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金毛狗的結果 展開
- 虎耳草科落新婦屬植物
- 真蕨目蚌殼蕨科動物
- 蚌殼蕨科金毛狗屬植物
- 小金狗
- 腫足蕨科腫足蕨屬植物
金毛狗
真蕨目蚌殼蕨科動物
金毛狗(學名:Cibotium barometz (L.)J.Sm.)是蚌殼蕨科,金毛狗屬樹形蕨類植物,根狀莖卧生,粗大,頂端生一大葉,柄長可達120厘米,棕褐色,基部墊狀的金黃色茸毛,有光澤,上部光滑;葉片大,廣卵狀三角形,三回羽狀分裂;互生,葉幾為革質或厚紙質,孢子囊生於下部的小脈頂端,囊羣蓋堅硬,棕褐色,孢子為三角狀的四面形,透明。
分佈於中國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兩廣、福建、台灣、海南島、浙江、江西和湖南南部。印度、緬甸、泰國、印度支那、馬來亞、琉球及印度尼西亞都有分佈。生於山麓溝邊及林下陰處酸性土上。
該種根狀莖頂端的長軟毛可藥用作為止血劑,又可為填充物,也可栽培為觀賞植物。
樹形蕨類,根狀莖卧生,粗大,頂端生出一叢大葉,柄長達120cm,粗約2-3cm,棕褐色,基部被有一大叢墊狀的金黃色茸毛,長逾10cm,有光澤,上部光滑;葉片大,長達180cm,寬約相等,廣卵狀三角形,三回羽狀分裂;下部羽片為長圓形,長達80cm,寬20-30cm,有柄(長3-4cm),互生,遠離;一回小羽片長約15cm,寬2.5cm,互生,開展,接近,有小柄(長2-3mm),線狀披針形,長漸尖,基部圓截形,羽狀深裂幾達小羽軸;末回裂片線形略呈鐮刀形,長1-1.4cm,寬3mm,尖頭,開展,上部的向上斜出,邊緣有淺鋸齒,向先端較尖,中脈兩面凸出,側脈兩面隆起,斜出,單一,但在不育羽片上分為二叉。
金毛狗
葉幾為革質或厚紙質,干後上面褐色,有光澤,下面為灰白或灰藍色,兩面光滑,或小羽軸上下兩面略有短褐毛疏生;孢子囊羣在每一末回能育裂片1-5對,生於下部的小脈頂端,囊羣蓋堅硬,棕褐色,橫長圓形,兩瓣狀,內瓣較外瓣小,成熟時張開如蚌殼,露出孢子囊羣;孢子為三角狀的四面形,透明。
金毛狗對生境有很高的要求,其居群一般生長在土壤為酸性、土壤含水量較高、鬱閉度較高,並處於西北和東北坡向的水溝邊。
分佈於中國雲南、貴州、四川南部、兩廣、福建、台灣、海南島、浙江、江西和湖南南部(江華縣)。印度、緬甸、泰國、印度支那、馬來亞、琉球及印度尼西亞都有分佈。
金毛狗
分株繁殖,將採集的野生金毛狗植株分切成2-3株,每株需帶有一定數量的不定根和葉片,並對葉片進行適當的修剪,以利於成活。在進行分株時,切口造成組織損傷,易受到病菌感染而產生病變,因此於切口處塗上草木灰也是很關鍵的,主要是殺菌及防止切口處受到感染,促進切口癒合,另一方面草木灰礦物質含量高,有利於塊莖生長吸收。
按行株距為60×50cm將分切好的小株淺栽入土中,淺栽以帶茸毛的根狀莖露出地面為宜,栽好后澆適量的水,並於苗床上方搭遮陽網避光,遮陽網距地面高度約1.6m,保持溫濕陰涼的環境。於早春(二月)進行分株栽培的金毛狗小植株在栽后10天左右開始萌發芽點,15-20天開始展葉,20天後達到萌芽高峰期,25天左右開始有新根萌發,栽后一個月可到達展葉高峰,不定根數量不斷增加種、覆土;將芽谷按廂計量稱好後分幾次均勻播在床面,用木板將芽谷輕輕壓入土,然後用篩好的細土蓋種,再噴清水(反覆幾次,以看不見種子為度)。覆土后立即拱架(拱架高0.5m),蓋上農膜。
金毛狗
蟲害:重點防治地下害蟲和稻桿潛蠅、根蚜、螻蛄、螞蟻,667m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ml兌水75kg進行噴霧。
金毛狗其根狀莖入葯時稱金毛狗脊,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其味苦甘、性溫,具有補肝腎、強腰膝、除風濕、壯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莖上的茸毛能止血。此外,由於其富含澱粉,可食用和釀酒。
金毛狗株形高大,葉姿優美,堅挺有力,葉片革質有光澤,四季常青,在庭院中適於作林下配置或在林蔭處種植,它也可盆栽作為大型的室內觀賞蕨類,特別是它長滿金色茸毛的根狀莖能製成精美的工藝品供觀賞,做成的金毛狗盆景。
保護級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Ⅱ級別。
金毛狗
瀕危原因:①植株根系不發達,②自然更新效率低,③環境適應能力較差,④適生環境受破壞。
保護對策:①加強宣傳,增強意識,②加大投入,強化保護,③科學開發,合理利用,④嚴格執法,懲前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