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埃塔人

阿埃塔人

阿埃塔人(Aeta),是菲律賓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約5萬(2001年)。主要分佈在呂宋島北部山區,比科爾半島(Bicol)以及棉蘭老、民都洛、巴拉望、班乃和內格羅斯等島的山林地帶。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成年男性身高1.5米左右,女性身高1.4米,膚色暗黑,毛髮鬈曲。分阿塔人、巴塔科人、杜馬加特人、馬曼雅人、帕拉蘭人等支系。人口約6.2萬。原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后改說馬來語。信仰萬物有靈。阿埃塔人的祖先是在舊石器時代後期由亞洲大陸遷來的。後來部分被同化,部分退居山林,分佈地區日益縮小。有鑿齒和刻膚習俗。以二三十人為單位組成群體,在一定地區內流動,從事採集和漁獵;部分從事刀耕火種農業,種植旱稻、玉米等。

基本概況


阿埃塔人
阿埃塔人
原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后改說馬來語。信仰萬物有靈。阿埃塔人的祖先是在舊石器時代後期(即二三萬年前)由亞洲大陸遷來的。後來部分被同化,部分退居山林,分佈地區日益縮小。有鑿齒和刻膚的習俗。從事採集和漁獵;部分從事刀耕火種農業,種植旱稻、玉米等。其體貌特徵是身材矮小,皮膚黑色或深棕色,毛髮捲曲,鼻子小,眼睛棕黑色。南宋趙汝適《諸蕃志》稱之為“海膽”人。

民族歷史


攝於1901年的阿埃塔女孩。
攝於1901年的阿埃塔女孩。
阿埃塔人被認為是菲律賓的最早居民之一,早於後來的包括他加盧人在內的所有南島人。居住在北呂宋的阿埃塔人也被稱為“Pugut”或者“Pugot”。這是他們附近的伊洛卡諾人對他們的稱呼,在伊洛卡諾語裡面,這個詞的含義為“森林精靈”。
阿埃塔人的起源至今還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其祖先是在舊石器時代後期(當時菲律賓尚於亞洲大陸相連)由亞洲大陸經過遷來的。阿埃塔人和後來移入的南島人不同,在西班牙殖民時期,他們始終拒絕改變,最終部分被同化,部分逐漸退居山林。隨著當地採礦,林業生產的發展,阿埃塔人的人數和分佈地區日益縮小,人均壽命也不足20歲。

風俗習慣


阿埃塔人以漁獵和採集為生。從十九世紀末葉開始部分人轉向從事刀耕火種農業,過上半定居生活。他們先砍草木,曬乾后焚燒,清理地塊,然後播種。有時候也用水牛拉犁耕地。在捕魚時人們使用最多的工具仍然是弓箭。狩獵時,除用弓箭外,還用套索,以及獵網。箭頭都塗有植物毒汁。阿埃塔人還常用煙和火驅趕野獸,進行圍獵。狩獵方式分集體和個人兩種,集體狩獵有一定的季節,個人狩獵全年進行。此外阿埃塔人還採集野蜂蜜食用或同鄰族進行交換,採集野蜂蜜由男人負責。
遊獵的阿埃塔人獵到任何野生動物的肉都食用,還食用野蜂蜜以及野果。轉向農業的阿埃塔人日常食用稻米和芋類食物,逐漸停止採集業。傳統的燒飯方法是把米和水放進綠竹筒,封住口在火上燒。他們對煙酒都有嗜好,但自己不能生產,通過交換得來。他們還酷愛嚼檳榔、荖葉。阿埃塔人每日吃兩餐,早起上工或出獵前吃昨天晚上的剩飯,晚上是正餐。做飯由婦女負責,吃飯用手抓,並無任何餐具。
阿埃塔人傳統服飾極為簡單,男人穿窄的遮襠布,女人穿長圍襠布或短裙,材料都是樹皮纖維布。阿埃塔人不紋身,愛戴各種首飾,臂上戴藤鐲或用野豬獠牙穿成的鐲子,耳朵穿戴野豬獠牙製作的耳環。這種服裝同時還是取火的工具,必要時把遮襠布扯下一塊當火絨,把臂鐲藤圈拿下抻直,在一塊干木頭上摩擦,以摩擦的火星引燃火絨。
現今,阿埃塔人都是以親屬近支為單位活動,一般二三十人生活在一起,在一定區域內流動。她們生活中受許多習慣法的支配,一個阿埃塔人在森林裡如果想吃東西,不論是隨身帶來的還是在林中採集的,吃之前必須高聲呼喚幾聲,使聽得到的人來與他同享。
家庭實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多妻的家庭,部分部族尚存在集團婚姻的殘留:一個女人是一個男人的主要妻子,還可是另一個男人的第二個妻子。一個男人是一個女人的主要丈夫,同時是另一個女人的第二個丈夫。孩子算作兩個丈夫的後代。男女青年在婚前享有性自由,但婚後必須忠於配偶。通常是男青年的父親為兒子找對象,結婚的彩禮是象徵性的。婚後,年輕夫婦可加入男方家庭,也可加入女方家庭。

語言


阿埃塔人原本有屬於自己與眾不同的語言,沒有文字,但是隨著馬來種族對阿埃塔人所居住地區進一部的擴張,阿埃塔人逐步和他們融合,他們的語言也逐步被南島人所同化,現在在阿埃塔人所講的南島語言中殘留了一些阿埃塔語的底層成分,從這些底層辭彙來看可能和新幾內亞的土著語言,馬來群島的塞芒語可能有一些千絲萬縷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