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芬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

黃偉芬,女,生於1964年,江西人,1985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專家,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黃偉芬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飛機設計專業,又考取重力生理專業研究生。
高中時成績年年第一,黃偉芬高考報志願時,父親鼓勵她,國防科技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黃偉芬報考北航,立志為國家做出貢獻。1985年,黃偉芬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現為“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攻讀重力生理學專業碩士學位,在著名的生理學專業劉光遠教授門下學習重力生理專業。1988年獲得航天醫學碩士學位。畢業后她做了幾年“863”項目中關於載人航天中長期計劃的航天器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課題的預研,參加過尖兵衛星的生物搭載試驗任務。後來又做過航天醫學工程總體研究。
畢業后她做了幾年“863”項目中關於載人航天中長期計劃的航天器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課題的預研,參加過尖兵衛星的生物搭載試驗任務。後來又做過航天醫學工程總體研究。對飛船系統、航天醫學、航天工程學等眾多專業都有涉獵。
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
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

工作經歷

1997年,航天員教練員赴俄羅斯訓練的一年間,黃偉芬作為任務組組長也赴俄學習3個月。看到率部前來的是位年輕女性,加加林培訓中心的人大為驚詫。在赴俄羅斯之前,她就參與起草了航天員訓練的總體方案設計。
2017年,央視《我有傳家寶》走進北航,黃偉芬代表第二代北航人講述了她的北航情緣。
2019年11月27日,載人航天工程第二屆工效學專家組聘任儀式在京舉行,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黃偉芬研究員獲聘第二屆工效學專家組組長。

獲得榮譽


2006年2月,當選為2005年度海內外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
2009年9月,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

人物評價


她被稱為中國航天員的“女教頭”。當中國人一步步搭建“飛天”雲梯時,她全程參與了把“神五”和“神六”航天員送上太空的壯舉。(央視網評)

人物成就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其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航天員的選拔與訓練,但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參考,沒有現成經驗可循。黃偉芬的工作是負責選拔和訓練航天員,這在中國是一件從未有人涉足的事業。與巨大的難度形成強烈反差,僅僅用了三個月,黃偉芬就交出了一份航天員訓練總體方案設計,這不僅是中國首部航天員訓練的頂層方案,也奠定了之後二十年航天員訓練的總基調,隨後又完成了航天員訓練大綱的編製。
1999年,她帶著不足30人的教練員隊伍,從一片空白中開始了中國航天員培訓研究的探索,並制定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本航天員訓練大綱。凡是航天員訓練中需要操作的項目,她和教練員都要親身嘗試,直到掌握可靠的訓練手段和避免安全隱患的措施為止。從第一批航天員開訓到“神舟六號”航天員,在長達7年多的訓練中,14名航天員沒出現一例運動損傷,更沒有出現運動病。黃偉芬也獲得了“航天員女教頭”的稱號。
黃偉芬作為技術負責人創建了中國航天員選拔與訓練技術體系,建立和發展了相關技術,選拔訓練了兩批航天員,為國家六次載人飛行任務選拔訓練出了優秀乘組,為實現載人航天歷史性的突破做了重要貢獻。20多年來黃偉芬做的工作都是開創性的,載人航天工程3個國家獎都有黃偉芬。
2017年,包括楊利偉在內的16名中國航天員和兩名歐洲航天員,在山東省煙台市附近海域開展海上救生訓練。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真實海域開展救生訓練。訓練為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國際合作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組織實施模式,為開展國際合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媒體採訪


2021年6月18日,央視採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
2021年6月21日,專訪“航天員女教頭”黃偉芬:要做航天員背後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