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武秧歌

一種戲曲劇種

襄武秧歌又稱襄垣秧歌,武鄉秧歌。是流行於山西晉東南地區襄垣、武鄉、沁縣、屯留及晉東南一帶的傳統戲曲劇種。清末已流行。在發展中受梆子劇種影響,唱腔分慢板、快板、數板。行當比較齊全。傳統劇目有《土地堂》等。抗日戰爭時期,成立“襄垣縣農村劇團”,曾演出《換腦筋》《送夫上前線》等新戲。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武鄉縣人民文化館、襄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獲得襄武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歷史沿革


源起無文字記載,據相傳唱詞考證,約於明末清初由夯歌演變而成。清咸豐年間(1931~1861),藝人田維等組織自樂班、同樂會等半職業秧歌班社,將《劉芳舍子》《小姑不賢》《摘豆角》《鬧洞房》等目搬上舞台,成為地方戲曲劇種。
光緒十五年(1889),襄垣縣上良村藝人王福鎖集襄垣西營、城底、上良、下良、白楊嶺、韓唐、店上、源頭、果溝和武鄉上合、下合、北漳、監漳、陌峪等18個村的自樂班,組成第一個秧歌職業班社,稱為“十八村秧歌班”,排演大型蟒靠戲《河燈會》、《富貴圖》等,於是出現了在同一出大戲中“官唱梆子,民唱秧歌;花臉(不包括小花臉)唱梆子,生旦唱秧歌”的秧歌與上黨梆子交錯演唱的形式。
民國初班社林立,秧歌大興。較有名的班社是襄垣縣公款局出錢,豪紳經營的官秧歌改良班、天義班、三元班、天成班、富樂意、悅意班和武鄉的鳴鳳班、鳴勝班、永樂義、慶榮班、元落義及屯留的安樂現、長子的安樂義等。

劇目


襄武秧歌有傳統劇目130多個。襄垣官辦的改良班曾試探排演過《戒煙》(指戒鴉片煙)、《禁賭》《吸金丹》《一元錢》《夜愛鏡》等時裝戲。在此期間,第一代女演員李雪娥、路小梅母女登上秧歌舞台。
民國27年(1938),襄垣送返村組織抗日農村劇團,演唱秧歌。次年,襄垣縣吸收一批青年學生學唱秧歌,組建起抗日救亡宣傳隊,不久改稱抗戰劇團。
民國29年,襄垣抗日救亡宣傳隊與抗日農村劇團合併為群眾劇團,民國33年改名為農業劇團,1946年調晉冀魯豫邊區,同年又改名為太行人民劇團,民國37年與調歸太行行署直接領導的原武鄉光明劇團合併為太行文藝工作團。
在此期間,八路軍129師385旅成立前哨劇團,武鄉縣成立光明劇團,太岳區的襄漳縣成立第二分團,屯留縣成立群眾劇團、襄垣劇團,沁縣成立漳河劇團等,先後編寫演出《換腦筋》《打蟠龍》《三更放哨》《天災人禍》《糠萊夫妻》《李有才板話》《年除》《改變舊作風》《小二黑結婚》《打春桃》《李來成家庭》《萬象樓》等現代戲,以及《鄴宮圖》《韓玉娘》《王佐斷臂》《報父仇》《逼上梁山》等古裝劇。
民國32年(1943)12月,八路軍彭德懷副總司令為襄垣群眾劇團題詞:“抗日農村劇團模範”。次年,武鄉光明劇團因編演《改變舊作風》《義務看護隊》,被太行文聯授予題為“突飛猛進”的錦旗。
新中國建立后,襄垣縣組建秧歌職業劇團,在音樂唱腔、藝術表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出現了《洞房裝瘋》《玉鳳配》《趙蘭英進京》《忠義緣》《戲中書》等新劇目,取得了可喜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