頭,年末存欄3.47萬頭;肉雞飼養量612.56萬羽,上市家禽428.26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萬噸,其中豬肉3769噸,牛肉87噸;禽蛋2134噸;畜牧業總產值2.1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1%。漁業以網箱養魚為主,水產品產量2626噸。漁業總產值0.2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1%。2011年,農民純收入6632元。

第二產業

2011年,金陵鎮工業總產值6.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億元。

第三產業

2011年,金陵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2011年末,代辦所1處,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

政治


西鄉塘區金陵鎮工作職責
一、主要職責
l、宣傳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領導和制定本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組織、協調、督促各部門的工作實施,加強對行政和經濟的組織領導,引導鎮群眾走勤勞致富、奔小康道路,促進兩個文明建設。
2、組織鄉鎮屬黨員、幹部、群眾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科學、文化、業務知識,尤其是科技興農知識,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的整體素質。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黨組織自身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鬥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團結黨內外的幹部和群眾,努力實踐“三個代表”,完成所擔負的工作任務。
3、負責全鎮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教育黨員幹部和其他工作人員嚴格遵守黨紀國法。
4、按照從嚴治黨的要求,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和發展工作。
5、負責做好鎮、村級幹部(後備幹部)的教育、培養、選拔、考核和監督管理。
6、領導本鎮團委、婦聯、民兵和各級黨組織、各經濟組織,依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及各自的章程開展工作。
7、領導和監督、檢查所屬各職能部門和村委的工作。
8、管理轄區內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9、保護國有財產和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組織協調、處理土地、山林、水利、民事糾紛,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保障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10、完成上級交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鎮機關內設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一)鎮機關內設機構
鎮機關只設黨政辦公室。鎮人民政府實行助理員制,助理員職位的設置,根據實際需要和編製數量來確定。
鎮設人大機構,不設政協機構。群團組織按有關章程規定設置。
人民武裝部、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機構按有關規定設置。
(二)黨政辦公室主要職責: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規,負責協調、督查各位助理員、各職能部門和各村委對各項方針、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情況和鎮黨委、政府所布置的工作實施情況,並將情況報告鎮黨委、政府及上級部門;負責收集、分析全鎮各方面的重要信息、情況和問題,為鎮黨委、政府及上級部門決策服務;負責綜合性文件、報告、總結等材料的起草、審核、列印:負責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的組織、協調、安排;負責做好上呈下達,保證政令暢通;負責文書、檔案、保管、保密、信訪工作;負責黨政機關考勤、財務、車輛管理、後勤、保衛、衛生工作。
(三)助理員的職責
1、人事監察助理員:協助鎮黨委分管副書記和組織委員、紀檢委員開展工作;書寫工作報告、年度計劃、總結及各種彙報材料;協助組織委員做好黨員的發展、統計、教育、管理工作以及黨費收繳工作;兼管鎮勞動、人事、編製各項具體工作:協助鎮黨委、政府領導對機關黨員、幹部的黨紀、政紀及各項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機關黨員進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查處黨員幹部違紀案件;負責對機關幹部、職工進行政紀教育,加強廉政建設;承辦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事宜;做好鎮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2、財貿助理員: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助財稅部門宣傳、貫徹有關財稅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參與制定本鎮重要財政經濟管理辦法;負責全鎮企業的規劃、指導、管理、監督、協調和服務工作;負責向鎮長彙報全鎮的財貿發展情況;完成鎮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3、民政助理員: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救濟救災工作;負責婚姻登記工作;負責殯葬、流浪、乞討、收容和遣送工作;負責民政福利工作和擁軍、優撫工作;負責基層政權建設和基層自治組織建設;承辦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完成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4、司法助理員: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把好法律關和政策關,避免在行政工作中出現失誤;負責對全鎮的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指導民間調解工作;負責協調解決全鎮各種民間糾紛、疑難糾紛案件;開展法律宣傳和法律服務工作;負責調解民間糾紛;承辦鎮司法調解中心的工作;承辦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完成鎮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5、土地交通建設助理員: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聯繫鎮國土資源管理所、交通管理站、建設站的工作,貫徹執行有關國土資源、交通管理、鎮村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負責協助有關站所對全鄉鎮的土地、資源、鄉村道路、鎮村建設的規劃和管理;完成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6、統計助理員: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農作物季節性報表、牲畜生產報表和勞資情況表;負責糧食產量抽樣調查實產上報、糧食實產分析;做好幾大指數對比及增長百分比,做好全鎮台帳及報表、圖表;協助做好檔案管理的有關工作;完成鎮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7、計劃生育助理員: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助鎮分管領導指導和聯繫鎮計劃生育服務所的有關工作;組織本鎮計生工作人員學習計生政策和上級決議、批示精神;了解掌握計生工作人員的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並及時反饋給鎮領導;深入實施經常性工作,共同完成上級下達的人口計劃任務;宣傳計生有關政策;了解本鎮、村的育齡婦女情況,及時反饋信息;與計劃生育服務所人員一起共同做好計生服務工作;完成鎮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8、科技文衛體助理: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助鎮分管領導指導、聯繫有關業務部門做好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工作;負責科技工作的有關業務,協助做好各種農村實用新技術的宣傳、推廣和應用工作;完成鎮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9、農業助理員:在鎮分管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助鎮分管領導指導和聯繫鎮農業服務中心開展各項業務工作;負責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指導鎮涉農部門做好年初工作計劃並檢查督促計劃的實施;抓好農業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經常深入村、坡,為“三農”提供各種服務;完成鎮黨委、政府布置的各項中心工作。
10、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助理員:負責轄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穩定工作。

鄉鎮概況

金陵鎮
金陵鎮
2003年,獲南寧市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通過自治區科技進步鄉鎮的考核。轄金陵、陸平、南岸、三聯、東南5個村民委員會和金龍、朝陽、新秀3個居民委員會。年末常住人口24770人,其中農業人口20890人。行政區域面積96平方公里。有山林面積265.3公頃,耕地面積1623.13公頃。教育建設
職業技術院校教育基地
職業技術院校教育基地
依據《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廣西區人民政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個五年教育發展規劃》,結合金陵鎮發展規劃需要,力爭打造教育品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實用型、創業型的專門人才,拉動金陵鎮經濟全面發展,將金陵鎮建設成為南寧市西部的衛星城鎮。南寧市的職業技術教育基地,以職業技術教育、工業和商貿業為主,環境優美,適合學習、居住與工作的現代化地方性中心第一期規劃職業技術教育用地280公頃,規劃建設為職業技術院校教育基地,擬引進職業技術院校6家。項目前期主要是完成區域內的總規和五通一平,後期主要是根據自身需要建設教室、辦公樓、宿舍及配套設施。整個項目屬於連片規劃開發,單獨選址,第一期建設周期5年。金陵鎮的規劃目標是將金陵鎮建設成南寧市以職業技術教育基地為主的衛星城,同時發展符合自身條件的低污染工業,實現工業目標,增強金陵鎮的輻射帶動功能,推動金陵鎮房地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鎮區內有水廠、衛生院、變電站和郵電、電信、移動、聯通營業廳,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是發展教育事業的理想城鎮。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已經入駐教育基地。項目第一期總投資180000萬元人民幣,國內外引資,合作。
自治區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成員,自治區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尹建國一行,在市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市國資委、西鄉塘區領導的陪同下,到我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金陵村對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工作情況進行調研。
上午,尹建國主任一行到達金陵村村委,參觀了金陵村先進性教育活動板報和宣傳欄,並召開了由市、城區、鎮、村"兩委"班子領導和群眾代表參加的彙報會和座談會。
在彙報會上,金陵村黨總支書彙報了金陵村組織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具體情況。座談會上,10名黨員代表和5名群眾代表踴躍發言,暢談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農村的新變化。大家一致認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了金陵村生態文明村建設和"五村,兩規範"建設,房靚了、路平了、生活好了,和黨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靠近了,村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紅火。老黨員寧業道感慨地說,在沒有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之前,自己以為平時遵紀守法、平平安安過日子就行了,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感到自己不應該安於現狀,要在謀划金陵村的發展、帶領群眾致富方面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尹建國指出,金陵村作為南寧市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試點村之一,試點工作突出了"學習教育高質量,分析評議深查找,主題實踐活動創品牌"的特色,黨員發揮了引路為先的作用,探索和積累了在農村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很多成功的經驗。如金陵村創新實施"以一幫十、互幫互助"學習模式和開展"先富聯富,構建和諧"主題實踐活動以及香蕉擂台賽、"十唱先進性"等典型做法和經驗很值得學習。
尹建國強調,當前金陵村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效是顯著的,成績是喜人的,經驗值得推廣,下一步要繼續加強對金陵村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工作的指導,爭取探索出更多的好經驗和做法。要按照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的總體部署,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加強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我們的農村建設好、發展好,確保先進性教育活動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中午,尹建國主任不顧勞累,放棄休息,直接驅車到大林坡,走訪農戶代表林志強和林若蘇,詢問了他們家庭和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做農村致富的領頭人。同時,他對大林坡整潔的村容、規劃整齊的樓房、平整的村道給予高度評價,對城區黨委、政府重點打造的自治區級生態文明村所取得的成績稱讚不已。

黨政建設

村委會競選人員公開亮相
村委會競選人員公開亮相
村委會競選人員公開亮相
經過村(居)選民進行投票民主選舉,金陵鎮13個行政村、1個社區全部一次性成功選舉出新一屆的村(居)委會班子,共選舉出新一屆村(居)委會班子成員71人。至此,金陵鎮各行政村第五屆村民委員會、社區第二屆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取得圓滿成功,使該鎮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2006年1月6日上午,南寧市“十千一萬戶”活動啟動儀式暨西鄉塘區首場文藝演出在城區金陵鎮隆重舉行。南寧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馬祚文和自治區文明辦羅聯生處長,以及南寧市文明辦等12個部門領導參加了活動;區委書記肖志鋼,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黃麗娟,人大主任黃福仁,政協主席謝坪芝和四家班子的領導以及機關部門正副職領導、鎮和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參加了活動。參加活動的還有一千多名群眾。
開局之年,南寧市委、市政府從戰略的高度,在全市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千場文明宣講、千人外語演講比賽、千人書畫比賽、千場電影晚會、千場籃球比賽、千場文藝演出、千場氣排球比賽、千場羽毛球比賽、千人象棋比賽、千人游泳比賽”和評選萬家“星級戶”的“十千一萬戶”文明創建活動,使精神文明創建目標更加數量化、內容更加具體化、載體更加特色化、取向更加大眾化,反映了群眾的呼聲,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的必然要求,是創建“富裕西鄉塘、文化西鄉塘、生態西鄉塘、平安西鄉塘”和構建和諧西鄉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全面開展“十千一萬戶”文明創建活動,是一項涉及面廣、牽動面大的社會工程,更是實現“十一五”規劃偉大開局的保障工程,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以創建“富裕西鄉塘、文化西鄉塘、生態西鄉塘、平安西鄉塘”和構建和諧西鄉塘為目標,以“十千一萬戶”活動為載體,選准切入點,抓住突破點,覆蓋創建點,在城區城鄉掀起“十千一萬戶”文明創建的熱潮:一是領導要重視。二是發動要全面。三是載體要創新。四是資源要整合。五是相互要結合。六是典型要輻射。

城鎮規劃

自治區重點鎮――於今年初獲南寧市人民政府批准。
金陵鎮位於南寧市中心城西北約20公里的邕江上游,西郊324國道——南百二級公路上,距市中心35公里。全鎮轄區面積約197平方公里,包含2個圩鎮和57個自然村,鎮區常駐人口約1.3萬人。本次總體規劃期限為:1987年開始建鎮即定為自治區綜合開發試點鎮,1996年作為自治區綜合改革試點鎮。南百高速、324國道及右江穿鎮而過,交通非常便利,鄉鎮經濟比較發達,香蕉等水果全國盛名。金陵鎮憑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等優勢吸引了各方商家,就有金海道錳業、三金複合肥廠、廣西國際商務學院、亞太職業技術學院等廠家和院校落戶該鎮。現有一個年產30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砌塊和1、5億塊空心磚項目正在進駐該鎮金壇工業園。
按照新的總規,至2010年金陵鎮鎮域人口為8.9萬人,城鎮化水平為42%;至2020年金陵鎮鎮域人口為13.3萬人,城鎮化水平為64%。因該鎮具有良好的位置和交通優勢等情況,南寧市政府正醞釀在金陵鎮建一個佔地約2萬畝,能容納20所大學的新大學城。屆時,該鎮將建設成南寧市以職業教育基地為主、工貿業發達的地方性中心城鎮。

相關網站

西鄉塘區金陵鎮政府
介紹了金陵鎮的概況,金陵鎮政府領導分工、金陵鎮機構設置、金陵鎮政務動態、金陵鎮政策法規、金陵鎮辦事指南、金陵鎮相關聯繫方式等信息的政府網站。
金陵鎮
發布了金陵鎮新聞動態、金陵鎮支柱產業、金陵鎮特別關注事件、城鎮化進展、熱點專題、金陵鎮規劃、金陵鎮建設、金陵鎮招商引資項目等信息的綜合網站,還增加了信息的免費交流頻道和文章的免費發布功能。

交通


公路

金陵鎮境內有南百高速公路、324國道、南百二級公路、214縣道等4條公路幹線交會。
金陵鎮
金陵鎮

公共交通

2011年末,金陵鎮鎮區金陵客運站、那龍客運站兩個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25班次,日均客運量600餘人次。

社會


文化藝術

2011年末,金陵鎮文化藝術團體4個;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8000冊。主要文化團體有金陵業餘文化藝術團、喜洋洋藝術團、欣欣藝術團等。

教育

2011年,金陵鎮小學15所,在校生4594人,教職工27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873人,教職工183人(其中代課教師4人),小升初升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陵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其中門診部(所)2個,13個村都進行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床位46張,每千人擁有病床0.8張。專業衛生人員29名,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96萬人,參合率94.2%。

體育

2011年末,金陵鎮體育場1個,有5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

廣播電視

金陵鎮實現廣播、電視及通訊設施全覆蓋。現有有線電視用戶1900戶,入戶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金陵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戶,人數162人,支出9.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04戶,人數2431人,支出44.6萬元。國家撫恤事業支出7.9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30張。五保村6家(其中兩家為一星級),五保供養78人,支出19.2萬元,發放醫療救助金30.3萬元。

市政建設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金陵鎮鎮區完成街道、公園綠化景觀樹種植3500株,綠地5000平方米,荷花20畝,河邊綠化帶桉樹種植3000株。建成街心公園1個,街道護樹池400個,鎮區主幹道已實現全線綠化,鎮區人均公共綠化面積達6.6平方米,綠化率45%。

生態建設

金陵鎮
金陵鎮
環境優美鄉鎮及生態村試點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包含了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任務。通知,要求各地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實施,全面推進環境優美鄉鎮及生態村試點工作。
南寧市金陵鎮、隆安縣城廂鎮、賓陽縣黎塘鎮列入第一批環境優美鄉鎮試點名單;武鳴縣城廂鎮七星屯、良慶區大塘鎮那團新村列入第一批生態村試點名單。
市環保局韋藤賢局長在西鄉塘區政協主席謝坪芝、環保局局長曾瑞華等同志的陪同下到西鄉塘區金陵大林新村考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大林新村,韋局長先到林諾蘇農戶的香蕉別墅里參觀,了解該農戶的生活生產情況,然後參觀考察了整個大林新村的村容村貌、沼氣池建設和使用及化糞池處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等情況。她認為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首先,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來建設;其次,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做好規劃,把村莊建設好,建築的風格和色調盡量與周邊的蕉林、田園的顏色相協調,外牆最好不貼瓷磚,保持鄉村的古樸色調;再次,要把環保意識貫穿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後,生活污水要經化糞池處理排放,生活垃圾要收集處理,保持村容村貌整潔;最後,香蕉生產要樹品牌,把的香蕉生產建設成為有機食品生產示範基地。臨走時,韋局長表示,南寧市環保局將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持大林新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文化


● 名稱來歷
明代金陵(今南京)一商人到此經商並定居;把村內的圩場命名為金陵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