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鳳霞

評劇“新派”創始人

新鳳霞,原名楊淑敏,小名楊小鳳,1927年1月26日出生於蘇州,著名的評劇演員,傑出的評劇表演藝術家、評劇“新派”創始人。

新鳳霞在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以《劉巧兒》一劇獲演員一等獎;1983年參演春晚評劇《劉巧兒》逐漸被觀眾所熟知;1997年獲第十六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獎”。代表作品《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等。

1998年4月12日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在江蘇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歲。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新鳳霞早年照片
新鳳霞早年照片
6歲學京劇,12歲學評劇,14歲任主演。1949年後歷任北京實驗評劇團團長,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評劇團副團長,中國評劇院演員;作家。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6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作品。
童年時期隨“姐”楊金香學習京劇,十三歲拜王仙舫、鄧硯臣、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十五歲即開始擔任主演。這一時期主演了《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雙婚配》《三笑點秋香》等劇目,在天津、上海、濟南、秦皇島等地獲評劇觀眾的好評。

演藝經歷

新鳳霞劇照
新鳳霞劇照
1949年北京解放后,來北京組織了北京鳳鳴劇社擔任主演。
1950年在共產黨的戲改方針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實驗評劇團,任主演兼團長。
1951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解放評劇團任主演兼副團長。
1953年調入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評劇團一隊任演員。
1955年中國評劇院成立,在中國評劇院一團任演員、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名譽主任。
新中國成立初期懷著對黨深厚的感情和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到黨的文藝隊伍中,走上了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藝術道路。親自執筆創作演出了以她個人經歷為題材的大型評劇現代戲《藝海深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巧兒》是青年時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劇目。在這齣戲中,成功地塑造了劉巧兒的藝術形象,並創造了有其自己特點的評劇疙瘩腔唱法。《劉巧兒》公演及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后,在全國掀起了學唱劉巧兒的熱潮,人們通過《劉巧兒》了解了評劇,通過《劉巧兒》演唱藝術從此確立並得到廣大評劇觀眾的喜愛。在《劉巧兒》的創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文藝工作者的熱情幫助,和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開了戲曲工作者與新文藝工作者聯手創作的先河,為戲曲藝術的革新與發展做出了示範。
繼《劉巧兒》之後,在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創作的評劇《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會受盡摧殘迫害的勞動婦女祥林嫂的藝術形象,唱腔也展現了深層次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發展了新派演唱藝術。這得益於在戲曲藝術上的天分和穎悟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這一時期主演了《志願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春香傳》《乾坤帶》《金沙江畔》《無雙傳》《楊乃武與小白菜》《鳳還巢》《三看御妹》《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阮文追》《調風月》《六十年的變遷》等幾十齣劇目。所塑造的劉巧兒、祥林嫂、趙淑華、李秀英、春香、銀屏公主、珠瑪、無雙、小白菜、燕燕、劉金定、張五可、楊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藝術形象為評劇畫廊增添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篇章,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和音樂工作者一道在這些劇目中創造了眾多的新板式和新曲調。在《乾坤帶》中創作演唱了凡字調大慢板;在《無雙傳》中創作演唱了反調大慢板;在《春香傳》中創作演唱了三拍子調;在《金沙江畔》中創作演唱了格登調;在《三看御妹》中創作演唱了降香調;在《調風月》中創作演唱了蜻蜓調;在《六十年的變遷》中創作演唱了送子調。這些新板式和新曲調極大地豐富了評劇的唱腔藝術,為評劇向大劇種的發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推動了整個評劇藝術的發展與進步。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並被剝奪了做演員的權力,這對身心是巨大的摧殘。同年因腦血栓發病導致偏癱而不得不告別為之奮鬥的評劇舞台。
1979年得到了徹底的平反。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春風又一次吹進了新鳳霞的心田,以驚人的毅力,挺起那受過傷害的身體,邁著蹣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藝術領域開拓進取。講學授藝,著書立說,教學不止,筆耕不輟。新拖著沉重的身體,坐在輪椅上給弟子、學生說戲,示範演唱,克服行動的不便多次到劇場觀看學生的演出,以鼓勵和提攜後人。在無私的教誨下,谷文月、劉秀榮、王曼玲、趙三鳳、戴月琴高闖等一大批弟子、學生成為光大新派藝術的優秀傳人,成為今天評劇事業的骨幹與中堅。桃李滿天下,是我國戲曲界擁有眾多子弟傳人的功績卓越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評劇藝術的代表,長年奔走呼籲,為振興戲曲,繁榮評劇不遺餘力。獲得了中國首屆金唱片獎。獲得了美國紐約美華藝術學會1997年頒發的華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講學,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
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稱。擅演劇目有:《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金沙江畔》《志願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劉巧兒》《花為媒》已攝成影片。期間小短文《傻二哥》《萬年牢》還入選小學語文課本。
在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以《劉巧兒》一劇獲演員一等獎。
1997年獲第十六屆“亞洲最傑出藝人獎”。
令人痛心的是在十年動亂時因慘遭迫害而留下殘疾以至無法再登上心儀的舞台,便堅持寫作,著有:《新鳳霞回憶錄》《以苦為樂》《我當小演員的時候》《少年時》《新鳳霞說戲》等。是齊白石的徒弟和義女,深得老人真傳。筆下的壽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內涵雅趣。
1983年參演春晚評劇《劉巧兒》。
1998年4月1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歲。

個人作品


評劇作品

名稱
《志願軍的未婚妻》
《會計姑娘》
《春香傳》
《乾坤帶》
《金沙江畔》
《無雙傳》
《楊乃武與小白菜》
《鳳還巢》
《三看御妹》
《花為媒》
《楊三姐告狀》
《阮文追》
《調風月》
《六十年的變遷》

書籍著作

1954年《藝海深仇》寶文堂書店
1980年《新鳳霞回憶錄》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0年《新鳳霞回憶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
1981年《Xin Fengxia Reminiscences》中國文學出版社
1982年《新鳳霞的回憶》北京出版社
1982年《藝術生涯》(新鳳霞回憶錄二集)香港三聯書店
1983年《以苦為樂:新鳳霞藝術生涯》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5年《新鳳霞唱腔選集》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5年《我當小演員的時候》--新鳳霞回憶錄之三三聯書店
1985年《少年時》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7年《發愁》天地圖書公司
1987年《新鳳霞說戲》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恩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我和皇帝溥儀》北嶽文藝出版社
1991年《新鳳霞賣藝記》安定出版社
1994年《我與吳祖光》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評劇皇后與作家丈夫》--上下冊北嶽文藝出版社
1994年《皇帝與新鳳霞》華藝出版社
1995年《絕唱》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7年新鳳霞回憶文叢———《童年紀事》.《梨園舊影》.《藝海博覽》.《人世瑣憶》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舞台上下》-新鳳霞自述散文新作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人緣》華藝出版社
1998年《我叫新鳳霞》北京出版社
1999年《永葆幼稚青春》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2年《我與吳祖光40年悲歡錄》中國工人出版社
2007年《末代皇帝的逸事》現代出版社
2007年《我和溥儀》中央編輯出版社
2008年《我和吳祖光四十年》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1年《人生如戲》雲南人民出版社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