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哀悼基督的結果 展開
- 米開朗基羅雕像作品
- 喬托·迪·邦多納壁畫作品
哀悼基督
米開朗基羅雕像作品
《哀悼基督》是公元1498年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為聖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現收藏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作品中聖母的形象典雅而沉靜,默默地俯視著躺在她雙膝上的死去的基督,她年輕而美麗,沒有給人以過於悲傷和痛苦的感覺。雕塑中體現得更多的是人文主義的精神而不是宗教的氛圍。顯然這件作品帶有作者早期雕刻的風格特點,這個時期主要是對古典風格和題材的繼承,運用了穩重而優美的寫實手法。
哀悼基督雕塑
米開朗琪羅於1475年3月6日誕生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山城小鎮卡普萊斯。1494年秋天,法國國王率軍入侵義大利,逼近佛羅倫薩。米開朗琪羅只好離開家鄉,到外地去謀生。待他回到家鄉時,教皇聯合佛羅倫薩舊貴族排擠積極進行宗教改革的主教薩伏那洛拉,並把他處以火刑,還將骨灰扔到河裡。
這一殉道事件深深地震動了米開朗琪羅:他感到薩伏那洛拉領導的運動是正確的,他提倡的真誠樸素的道德也是崇高的,他是一個同情人民群眾的殉道者。於是,米開朗琪羅開始創作《哀悼基督》。他要把對薩伏那洛拉的深切悼念傾注到這個作品里。這個作品是依據《聖經》故事,表現基督從十字架上被卸下來后,聖母瑪麗婭抱起兒子屍體時悲痛與哀悼的情景。
作者突破了以往蒼白衰老的模式,聖母被刻畫成為一個容貌端莊美麗的少女,卻沒有影響到表現她對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觀的,但她的悲哀卻是深沉的。她所體現出的青春、永恆和不朽的美,正是人類對美追求的最高理想。
哀悼基督(局部)
頭披長巾的聖母端坐著,裸體、遍體傷痕的基督安詳地躺在她的膝上。米開朗基羅認為,作為聖母,看到自己的兒子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走完了自己的旅程,雖然她的內心是非常悲痛的,但不應捶胸頓足地痛哭,而是把悲痛埋藏在心裡。於是,他把聖母雕塑得異常平靜,低垂的眼帘使人感到喪子之痛正在何等殘酷地折磨著一個母親。略向後面伸開的左手,表現了瑪麗婭萬箭穿心般的難言之苦。聖母的表情是靜默而複雜的,不僅傾瀉了無聲的哀痛,也不只是聖母充滿哀思的祈禱,它已經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飽含的內容,這是一種洋溢著人類最偉大最崇高的母愛的感情。
法國思想家、文學家、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作品中的基督像永生了一樣,那麼年輕,死去的軀體靜靜地躺在聖母的膝上,好像睡著了一樣。人物的線條有著希臘風格的嚴肅,但是卻瀰漫著一股無法言喻的哀愁情調。這座雕像的人物是那麼美麗,看上去卻又那麼的凄涼。
哀悼基督局部
米開朗琪羅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