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厥

風厥

風厥,病名,出自《黃帝內經》。厥,氣逆。所以,所謂風厥,就是因風導致身體臟腑出現氣逆的疾病。《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所以,風又有不同的含義,或指風邪,或指代肝氣。

簡介


● 英文名稱:wind syncop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素問·陰陽別論》)

名詞解釋


● 風毒突致,擾亂氣血,陰陽乖戾,陽氣欲脫,以胸悶心悸,呼吸困難,肢厥脈微,皮膚瘙癢,神誌異常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風厥屬厥證之一,指肝氣化風之厥。肝氣為風,腎氣凌逆,既風又厥,故稱為風厥。

證候表現

● 風厥主要表現為胸悶、心悸,呼吸困難,肢厥,脈微,感覺皮膚瘙癢,伴有神誌異常等。

病因病機

● 風厥的主要病因病機為肝胃失和,肝屬於風木之氣,胃屬土,肝受郁滯則橫逆犯胃,使得胃氣上逆。風厥者同時可見驚駭、背痛、噫、欠之症,是陽氣不得伸展輸布所致,陽不養神則主驚駭,陽不養筋則脊背酸痛,神疲乏力則善噫善欠。

治法方葯

● 風厥治宜熄風救逆,可隨證選用加減續命湯、人蔘湯、地黃飲子、遠志散等。

病證鑒別

● 中風:中風常有素體肝陽亢盛,以中老年人多見。中臟腑者,可見突然昏仆,並伴偏癱、口眼斜等表現;若昏迷時間較長,醒後有偏癱、失語、口眼斜等後遺症。中風多無手足逆冷,神誌異常表現,可以此與風厥鑒別。
● 癇證:常有先天因素,多見於青少年。癇證病情嚴重者,表現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發作時間較短暫,發作時常伴有抽搐、號叫、兩目上視、口吐涎沫、小便失禁等表現。癇證多反覆發作,每次發作時癥狀均相似,蘇醒緩解后可如常人。

預防調護

● 應避免情志過極。
●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 嚴禁煙酒及辛辣香燥之品。
● 不妄勞作,加強鍛煉。
● 發病時時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