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雕刻
葫蘆雕刻
葫蘆雕刻是一種用葫蘆雕刻的藝術,2008年6月7日,葫蘆雕刻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級葫蘆藝術之鄉”的東昌葫蘆雕刻,種類和工藝非常豐富,幾百年來不斷發展興盛,極富美學魅力。東昌葫蘆雕刻形飽滿極具造型之美,裝飾和雕刻工藝極為豐富,雕刻過程非常規範,頗具工藝之美內涵豐富寓意深刻,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承載力其內涵來源於世俗生活,作品服務於世俗生活,頗受大眾喜愛。
葫蘆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音近“福祿”,同時,葫蘆裡面長子,有子孫萬代、多子多福的含義,因而人們通常把它當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蘆。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壺中,葫蘆文化涵容天地與人生。葫蘆古代寫作壺,俗稱葫蘆瓜,《詩經·大雅》中:“錦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人類出自葫蘆瓜。中國人的整個人生歷程都蘊涵在“三壺”之中:“破壺”(人從瓜出)、“懸壺”(醫藥濟民)、“壺天”(魂歸壺天),這壺都是指葫蘆。在中國許多民族的先民那裡,都曾崇拜過象徵“母”體的葫蘆。相傳人類的始祖伏羲女媧兄妹就是從崑崙(葫蘆)山中誕生的。“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雲山萬里身。收起鬼神窺不見,用時能與物為春。”這是宋代大,詩人陸遊從內心發出的對葫蘆的讚譽和喜愛。葫蘆文化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國農村,小娃娃的身上,胸前常佩帶小葫蘆,以祈長命百歲。道家把葫蘆視為神物,道士隨身攜帶葫蘆盛以“仙丹妙藥"是為法器,傳說中的鐵拐李、麻姑南極仙翁皆攜帶葫蘆作為法器稱作“寶葫蘆”,許多道觀、佛廟把葫蘆用來作驅邪逐鬼鎮壓五毒之符。
葫蘆除了食用、藥用,干老成熟之後,還可以作為盛器,舀水挖面,盛葯裝酒,是極普通的生活用品。它還可以做成農具舟具、樂器甚至火器,在生產、交通、娛樂乃至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美觀,在葫蘆外面雕刻上各種圖案,這就是葫蘆雕刻藝術的原始功能,後來,逐漸演變成民間工藝品。
歲月匆匆,時光荏苒。到了21世紀,雖然已經無從考證東昌種植雕刻葫蘆確切的起源,但至今民間仍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擅長繪畫和雕刻的宮廷藝人王和尚,年事已高告老還鄉,回到現在的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辦事處,因當時閆寺一帶盛產葫蘆,於是王和尚便在葫蘆上雕刻出精美的圖案,用來蓄養自己喜愛的蟈蟈。後來,當地人紛紛效仿,葫蘆雕刻便由此流傳開來。
據當地文獻記載,東昌葫蘆雕刻宋代已經很流行。明清時期,東昌府瀕臨京杭大運河,是魯西的政治、經濟、文化樞紐,商賈雲集,繁盛一時,當時的雕刻葫蘆曾一度是運河兩岸農家生產的重要商品,隨運河遠銷全國各地。
新世紀的東昌雕刻葫蘆產地主要以東昌府區堂邑鎮為中心,輻射周邊梁水鎮閆寺、柳林、桑阿鎮、辛集鄉等鄉鎮辦事處,基本上是原堂邑縣的範圍。明清民國時期,當地出現了很多“刀下生花”的有名的藝人如李文朴、鄭時均、蕭必衡、黃玉谷等,至今被當地行業藝人稱為“師爺”。對於他們的技藝和作品已經無從考證,只能從藝人們世代相傳的口述和技藝中去追溯和品味。
在現代葫蘆器工藝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品種--葫蘆雕刻。其中又可分為兩種:葫蘆雕和刻葫蘆。葫蘆雕區別於其他葫蘆器的主要特徵是既非單純的范制,也非單純的雕刻,而是將范制、雕刻、火繪、拼接組合融為一體,成為一門綜合的葫蘆器工藝。葫蘆雕以拼接組合為主,最常見的是再輔以雕刻、火繪、也有人還輔以范制。使用材料是品種不同、大小不同的天然葫蘆,剖開后利用不同部位,重新組合為造型各異的葫蘆器物。山東臨朐縣葫蘆文化展室中有一葫蘆怪人,就是利用范制不成功的廢料拼構而成的,雖面貌醜陋,弓身屆腰,翹手跛足,卻也有一種難以言傳的病態之美。
在拼接組合的基礎上,再施以雕刻,葫蘆雕的藝術美就更強了。主要雕法有陽雕、陰雕、透雕、陽雕平地、陽雕沙地、陰刻陽雕、雙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側刀、內側刀、順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切刀等。這些雕法和刀法基本是從竹雕、木刻等工藝中借鑒而來的,施刀要做到穩(心靜氣和)准(準確度高)輕(用力恰當)慢(行刀緩穩)巧(刀法嫻熟)。只有這樣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蘆工藝品。
刻葫蘆,顧名思義,是在葫蘆上刻字雕畫,使其成為供人欣賞的葫蘆藝術品。葫蘆雕是一種立體藝術,而刻葫蘆則不是,全是在葫蘆表面上作文章。據說刻葫蘆最初在甘肅一帶民間流傳,人們在葫蘆上走刀划針,隨意刻畫出簡單的花草蟲魚圖案,作為觀賞。後來經過藝人的不斷摸索、研究,使工藝水平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了專門刻葫蘆藝術。刻葫蘆原一隻有針法,這幾年又創造出刀刻法,出現了各種鏤空葫蘆。有的還創作出仿水墨、寫意的名家山水畫作品,並摹仿吳昌碩、任伯年、徐悲鴻、齊白石的畫韻,創造出風采獨具的彩畫葫蘆。二三十年代,蘭州有一位叫李文齋的民間藝人,能書善畫,懂詩文,有很高的文學藝術修養,以刻葫蘆維持生計,對刻葫蘆工藝的進一步提高作出貢獻。由於他的努力,刻葫蘆藝術聲譽日隆,被人譽為“妙藝”,馳名京津,遠銷海外。自此之後,刻葫蘆竟成達官貴人的寵物、古董商人獵取的對象。
東昌葫蘆雕刻的價值主要有三點:一是文化價值。其內容在神話、民俗、工藝美術領域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是學術價值。二是其地域的適宜性,質地的獨有性,題材的廣泛性,技法的獨特性,風格的多樣性,在中國民間工藝品中實不多見。三是社會價值,就有傳揚歷史文化弘民族文化的作用。
東昌雕刻葫蘆歷經千年的傳承與演變,依然保持著獨特的民族、地區特色和藝術風格。大批雕刻愛好者投身這門工藝,人才濟濟,已經度過人才青黃不接的衰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