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䶮

東漢劉歆的侄子

劉䶮,東漢劉歆的侄子,字孟公,長安人,長於議論,扶風馬援、班彪都很器重他。

人物生平


劉䶮[東漢劉歆的侄子]
劉䶮[東漢劉歆的侄子]
劉龔為鄧仲況作軍師。蘇竟當時在南陽,就寫信給劉龔曉諭他說:君左右安好。我從前以揣摩編簡之才,與你叔叔劉歆在一起共事,校定秘書,我只是在你叔父的提攜下,自己無多建樹。我聽說君子憐憫同類而傷其不遇。人不管是愚或是智,莫不先避害然後求利,先定志而後求名。以前智果看到智伯好戰必亡,於是改名換姓而遠走他方,陳平知項羽為天所棄,所以歸心劉邦,這都是絕頂聰明的人。聽說你以前曾經暫時屈節,臣事延岑,後來覺悟了,就不復事延岑。以前的智果、陳平,也沒有高過於你。你住在陰中,那裡賢士很多,若能花點時間,研究考察異同的人和事,從圖書中加以揣度,從人事中加以測量,那麼得失利害,可一目了然,何至於背著叛亂的困惑,不移志於守惡的名分呢?與君子的道德行為,為什麼相反呢?世上迂腐的儒生們的膚淺學問,醒與醉都分辨不清,而他們卻要考究評論當世之事,疑惑和誤人視聽。或者說天下更替而興,不知誰當興起,擁兵割據,可以圖得非分的奢望。或者說聖王還沒有啟示,暫時還應觀察時事的變化,倚附強大,觀望自守。
這兩種論調,難道是對的嗎?孔丘的緯書,為漢赤制,緯書玄秘,藏於幽室,文雖微隱,事甚明驗。而且大德是繼承堯,雖遭王莽篡奪,今光武中興,必復明亮,繼承世代的皇位,掌握無窮的符瑞,王莽雖乘機篡奪,終究招致殺身之禍,肢分體解,宗氏屠滅,不正是效驗嗎?皇天所以眷顧踟躕,是憂大漢子孫哩。議論的人如果不本之於天,參之於聖,隨便以《師曠雜事》來輕易迷惑,妄作緯書以相遊說,離經背道,豈可相信嗎?腐儒們有的說:現在東南西北中五星失常,天時發生乖錯,辰星長期出入失度,太白星出入過度,熒惑星進退見態,鎮星繞帶天街,歲星不舍氐、房。以為這些徵兆,應歸之於國家。災難不是徒然設置的,都是與地上州、國的位置相對應的,是各有所主的。那房、心即是宋的位置,是東海。尾為燕的位置,是漁陽。東海董憲迷惑不降,漁陽彭寵擁兵謀反,皇上勃然大怒,派遣大將去征討,所以熒惑應此,董憲、彭寵應受災殃。太白、辰星自從王莽敗亡以來,運行不規則,一直到現在,或守在東井,或沒於羽林,或縈繞淹留兩旁之星,或在帝宮上下不去,或經天反明,或潛藏久沉,或者衰微暗昧,或者在南北通亮,或者縮成鉤形,或者高而明亮無所禁制,這些都是亂臣們大數已到活該盪除的符,聖帝應符的吉兆。亂臣賊子,往往互相交錯,指揮瞎說,以訛傳訛。這樣看來,天文還有什麼遵守的法度呢?從前,五月甲申,天有白虹,自子時到午時,有十丈寬,萬丈長,正臨倚彌。倚彌即黎丘,秦豐的都城。這時月入於畢。畢是天網,象徵網羅無道之君,所以周武王將伐商紂,上祭於畢,以求天助。仲夏甲申為是八魁。八魁,是上帝開塞之將,負責退惡人攘逆賊。流星形狀像蚩尤旗,或叫營頭,或叫天槍,出奎而西北行,到延牙營上,散為數百流星而滅。奎為毒螫,主武庫之兵。這兩個變化,郡中及延牙士眾都看到了。所以延牙到了武當,名義上說是發兵,實際上是躲避災殃。今年《比卦》部歲,《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滅火,南方的兵今歲要遭災了。德在中宮,刑在木,木勝土,刑制德,今年兵事結束后,中國就可得安寧的效驗了。
五七之家三十五姓,彭、秦、延氏不得參與。為什麼怪惑而依賴呢?《葛累》之詩說,光明正大求取福祿,就是這樣的嗎!圖讖的占卜,眾變的效驗,你都是明白的。善與惡的區別,去與留的決定,不可不察,莫忽視我的勸告啊!周公之所以善待康叔,是因為康叔不參與管叔蔡叔的叛亂;漢景帝之喜歡濟北王劉志,是因劉志不肯從吳王劉濞的叛亂。自從更始以來,負恩背逆的,歸義向善的,處置斷然不同,能不考察嗎?良醫不能挽救無命的人,強梁不能與天抗爭,所以天要毀壞,人是支持不了的。你應秘密地與太守劉君共同商議投降事宜。孔子棲棲,墨子遑遑,憂人之甚。屠羊救楚,不是為了陞官發財;茅焦諫秦始皇,難道是求賞賜?盡忠博愛的誠心,憤懣不能自已而已。又寫信鄧仲況勸諫,其文多未記載,於是鄧仲況與劉龔就投降了。

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