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根基
人類的根基
《人類的根基:生態人類學視野中的水土資源》探討的雖然僅是水土資源及其維護,但涉及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卻可視為當代生態問題討論的縮印,其中包含了眾多備受爭議的重大理論及實踐問題。
生態危機是20世紀末開始引起人們普遍關注的嚴峻問題。在世人認識到生態危機嚴重性的同時,隨即也引發了一系列尖銳的論爭。不同的學者從不同學科理念出發,對生態危機的認識和理解各不相同,所提出的生態危機的解決辦法也是大相徑庭。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背景下,《人類的根基:生態人類學視野中的水土資源》一書的出版顯然具有其特殊意義。因而,對《人類的根基:生態人類學視野中的水土資源》作一個簡單的述評肯定有助於人們對於生態問題理解的深入。
前言
第一章 日趨嚴重的水土流失
第一節 當代的水土流失災變
一、問題的緣起
二、水土流失與四大危機的關聯性
三、水土流失的複雜性
四、當代水土流失災變的特點
第二節 水土資源維護失范
一、正確的水土資源維護目標
二、水土資源維護思路的偏頗
第三節 災變救治表層化存在的問題
一、水土流失災變的實質
二、救治對策單一化
三、忽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四、忽視救治過程中派生的負面影響
五、忽視救治后的合理規劃
第四節 缺乏信息支撐
一、信息時代的信息障礙
二、獲取有用信息的困難
三、信息解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四、信息收集需要另闢蹊徑
五、建構信息處理的新體系
第五節 民族文化價值的失落
一、重視各民族傳統文化價值
二、重新認識砂田農耕的價值
三、土地石漠化並非頑症
四、聚雨灌溉技術並未過時
五、充分利用傳統智慧和技能
六、傳統文化是持續動員社會力量的源泉
第二章 水土流失的二重性
第一節 水土流失的基本概念
一、正確理解水土資源的實質
二、水土資源的價值評估
三、對水土流失的理解
第二節 自然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二重性
二、自然水土流失的特性
三、自然水土流失的運行規律
第三節 人為水土流失
一、治理的核心——對付人為水土流失
二、人為水土流失的次生性
三、人為水土流失的人為性
四、人為水土流失的劇增性
五、人為水土流失的其他基本屬性
第四節 水土資源維護
一、多樣化結構穩定並存
二、利用價值最大化
三、提高生命物質產出能力
四、具體維護的內涵
第五節 兩種災變不容相混
一、災變的自然性與人為性需嚴格區分
二、對1998年洪災主要成因的分析
三、災變救治需借鑒各民族的智慧和技能
第六節 水土流失災變救治的任務
一、恢復水土資源的利用價值
二、根除災變隱患
三、防範兩種水土流失的疊加
四、水土資源改性后的利用方式
第三章 文化制衡略論
第一節 從生物制衡到文化制衡
一、學術背景
二、複雜的自組織系統
三、生態系統的結構與運行
四、平衡與制衡的區別
五、文化制衡的內涵
第二節 文化制衡的運行方式
一、文化制衡與生物制衡的關聯性
二、文化制衡的實質
三、文化制衡的運行特徵
四、人類社會與地球生命體系偏離的成因
第三節 文化建構的雙重性
一、文化建構的雙重法則
二、文化建構的生物性法則
三、文化建構的社會性法則
四、文化建構雙重性的辯證統一
第四節 文化適應的雙向性
一、適應概念的歷史回顧
二、適應概念的內涵
三、文化適應的生物性取向
四、文化適應的社會性取向
第四章 水土資源的利用與維護
第一節 文化及其生境
一、生境概念的提出
二、民族生境概念的內涵
三、生境中的水土資源利用與維護
四、從生境建構特點所看到的當代災變
第二節 民族生境與水土資源的利用
一、生境運行的規律
二、生境運行缺陷的文化倫理剖析
三、文化類型的差異對生境建構的影響
四、多元文化可以并行延續的理論基礎
五、從適應角度所看到的我國水土資源特點
第三節 民族生境中的水土流失
一、不同類型文化建構下民族生境中的水土流失
二、對人為水土流失的認識
三、不同文化樣式下的水土資源利用與維護
第四節 論脆弱生態系統
一、脆弱生態系統的內涵
二、水土資源利用中生態系統脆弱性的表現
三、對“脆弱生態系統”的界定
……
第五章 人為水土流失的控制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