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方言
昆明方言
昆明方言屬西南官話—雲南片—滇中小片。昆明方言主要是指昆明市盤龍、五華、官渡、西山四城區漢語方言,或是以其為代表的,有時也兼及市周邊各縣的漢語方言。
昆明方言是在明朝初期,以江淮方言為基礎,同時吸收了華北方言、以及其他一些江南省份方言特點的漢語方言。
昆明方言與北方方言同出一源。雲南的各種方言,一般是以人口佔多數的某地區移民的方言為主體,吸收其他地區移民的方言以及當地世居居民的語言而逐步形成的。需要指出,這裡的“世居居民的語言”是少數民族語言。此外,還受到地理環境、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等因素的影響。昆明方言也是這樣,其形成主要與昆明漢族人口的來源和構成有關。
1、昆明漢族人口的來源和構成
昆明地區所在的滇中一帶,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遠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滇池周圍就有人類居住。公元前3世紀初,庄 入滇,在今天的晉城附近建立了滇王國,這是內地漢族(主要是楚民族)第一次向滇池地區移民。繼庄之後,則有漢晉時期漢族大規模的移入。
漢代進入益州郡的漢族人口有以下幾類:①官吏、郡兵及僕從;②民工商賈;③屯兵、罪犯;④散兵游卒;⑤難民。昆明漢族人口的構成,以歷代的省外移民為主,同時也有省內其他地區移人的。
南中大姓來自中原和長江中下游等地區,他們原是漢族,掌握實權后,一方面與當地及周邊的“夷”民雜居、通婚,另一方面仍然會與內地親族保持一定聯繫。
在元、明時期大量內地的漢族移居雲南以前,雲南的居民中,除了此前不久才流寓雲南的漢族及其子孫算是純粹的漢族外,在為數眾多的彝族、白族等世居民族中,也會有漢族血統的成分。
元代初期外來移民對改變雲南的民族構成也有明顯的影響。雲南的平章政事賽典赤·瞻思丁及其子孫任職期間,從中國內地和中亞細亞等地,攜帶來許多“北人”、色目人在雲南各地屯田戍守,其中,當有留居雲南的。以蒙古族來說,當時移入雲南的,至今仍有13000多人。回族則更多,雲南幾乎每個縣都有回族,有些市、縣,還有回族聚居的村落與街巷。
在整個明代,多次大批移民進入雲南。除北方漢族以外,更有相當數量的長江中下游一帶的漢族。如: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南京、四川、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市。今天問起世代居住於雲南的漢族,其祖先何時從何地遷來,幾乎絕大多數人家都會說是明代跟從沐國公入滇的,原籍是南京應天府的“柳樹灣”或“高石坎”。此說流傳很普遍。前幾年為了修地方志,先後有數批人去南京考察,證實南京昔時確有“柳樹灣”這一地名,位置在今中華門內的西部,原明故宮一帶地方。那裡是昔時的兵營駐地,開赴各地的士兵大都是從那裡啟程的。據此,則所謂原籍南京“柳樹灣”之說,是指軍隊出發地點而言的,雖不確實,也多少有點根據。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那次統兵征滇的三個將領中,蘭玉、沐英都是安徽定遠人,傅友德是安徽宿州人,籍貫都在南京附近。三人跟從朱元璋舉事,統兵征戰幾十年,其士兵當以南京一帶的江淮地區人為多。
明末清初因避難而流人云南的人口中,亦多來自中原和江南的廣大地區。在此前後,陸續進入雲南的開礦人家,也以江西、湖廣或從川黔輾轉來滇者居多。
從清代中期直至現在,雲南的漢族人口,究其來源,仍是省外進入的最多。昆明的漢族人口構成也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進入昆明的漢族,除省外來的以外,還有省內其他地區來的。
2、昆明方言的形成
①漢語主體地位的奠定
在2000年的歷史長河裡,昆明地區一直與內地有所交往,並且越來越頻繁而且密切。立於東漢時期的《孟孝琚碑》,立於晉代的《寶子碑》、《龍顏碑》和立於唐代的《王仁求碑》等碑刻,可以推斷,遠到東漢,晚到唐代,至少在一些重要城鎮的上層人士之中,已以通行漢語,並且使用漢字了。元代初期是雲南歷史發展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第一次設立行省,統屬於中央,漢語設為通行的語言。明代初期,大批內地的漢族軍民來到雲南屯墾開發,漢族人口的數量超過了其他世居民族的數量。
縣城和壩區一般是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民族的人們都要到這中心來從事各種活動,為便於交際,人們只能使用彼此都懂的“通語”,這對方言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很大。
②以江淮方言為基礎
雲南漢族的祖先,大多數是明代洪武後期從內地陸續遷移來的。其中,以江南、江西、湖廣、南京一帶的人最多,也有相當數量的山西、陝西、河北一帶的人,大都是北方方言。這種以安徽、南京一帶的江淮方言為基礎而又雜有南腔北調的漢語方言,就是昆明方言的源頭。據我們考察,屬於昆明方言系統和所操語言與昆明方言十分接近的地域相當廣闊,人口數量很多,並且其方言相當一致,表明各地居民的來源是比較一致和相近的。
③對華北方言的吸收
華北方言對昆明方言有一定的影響,這與官場的活動和文化教育的推行有密切關係。昆明方言對華北方言的吸收,可以從昆明方言的音系、辭彙和語法中找到證明。在明代前期,14世紀末年,大學者蘭茂於15世紀40年代寫出了兩部聲韻學著作《韻略易通》和《聲律發矇》,歸納出當時的昆明漢語方音,計聲母20個,韻部20部等。由此可以看出昆明方言與華北方言的語音是很接近的。並且昆明方言的土語中,保留著元雜劇中所見的大量的辭彙和俗語。元雜劇初期的著名作家大多數是大都(今北京)人或山西、河南、山東一帶的北方人,他們在元雜劇中使用的語言當是大都一帶的方言,在演唱流傳中又經過不斷地加工提煉。
④受其他一些方言的影響
1、豐富多彩
昆明的漢族居民來自全國各地,必然帶來各地特有的一些事物,匯成許多地域性的名詞。其次,昆明地理環境和氣候複雜多樣,動物、植物品類繁多,因而表示各種動、植物名稱的詞語也就多。再次,昆明地區少數民族的種類多,有的少數民族有眾多的分支和名稱,這些少數民族的詞語,主要是名詞,尤其是地名詞語,有一些融入昆明方言。還有,雲南與越南、緬甸、寮國、泰國接壤或接近,邊民貿易,不分國別,語言也互相吸收,其中有少量詞語進入昆明方言。除上述之外,有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昆明方言存留著較多的古詞語,特別是元明清時代流行於內地的近代漢語詞語。
2、古拙樸實
昆明方言總是屬於那個時期普遍流行於中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語言。由於昆明遠在西南一隅,境內,尤其是四周崇山峻岭,不便與內地交往,處於隔離狀態,因而無論生活習俗和語言,受到的外來影響都極小。這就使得昆明方言的新陳代謝活動較為緩慢。可以肯定,明代的口語辭彙中所保留的中古以至上古的辭彙必然比清代以來的口語中所保留的古代辭彙多。因而,昆明方言保存的古代辭彙必然比中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保存的多,特別是較多地保留了元、明時代的辭彙。創作於元、明時代以至清代初年的大量的白話戲曲和小說,是用當時普遍通行的北方方言寫成的。
3、五方色彩
昆明方言辭彙中蓄存著其他一些漢語方言詞語,程度不同地帶上那些漢語方言的色彩。這裡主要以江淮方言和吳方言的詞語來說明。在地域上,江淮地區和今吳方言地區是相連的,遠在明代初年,很可能這兩個地區的語言比較接近;而昆明漢族居民的源頭,主要就是明初從這兩個地區來的移民。因此,昆明方言辭彙中存在著江淮方言和吳方言中的土話俚語。
4、雅達純凈
“雅”含有古樸典雅的意思,昆明方言中保留著大量的古詞語,這是構成“雅”的一個因素。加之老昆明人重禮貌,與人交談常用敬稱,日常談話中有大量的文雅詞語。“達”指詞語含義清楚,使用恰當,能準確表達思想感情。所謂“純凈”,是指詞語中很少有怪異、下流的東西,也不帶那種難以入耳的口頭禪。至於常用的一些介詞、語氣詞、助詞,如“挨”、“改”等,顯得有點“土俗”,卻無污穢不經的成分。“雅達”和“純凈”在昆明方言的稱謂和眾多名物的稱呼用語中表現得特別突出。
• 昆明方言詞語與普通話詞語的比較
1、同義同形
①詞素完全不同
詞素完全不同,也就是對某種名物、某個概念以及某個虛詞,昆明方言和普通話各有各的說法,二者詞形完全不同。如:昆明方言 普通話
番茄 西紅柿
蔑帽 斗笠
麵糊 靦腆
②部分詞素不同
昆明方言 普通話
娘娘 小姑
打失 丟失
趕街 趕集
背鍋 駝背
③詞素順序不同
宵夜 夜宵
強勉 勉強
齊整 整齊
2、同形異義
①詞義內涵不同
詞例 昆明方言詞義 普通話詞義
白酒 甜白酒 普通燒酒
卵子 睾丸 卵
②詞義外延不同
詞例 昆明方言詞義 普通話詞義
辣手 難辦、棘手 A、老手
B、難辦、棘手
丟 扔 A、扔 B、遺失
③使用頻率、感情色彩、對象不同
如抬、端,二者詞義有別。而在昆明方言中,多用“抬”字,該用“端”的地方也用“抬”。
1、昆明方言語音的特徵:
①低沉、鼻音重、不響亮
②平直、少生動
③舒緩、柔和、少變化
2、個性形成的原因:
①地理環境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語音有一定的影響。昆明位於北半球暖溫帶的雲貴高原中心,濱臨滇池,平野開闊,夏無酷署,冬不嚴寒,四時之氣,和平如一。因而,昆明方言口音較之於雲南其他方言口音,尤為沉緩鬆弛。
②歷史文化的作用
昆明土地廣闊,且多為平原沃野,近代的人口卻很稀少,謀生是比較容易的。優越的地理環境,人們容易得到溫飽,性情較為溫和;同時,容易養成疏懶恬退的生活態度。有這樣的惰性,作用在語音上,也就形成平直、舒緩、鬆弛、低沉的諸種個性了。
昆明諺語主要有均衡對稱、變化多姿、聯繫巧妙以及講求側重等特點,這些表現形式與思想內容和諧統一,充分顯示諺語的藝術魅力。
• 均衡對稱
昆明諺語一般為單句、雙句,還有三句或三句以上。雙句(包括四句、六句等偶數句)常常運用對偶、對比、迴環等修辭方式,使構成形式對仗工整,節奏分明。
1、對偶的諺語
主要是寬式對偶,不受嚴式對偶的限制,用字和讀音都允許相重,帶有來自口語的靈活特點。如“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房子怕暗,世間怕亂”、“家中存蛀米,路上有飢人”、“平時肯幫人,急時有人幫”等。
2、對比的諺語
以鮮明的比較來增強說服力,讓人們充分認識事物的性質,決定對事物的態度和取捨。有兩物對比和一物兩面對比兩種。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越閑越懶,越吃越饞。”等。
3、迴環的諺語
採用變換語序的手段,把詞語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語言片斷緊緊連在一起,內容上表現出兩種事物或情景之間的對立統一辯證關係。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響水不漲,漲水不響”等。
• 變化多姿
諺語的表現形式追求均衡對稱,但也避免單調、枯燥,主要通過錯綜和誇張的修辭方式來實現的。
• 錯綜的諺語
主要分為排比錯綜諺語和隱現的錯綜諺語兩種。排比錯綜諺語是運用排比修辭方式,表達事物的因果關係或闡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還有運用數字構成的排比錯綜諺語。如“文官的講堂,武官的操場,庄稼人的積水塘”、“居家三不留:糞滿不留,人死不留,姑娘大了不留”等。
隱現的錯綜諺語指一些由兩個句子構成的諺語,有的時候一個句子可以不出現,但表述的內容基本不變。如“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塊青磚難砌牆”、“好花要有綠葉扶,好漢須得眾人幫”,這兩個諺語實際上是同一內容用兩個句子表述,其實可以只用一個句子表述。這種諺語打破了均衡對稱的格局,使構成形式參差多變,從而避免了單調、枯燥。
• 誇張的諺語
運用誇張的諺語,由於突出、鮮明地表現某一事物的特點,故意“言過其實”,所以渲染了氣氛,啟發了聯想,強調了事物的特徵。從使用修辭方式看,可分為單一誇張的諺語和兼用誇張的諺語兩種。
單一誇張的諺語是不藉助於其他修辭方式而直接擴大或縮小誇張的諺語。如“陽宗海無底,昆陽海無邊”,陽宗海位於呈貢、宜良等縣之間,是我省第二大深水湖,所以誇說“無底”;昆陽海是滇池的別稱,面積為全省最大,大觀樓長聯中稱“五百里”,所以誇說“無邊”。
兼用誇張的諺語,是藉助於比喻、比擬、借代等修辭方式來擴大或縮小誇張的諺語。如“不見棺材不掉淚”,是類比中的一種現象,形象說明不到徹底失敗不算完。
• 聯繫巧妙
聯繫是運用語言反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時候,如果聯繫得合理、自然、特別是巧妙,就能增強語言的感染能力。聯繫要藉助比喻、借代、比擬等修辭方式。如“隔行如隔山”,是比喻的諺語,比喻不了解別的工作情況。如“木工師傅住破樓,繡花姑娘裸肩頭;公侯將相樓外樓,太太小姐滾繡球。”“住破樓”、“裸肩頭”是用有特徵的事物來指代勞動者生活的窮苦;“樓外樓”、“滾繡球”同樣是用有特徵的事物來指代剝削者生活的奢華。兩相對照,更顯出貧富之間的懸殊。這是以特徵代本體,是借代的諺語。
比擬的諺語多用於說明事理,使抽象的事理具體形象,生動感人。這種諺語分為擬人和擬物兩種。“雞有雞路,鴨有鴨路”是用動物擬人的方式,說明人各有各的路子,用描寫人的詞語描寫物,使其具有人的言行、精神、品質。擬物的諺語,如“宰相肚裡能撐船”,是把宰相的“肚裡”比擬為江湖海洋,開闊得可以行船,用來形容肚量大。
• 講求側重
講求側重,就是突出重點,在語言表達中,自然、合理、巧妙地突出重點,往往能收到最佳的表達效果。這種諺語具有層遞的特點,也就是“漸層美”,能使人們的認識層層深化。如“寇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這是舊時對寇、兵、官搶劫掠奪百姓殘酷程度的寫照。“梳,指雞犬不留”、“篦,指更少遺漏”、“剃,指寸草不留”按由輕到重的程度排列,表明百姓受到的禍害越來越慘重。層遞諺語還有一種嵌入“一、二、三、四”等的,如“一扒金,二扒銀,三扒四扒花形”是指把飯送入口中的動作要雅觀,不要扒的太多、大滿,象花子一樣餓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