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琴
中國內地女演員
戴月琴,女,評劇旦角。滿族,生於長春市。一九六四年,十四歲的戴月琴從北京市女八中考入中國評劇院六零屆學員班插班學習,拜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花月仙為師。她分別於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二年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和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系學習結業。
1964年,14歲的她從北京市女八中考入中國評劇院學員班插班學習,拜評劇名家新鳳霞、花月仙為師。
她聰明正直,學習刻苦,扮相俊俏,嗓音甜潤,一九六五年在中國評劇院她首次與新鳳霞同台演出《阮文追》時,扮演劇中的阿蕾。一九七八年她在老師新鳳霞和導演夏淳的精心傳授指導下,她擔任主演復排傳統劇目《劉巧兒》,該劇在城鄉先後演出一百五十多場,中央電視台錄製后在全國播出,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戴月琴成為評劇愛好者最喜愛的評劇演員之一。
在評劇面臨困境的情況下,她潛心進行藝術改革,適應青年觀眾的審美需求,首創電聲樂與民樂相結合的伴奏形式,把管弦樂和民樂融為一體,由她領銜主演的傳統名劇《花為媒》,走出了一條評劇音樂改革的新路。該劇由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后,收入中央電視台的《中國戲曲精品庫》。戴月琴拍攝的評劇《戲曲名段欣賞》專輯於一九九九年榮獲“星光杯”獎。
1978年她首創將民樂、管弦樂與電聲樂相結合的伴奏形式,應用到由她主演的新派傳統名劇《花為媒》上。
1994年戴月琴將自己主演、深受觀眾喜愛的《狐仙小翠》改編成電視戲曲連續劇《天地緣》,她在劇中分別扮演張瓊英和小翠兩個角色,還擔任了該劇的製片人,在片中成功地運用了三維動畫等特技手段,緊跟時代潮流,豐富了傳統戲曲的呈現形式。
為弘揚民族文化,一九九四年戴月琴將自己主演多年深受觀眾喜愛的《狐仙小翠》改編成四集電視戲曲連續劇《天地緣》,她在劇中扮演張瓊英和小翠兩個角色,還擔任了該劇的製片人。該劇唱腔優美,表演生動,頗具魅力,成功地運用了三維動畫等特技手段,被觀眾、同行和專家稱為上乘之作。北京音像公司拍攝製作發行的戴月琴藝術專輯和由她主演的《花為媒》VCD光碟是該公司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的獻禮作品,榮獲全國音像評比一等獎。
三十多年來,戴月琴以新派風韻和花派風格主演了《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三看御妹》、《無雙傳》、《鳳還巢》、《萬花船》、《意中緣》、《狐仙小翠》、《鍘閣老》、《王府怪影》、《喬遷之喜》、《喜神》、《櫻花戀》、《殺狗》、《勸愛寶》、《法網》、《打神告廟》、《金沙江畔》、《小二黑結婚》等劇目。《狐仙小翠》獲一九八二年度新創作劇目優秀表演獎;《花為媒》獲一九八四年度中青年調演表演獎,《鳳儀亭》獲一九八六年度新劇目調演主演獎。
一九九五年以來,榮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章、北京市文化局十佳藝德標兵、北京市總工會授予她職業道德明星、中宣部、文化部等十部委授予她《三下鄉》活動先進個人等稱號,她於一九九九年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二零零四年榮獲華夏英傑與中華英才稱號。
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專家津貼。她歷任中國評劇院二團團長、院藝術委員會主任、華夏藝術團團長、北京評劇藝術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文化下鄉演出團團長等職務。現任中國評劇院院長助理、青年團團長、北京市燕山情藝術團名譽團長、藝術顧問;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市民族聯誼會常務理事、市婦聯三胞聯誼會理事、北京市計劃生育委員會理事,北京市金融行業、文化娛樂市場整頓、規範旅遊市場、供電等監察員和行風評議員。
曾榮獲“新創作劇目優秀表演獎”“中青年演員調演表演獎”“新劇目調演主演獎”“星花獎優秀戲曲電視節目一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