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拉塔口岸
位於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西南部
都拉塔口岸:位於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愛新舍里鎮南段中部(此鎮北段上部的軍墾帶已組合於可克達拉市),同哈薩克共和國阿拉木圖州的春賈區接壤。1992年8月中哈兩國政府簽署協定,同意開放該新疆口岸。1994年3月國務院批准該口岸對外開放。1999年9月26日經國家海關總署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該口岸開展邊民互市貿易。2003年,市場成交貨物20564噸,實現貿易額4186.5萬美元。
都拉塔口岸位於新疆伊犁地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境內愛新舍里鎮南段的中部(此鎮橫跨縣境整個西部帶,實際上是農四師軍墾帶,北段上部的軍墾帶2013年組合於可克達拉市),同哈薩克共和國阿拉木圖州毗鄰。距察布查爾縣城約50公里,距伊寧市約63公里,距哈薩克阿拉木圖市約250公里,距哈方春賈區的科爾扎特口岸僅3.8公里,比霍爾果斯口岸到阿拉木圖少100多公里的路程。
都拉塔口岸位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西端,南倚烏孫山,北臨伊犁河支流,西與哈薩克共和國春賈區接壤。對應口岸為科里扎科口岸,據察布查爾縣53公里,據自治州首府伊寧市70公里,據霍爾果斯口岸90餘公里,據中亞五國經濟、金融、文化中心阿拉木圖市僅247公里。口岸地處伊犁河南岸,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為8.5攝氏度,無霜期160天,年降水量270毫米左右。都拉塔口岸歷來就是西部民間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對哈貿易優勢十分明顯。
1992年8月中哈兩國政府簽署協議,同意開放口岸。2004年11月通過自治區的初驗,2005年11月15日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組的驗收,2006年2月15日批准對外開放,2006年3月28日,伊犁州黨委政府正式宣布都拉塔口岸對外開放,同年12月實現旅客通關。2007年實現進出口貨物29.6萬噸,進出口貿易額為6.9億美元,出入境車輛達20810輛次,出入境人員達48487人次,分別是上年同期的4倍、3倍、5倍、5倍,日過貨量最高達3500噸,日出入境人員達632人次,出入境車輛最高達242輛次,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由此揭開了口岸發展的新篇章。
1
都拉塔,是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的一個口岸。公路從伊寧出發,跨過伊犁河大橋而進入察布查爾縣,一路西行直奔國境線。這是一個將要開通的口岸。哈薩克方面對此很積極,已把道路修通到鐵絲網下。而我方本來就有一條便道通到此處。從伊寧經此口岸到阿拉木圖,比從霍爾果斯口岸出境抵阿拉木圖,還少走100公里。它方便的,主要是天山中特克斯河流域諸縣,如尼勒克、特克斯、鞏留、新源以及察布查爾和伊寧市的邊境貿易和對外交流。
都拉塔口岸
都拉塔口岸所在地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有獨特的民俗和悠久的歷史。錫伯人的祖先本來居住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1765年,清朝政府調征3000餘名錫伯軍民由奉天至伊犁駐防,從此有一部東北的錫伯人,成了西北邊陲的少數民族。1764年農曆4月18日從奉天起程的日子,遂成為該民族的西遷節。
這一民族素以射箭好手輩出而知名於中華體壇。同時,又因他們作為身處維族、哈族、蒙族、漢族以及俄國人之間的一個弱小民族,生存的需要使得他們中會多種民族語言的高手甚多。此行在霍爾果斯口岸管理辦公室,一位姓安的青年錫伯幹部,就會講流利的維語和漢語。作家王蒙正是在伊寧學會了一口流利的維語。這裡民族語言學家出得較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都拉塔口岸
都拉塔口岸於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開放,為國家級一類口岸。口岸位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境內,向西與哈薩克共和國的阿拉木圖州比鄰。口岸距伊犁州首府伊寧市73公里,距阿拉木圖州瓊扎市約90公里,距哈薩克原首都阿拉木圖市265公里。
1998年9月1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都拉塔口岸邊民互市貿易市場。2005年12月海關總署批准都拉塔口岸正式開放。2006年12月12日起,都拉塔口岸開始辦理進出口業務和旅客進出境業務,由烏魯木齊海關所屬伊寧海關負責都拉塔口岸的監管工作。2007年11月,海關總署批准都拉塔海關升格為正處級海關。
隨著新疆對哈薩克貿易的發展,都拉塔口岸進出口貿易呈現出穩步增長的發展態勢。據統計,截止2007年底,都拉塔口岸貨運量53.5萬噸,進出境運輸工具3.9萬輛次,進出境旅客7.3萬人次。其中,僅2007年,貨運量達29.7萬噸,進出境運輸工具2.1萬。
都拉塔口岸
跟隨著都拉塔口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翁友玲的腳步,我們來到了該公司佔地10000平方米,先期已投入2000萬元開發建設的海關監管倉庫。陽光下白色的海關監管倉庫格外惹眼,幾名工人正為迎接國家海關總署的檢查驗收緊張地忙碌著。翁友玲介紹:等正式通關后,他們計劃再追加投資2500萬元,建設海關監管倉庫二期工程和15000平方米的邊貿交易市場及新的辦公大樓。離監管倉庫幾步之遙的邊檢衛士住宅樓正在按最好的標準興建。倉庫對面,國門、聯檢廳、口岸管委會等幾幢紅白相間的辦公樓一字排開。
人員過境、運輸工具、貨物及其他有關的海關、邊檢、商檢、衛生動植物檢疫等手續均可在此快捷辦理。
都拉塔口岸
站在口岸國門邊,可以清楚地看見距中哈兩國界碑幾百米處,各建有兩座白色的房子,聽陪同的邊防武警介紹說,那是雙方邊界的會晤站。不論是哪一方,只要有事需要商議,事先會升起一面旗子,另一方在看到對方升起的旗子后,會升起同樣的一面旗子,表示同意會晤。
都拉塔口岸的中午有著火一般的炎熱,驕陽下,10多輛哈方拉貨的車正有條不紊地排隊等候著我方邊檢人員前來檢查放行。記者納悶,怎麼尚未正式通關卻看見了哈方人員?翁友玲告訴記者:“目前屬於臨時通關階段。”
或許是等的無聊,他們中有人不停地將衣服用手卷到肚皮以上,有的索性乾脆脫光了上衣,光著膀子靠在車體的陰涼處。哈方的幾位司機立刻興奮地站了起來,原來,他們誤將我們當成了前來檢查的邊檢人員。待看明白我們是到界碑前留影,他們的眼中掠過了一絲失望,友好地揮了揮手之後,又重新回到各自的車前去等。
距伊寧市63公里,距阿拉木圖市250公里,獨有的優勢地理位置使得即將全面開放的都拉塔口岸處處充滿了勃勃生機,相信隨著口岸建設不斷地加強,都拉塔口岸必將成為中亞貿易的新橋樑。
都拉塔口岸是我國與哈薩克的邊境口岸之一。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一類口岸。它位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西部草原,距縣城40公里。從口岸東進我國后,行55公里,就到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口岸向西望去,哈薩克的茫茫草原盡現眼前。所以,都拉塔被人們稱為“草原口岸”。
都拉塔口岸
1994年,國務院批准都拉塔為國家一級口岸后,使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從封閉的一角一躍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先是水通、電通、通訊網路通;再是矗立起兩層的口岸聯檢大樓;接著,由口岸到縣城的40公里的瀝青路全線貫通;平整貨場、建起倉庫,迎接八方客商。
1998年,中國的煤炭首次通過都拉塔運向哈薩克,哈薩克的鋼材、化肥也由都拉塔來到中國。聞訊而至的是廣州、上海、浙江、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的客商,他們將中國的家電產品、服裝鞋帽、塑料製品以及瓜果蔬菜銷往中亞。到1998年底,外貿進出口總額為52.3萬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3萬美元。
1999年9月26日,都拉塔邊民互市開業。至年底,僅邊民互市的交易額就達到1500萬元人民幣,各類貨物達1500噸。
2000年,口岸過貨9650噸,進出口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
口岸開放,牽動著察布查爾縣的招商引資,拉動著縣城基礎設施建設。2000年,全縣共簽訂內外合同94項,履約率70%以上,成交金額超過4.4萬元人民幣。
目前,全縣主要公路幹線都鋪設了瀝青路面,縣城道路拓寬改建,建築物的供水、排水、供暖設施趨向完善,固定通訊也已實現程式控制化,移動通訊信號可以覆蓋全縣域,實現了全國聯網。
口岸開通,交通繁榮,人流、物流、信息流空前加大,帶動了賓館、餐飲、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2000年,大、中型服務行業達到36戶,小型個體工商戶2400多家,註冊資金將近3000萬元。長期沉睡的瓊博樂、努拉洪森林風景區也被喚醒。2000年,風景區共接待遊客8萬人次,實現收入185萬元人民幣。
城郊蔬菜種植業、養殖業相應獲得較快發展,形成了相對集中的蔬菜種植區,還帶動了果蔬保鮮、運銷行業的興旺。
都拉塔口岸的開通,給沉寂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繁榮。
目前的“草原口岸”都拉塔儘管還不夠完善,但是它有潛力,有後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我國對外開放,以及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社會經濟發展中,口岸會越來越顯示出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