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印刷公司

大日本印刷公司

大日本印刷公司成立於1876年,發展至今歷經了100多年。

1881年,大日本印刷引進日文的活字鑄造機鑄模,開創了鉛版印刷日文的先河;

1928年,率先在日本開始正式的凹版相片印刷;

1932年,開始進行多種顏色offset印刷;

1946年被指定為日本大藏省管理工廠的一百日元券印刷企業,同年建立中央研發中心;

1951年綠色印刷,研究開發了包裝領域的木紋化妝紙印刷技術,開始建材印刷。

公司大事記


1957年,設立特殊印刷專業的子工廠,開創了軟包裝印刷的全新世界;1964年,引進電子製版系統色序,成功開發對鋼材直接進行顏色印刷的技術;1965年,根據凹版印刷相片方式進行布料印刷的技術開發成功;1968年,建立creative中央設計所和microcosm產品事業部(現在的電子設備事業部和顯示器產品事務所)。
1973年,隨著紙茶杯印刷專業工廠及建材印刷專業工廠的設立,大日本印刷公司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綜合印刷公司;1978年原稿,開發大型三次全息圖及曲面印刷技術;1980年,相繼開設了包裝研究所、businessform研究所、建材研究所;1984年開發出高品位電視用大型projection屏幕,以及全息圖的臨摹技術;1989年,在丹麥投產電視用屏幕製造銷售公司,並建立信息記錄材料研究所;1991年加網,在新加坡設立IC卡設計電子學研究所;1994年,作為液晶顯示器用濾色片專業工廠投產;2000年,開設了網際網路數據中心;2001年,顏色flexble有機EL顯示器研發成功;2002年與2003年,分別建立了光掩膜事業海外製造公司和熱臨摹傳真用色帶製造公司

公司近況


身居經濟發展萎縮、產業蕭條的日本,大日本印刷公司也深受金融風暴的影響。1995年排名世界500強的第294位,1997年跌到了第416位。1996年產值為129億美元,1997年減少了21億美元,跌幅超過16%。到2000年雖有復甦,產值增長到了115.5億美元印刷教育,但在世界500強中的名次卻降到了第431位。由於受日本經濟恢復緩慢的影響,大日本印刷公司2003年在世界500強的排名中降到了第469位,產值也僅為107億美元,降至近20年來最低水平,於1964年成立、曾經是東南亞最大的出版印刷公司之一的大日本印刷(香港)公司宣布停業。
面對萎靡不振的國內經濟環境和複雜多變的世界市場環境,大日本印刷公司冷靜地將傳統產業同現代信息網路和數字化技術,以及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堅持走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中尖端領域合作重組的創新之路。從客戶往來到企業內部的設計、數據、圖像、光碟製作、軟體編程、數字打樣、掃描及工藝流程管理網路模型等,大大提高了傳統產業中印刷產業的技術構成及抵禦競爭風險的能力。先後與英特爾索尼富士東芝等著名高科技企業結成戰略聯盟,相繼成功開發出用於製造0.13μm半導體的Photomask技術、IC卡聯動指紋認證系統、背投電視用大尺寸屏幕的批量生產技術、感測全息屏幕系統、世界最小的MPEG-4元件、高效能LCD濾光片等世界科技前沿技術與產品。其中彩色濾光片佔據18%的世界市場報紙印刷,背投電視用屏幕預計今年將佔到全球市場的6成以上。
在新世紀的日本產業發展藍圖中,印刷產業被作為製造業中既存產業的重點扶植對象,產業區位規劃在資金、技術和人才最集中的東京及相關的大城市圈內,初步形成南至沖繩、北至北海道的全國性印刷產業網路。《十年新計劃》設想將日本的印刷產業建成以東京為龍頭,都道府縣印刷企業為兩翼的CTF,世界一流水準的現代化印刷產業及國際印刷中心。大日本印刷公司正處於兩翼核心,這家以科技領航的“百年老店”,能否成為這“一流”中的一流,“中心”中的中心,還要看它將來的發展。
2020年7月,大日本印刷公司與東京大學日前發布消息稱,雙方合作開發出了可以貼在皮膚上使用的彩色顯示屏。這種顯示屏是一個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厚度僅有2毫米,其自身宛如一塊可以伸縮自如的膠片,屏幕下嵌有LED晶元。

榮譽紀錄


2020年,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排名第1533位。
2021年,入選2021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排名第175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