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cha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附中”,是江西省重點中學、南昌市名校。

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60年的江西工學院職工子弟學校和同時成立的江西大學職工子弟學校。1993年,南昌大學成立后,原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的附屬中小學並為南昌大學附屬中小學。2006年9月,南昌大學改革附屬中小學管理體制,附屬中學和附屬小學行政分離。

學校坐落在南昌大學青山湖校區內。截至2019年3月,學校佔地面積140餘畝,有專任教師247人。截至2016年5月末,有專任教師247人。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1960年,江西工學院創辦職工子弟學校。設小學部和初中部,劉盛華為第一任校長。同一時期,江西大學也成立了職工子弟學校。
1986年原江西工學院職工子弟學校更名為江西工業大學附屬中小學,原江西大學職工子弟學校更名為江西大學附屬中小學。

合併建校

歷史照片
歷史照片
1993年,南昌大學成立后,原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的附 屬中小學並為南昌大學附屬中小學,但分區管理。
1999年2月,胡富勇同志任附屬中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1999年12月分區管理狀況結束。兩區行政、人事、財務整合為一,實現了真正的融合。
2003年8月,附屬中小學南北校區進行布局調整。附屬小學集中到北區辦學,附屬中學集中到南區辦學。
2005年,學校向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200萬元興建附屬中學新校區。
2005年 9月16日,附中舉行了新校區揭牌儀式。
2006年9月,南昌大學改革附屬中小學管理體制,附屬中學和附屬小學行政分離。
2009年11月,學校被省政府命名為“江西省重點中學” 。
2012年,學校被南昌市人民政府評為“南昌市名校” 。
2014年,學校與紅谷灘新區管委會合作創辦了紅谷灘分校。

教育教學


辦學規模

截至2016年5月末,學校佔地面積140餘畝,教學班級70個,學生3000餘人。
截至2017年4月,紅谷灘分校佔地面積40餘畝,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設計規模為36個班,可容納學生約1800人。

硬體設施

學校坐落在南昌大學青山湖區校園內,2008年起,學校自主開發了適合中小學管理的現代化信息服務平台(IS平台),加強家校聯繫,建立校園監控系統,創建電子白板教室,組建網路備課與辦公室系統。

師資力量

校門
校門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247人。
截至2017年9月,學校共有3位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1名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勞模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21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110位,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6人,30多位教師獲得過省市優秀老師榮譽稱號。
交流合作
2009年與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共建“中加班”協議。2010年與韓國大元大學、亞洲大學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截至2016年5月末,學校先後同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海倫娜高級中學、美國聖山學校、南非柳山中學等學校建立了友好姐妹學校關係,簽訂了每年互派留學生協議;學校還是國家漢辦的“漢語國際推廣中學基地”,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AFS項目學校,每年負責完成國家制定的外國留學生培養計劃和向國外輸送交流學生。
學校每年都有近50名學生免費到國外進行中短期留學,接受近30名外國學生同本校相應年級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
正高級、特級教師(3人):程曉傑(數學)、龔小藩(化學)、楊學珍(生物)。

交流合作

2009年與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共建“中加班”協議。2010年與韓國大元大學、亞洲大學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截至2016年5月末,學校先後同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海倫娜高級中學、美國聖山學校、南非柳山中學等學校建立了友好姐妹學校關係,簽訂了每年互派留學生協議;學校還是國家漢辦的“漢語國際推廣中學基地”,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AFS項目學校,每年負責完成國家制定的外國留學生培養計劃和向國外輸送交流學生。
學校每年都有近50名學生免費到國外進行中短期留學,接受近30名外國學生同本校相應年級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

教育成果


學生成績

• 中考成績
學校初中部中考重點上線率歷年都在40%以上。
2016年,學校中考上重點線人數達到264人,重點率達到48.8%;化學滿分(60分)有9人,59分有8人,58分有12人,平均分最高的班級達51.7分;體育滿分(40分)有12人,39.5分有10人,39分有14人,平均分最高的班級達33.7分。
2017年,學校中考重點率達到50%;600分以上人數103人,其中68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13人,全校最高分704分;1位同學物理單科滿分;體育滿分人數31人,物理和化學實驗滿分率分別為93.4%和93.6% 。
2018年,學校中考700分以上人數4人;635以上88人;600分以上153人。
● 高考成績
2005年到2015年十年間,學校共有6人考取了清華北大。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學校二本上線率分別超出南昌市教育局下達指標的78%、198%、300%、230%、260%、204%、180%、130%、236%。連續9年榮獲南昌市高中教學質量管理獎。
2016年,學校600分以上學生46人,一本上線227人,二本上線527人,1位同學數學(理)單科滿分(全省唯一),全校理科最高分650分,文科最高分586分。
2017年,學校一本上線人數256人,其中理科212人,文科44人。二本上線人數首次突破600人,達611人,其中理科468人,文科143人。600分以上人數達到16人,其中理科13人,文科首次有3人突破600分,全校理科最高分654分,文科最高分601分。
2018年,學校一本上線人數260人,其中理科224人,文科36人。二本上線人數616人。其中600分以上25人,文科600分以上5人。全校文科最高分625分,理科最高分647分。
• 學科競賽
截至2016年5月末,學校學生先後獲國家學科競賽一等獎8人次,有近百人次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2011年,一位同學榮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西賽區)一等獎,全國數學冬令營二等獎;一位同學榮獲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學校榮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西賽區團體總分第六名、南昌市第二名的佳績。
2012年,一位同學榮獲第27屆全國中學數學冬令營銀牌併入選本屆國家集訓隊,並被清華大學錄取;三位同學分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西賽區一等獎第一名、第二名、第五名;學校榮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西賽區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兩位同學分別獲二十九屆全國物理競賽決賽二、三等獎。
2013年,三位同學榮獲全國數學冬令營銀牌,並全部保送清華大學就讀;兩位同學分別獲得第二十七屆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江西賽區一、二等獎。
2014年,一位同學榮獲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牌。
2016年暑假,一位同學榮獲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並獲第十三屆中國東南地區數學奧林匹克銅牌;一位同學榮獲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牌。
• 藝體成績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2014年,學校藝術團2月應邀參加在紐約肯尼迪藝術中心舉辦的國際中學生合唱藝術節,榮獲金獎;11月管樂隊參加南昌市第五屆中學生藝術節管樂合奏比賽榮獲一等獎。
2015年,合唱團參加江西省中學生藝術大賽獲得一等獎第三名;管樂隊參加江西省中學生藝術大賽獲得一等獎第一名。
2016年,藝術團管樂隊榮獲全國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器樂比賽二等獎,實現了江西省在全國器樂比賽中零的突破,並被教育部授予首批全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傳統校”;校舞蹈隊應邀在第十三屆中國東南地區數學奧林匹克閉幕式暨頒獎晚會上演出;校跆拳道隊參加2016年江西省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共獲得金牌6枚,銀牌3枚,銅牌6枚,並榮獲團體第二名的佳績;同年,學校榮獲“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稱號。

教師成績

2008年10月,黃偉民榮獲第八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
2009年,課題《高中數學課堂“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順利結題並被評為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重、難點招標優秀課題,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部級規劃課題子課題《視覺教學手段在發展性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順利結題並被評為教育部優秀課題。
2010年,學校首創“學案導學+網路輔導+電子白板”的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全省校長培訓會和新課改交流會作展示。
2014年,學校《基於多平台信息融合的教與學方式改變的探索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6年上半年,學校教師共撰寫發表了五十餘篇論文,獲各級課題立項二十餘個。
2017年3月22日,胡又新應江西省教研室邀請,為2017年省教研組織的赴青山湖區送教下鄉”活動執教題為“溶液”的中考複習指導課。

社會聲譽

2007年,學校被國務院漢辦選拔為漢語國際推廣中學基地,另外還被評為了“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江西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2008年,學校先後被評選為“首批南昌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南昌市德育示範校”、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AFS項目學校、省、市兩級新課程實驗樣本校。
校園鳥瞰圖
校園鳥瞰圖
2009年,學校榮獲“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狀”,數學教研組被評為“南昌市名科”,還被評為了“江西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單位”、“南昌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江西省優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被指定為“江西省教育廳新課改教研基地”。
2009、2010年,學校連續兩年被評為“江西省外事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自主開發的IS教育教學信息平台獲國家著作版權。
2011年,學校被評為“江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十一五時期中學幹部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先進單位,獲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2012年,學校被南昌市人民政府評為“南昌市名校”,被中央電教館評為首批“全國百所數字校園示範校建設項目學校”,物理學科被評為“南昌市名科”。
2015年,學校被中央電教館授予“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先鋒學校”榮譽稱號;被江西省選送參加青島全國教育信息化應用展。
2016年,學校承辦了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中學)信息化應用現場會,並作為江西省信息化應用典型作經驗報告。

學校文化


學校標識

• 校徽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整個圖標設計採用圓形,基本輪廓由2個同心圓構成。
圓環上方是學校英文譯名(大寫字母),下方為1960字樣,意為學校創辦的年代,圓環中間為“昌大附中”四字。
• 校訓
學校以南昌大學“格物致新,厚德澤人”校訓作為自己的校訓。
“格物”取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致新”,則有“作新民”和“創新”雙重意思。“格物致新”意在告知師生要追求真理、人文日新。
“厚德”語出《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指人要像大地那樣有包容、寬忍的大境界。“厚德澤人”就是說我們自己的一切能力不僅是為自身的發展,更為服務於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與幸福。

社團生活

截至2015年5月,學校成立有輕音配音社、微電影社、攝影社、漢文化社、ACG漫研COS社、校刊編輯部、航空航天科技活動社、校園廣播站和青年志願者協會等9個學生社團。
校足球隊、校籃球隊、校跆拳道隊,這些隊伍都多次在省市級乃至全國性中學生比賽中摘金奪銀,學校還舉辦了校園“誠信杯”足球賽、籃球賽等活動。
2017年7月16日,學校管樂團與廣州小天使交響樂團在江西藝術中心聯袂舉辦“紀念建軍九十周年大型交響管樂”音樂會,成為首家在江西藝術中心演出的中學生樂團。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南昌大學附屬中小學黨委書記:何海翔
主持南昌大學附屬中學行政工作:余衛
南昌大學附屬中小學黨委副書記:吳銀枝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杜秋華、方誌軍、龔小藩

歷任領導

江西工業大學子弟學校江西大學子弟學校
校 長劉盛華(1960—1972)校 長嚴魯瑛(1979—1982)
副校長周瑞霞副校長彭應芬
校 長吳介常(1972—1975)黨支部書記安靜芬(1982—1988)
副校長張任龍校 長余碧玉
校 長洪學范(1975—1981)校 長胡宏香(1989—1993)
副校長劉雲貞副 校長辜高隆(1989—1993)
校 長邱梅英(1984—1988)
副校長蔣 洪(1986—1993)
校 長夏 群(1988—1993)
黨支部書記劉 寧(1988—1993)
南昌大學附屬中小學
時間校長黨總支書記
(1993—1999)劉 寧辜高隆(附屬中小學黨支部書記)
(1999—2002)胡富勇胡富勇
(2002—2004)余 衛余 衛
(2004—2006)黃偉民余 衛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時間校長黨總支書記
(2006—2014.12 )黃偉民余 衛(附屬中小學黨總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