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球

田徑運動項目之一

徠鉛球是利用人體全身的力量,將一定重量的鉛球從肩上用手臂推出的田徑運動項目之一。

男、女鉛球分別於1896年、194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20世紀50年代,美國運動員帕里·奧布萊恩發明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該技術被稱為“鉛球史上的一場革命”。

世界鉛球運動的最高組織機構為世界田徑,該組織機構於1912年成立,總部設在摩納哥,宗旨是開展世界田徑運動等。

發展歷史


鉛球
鉛球
起源於古代人類用石塊獵取禽獸或防禦攻擊的活動。現代推鉛球始於14世紀40年代歐洲炮兵閑暇期間推擲炮彈的遊戲和比賽,后逐漸形成體育運動項目。鉛球的製作經歷了用鐵、鉛以及外鐵內鉛的過程。正式比賽男子鉛球的重量為7.26 公斤,直徑11~13厘米;女子鉛球的重量為4公斤,直徑為9.5 ~11厘米。早期推鉛球沒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原地推,也可以助跑推;可以單手推,也可以雙手推;還出現過按體重分級別的比賽。
最初採用原地推鉛球技術,后逐漸發展到側向推、上步側向推。20世紀50年代,美國運動員奧布賴恩發明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該技術被稱為“鉛球史上的一場革命”。70年代,蘇聯運動員巴雷什尼科夫發明旋轉推鉛球技術,由於旋轉后難以控制身體平衡,至今只有極少數運動員使用。比賽時,運動員應在直徑2.135米的圈內,用單手將球從肩上推出,鉛球必須落在落地區角度線以內方為有效。男、女鉛球分別於1896年和194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鉛球的重量為什麼是7.257公斤,又為什麼要保留三位小數呢?這得從鉛球的來歷說起。1340年,歐洲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批炮兵,用的是火藥炮。炮彈是用鉛鑄成的,樣子像個圓球。一個炮彈的重量是16磅,合7.257公斤。士兵們在休息時,用炮彈推來推去玩耍,逐漸地發展成為鍛煉身體的方法,後來因此而被列入了田徑運動項目。
鉛球
鉛球
鉛球是世界田徑賽場上的傳統項目。在遠古時期,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水平原始低下的生產力,人類要在地球上生存延續下去,不僅要跑得快,或迅速跳越障礙去追捕各種動物或逃避猛獸的傷害,而且還要學會利用工具把石頭、梭標、魚叉等投得又遠又准,以便擊中獵物而獲得食物。奴隸制時期,隨著人類的進化、社會的進步,擲重石已成為重要的作戰方法。為了提高各自的戰鬥力,擲重石就被當作重要的訓練手段。古希臘時期,曾一度流傳著投擲石塊的比賽,並將此作為選拔大力士的重要標準。
相傳,在公元1150年左右,希臘雅典舉行過一次規模宏大、聲勢浩大的擲重圓石比賽。根據規定,大力士們把圓石高高舉起投向遠方,以投擲距離的遠近來決定優劣勝負。這可說是鉛球運動的前身。大約在公元1340年,希臘開始出現了火炮。而炮彈是用圓形鉛製成的。為了使得炮手作戰時裝填炮彈熟練、迅速、敏捷,以提高軍隊的戰鬥能力,希臘人就在日常訓練中讓士兵用同炮彈重量大小相當的石頭練習,並進行比賽。後來又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這才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
再之後,這一訓練從部隊流入民間,慢慢地變成了投擲鉛球的遊戲,並很快得以傳播,成為廣受群眾歡迎的體育競賽項目。1896年,鉛球成為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投擲比賽正式項目。從它誕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大力士的寵兒,它使得各國大力士能一展自己的雄風。
再之後,這一訓練從部隊流入民間,慢慢地變成了投擲鉛球的遊戲,並且很快得以傳播,成為廣受群眾歡迎的體育競賽項目。
1896年,鉛球成為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投擲比賽正式項目。
1948年,倫敦奧運會將女子鉛球列為比賽項目。
1952年,在赫爾辛基舉行的第15屆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帕里·奧布萊恩以17.41米成績破奧運紀錄並獲第1名,這是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在奧運會史上首次成功運用。
1954年,帕里·奧布萊恩先後以18.23米、18.42米、18.43米、18.44米、18.54米5次刷新世界紀錄,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此後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
20世紀70年代,巴雷什尼科夫發明旋轉推鉛球技術,由於旋轉后難以控制身體平衡,只有極少數運動員使用。

比賽標準


鉛球
鉛球
在男子比賽中,鉛球直徑必須在110-130毫米之間,女子則在95-110毫米之間。
鉛球比賽中運動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在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鉛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的。運動員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
在比賽中,著陸區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區域。每一個扇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在鉛球比賽中,著陸區的扇面角度在2003年由以前的40度改為了34.92度。

區域


投擲區

鉛球
鉛球
在鉛球、鐵餅、鏈球比賽中,運動員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投擲圈外圍是金屬鑲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鉛球和鏈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鐵餅的投擲圈稍大一點,直徑2.5米。
圈內地面由水泥或者有相似的硬度又能防滑的物質構成,它的高度略低於地面高度。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抵趾板,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運動員可以碰抵趾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抵趾板的頂部。

落地區

在所有投擲比賽中,落地區都是草坪或者其它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扇形區域。每一個扇形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白線5厘米寬不包括在落地區之內)。鉛球、鏈球和鐵餅比賽的落地區的扇面角度是34.92度,標槍比賽約為29度。
在奧運會和世界性田徑比賽中使用的鉛球應該用實心的鐵、銅或者其它任何硬度不低於銅的金屬製成。鉛球的外形必須是球形,表面必須光滑。

比賽規則


1.應抽籤決定運動員試擲順序。
2.運動員超過8人,應允許每人試擲3次,有效成績最好的前8名運動員可再試擲3次,試擲順序與前3次試擲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試擲結束后出現第8名成績相等,按規則處理。當比賽人數只有8人或少於8人時,每人均可試擲6次。
3.比賽開始前,運動員可在比賽場地練習試擲,練習組應按抽排定的順序進行,並始終處於裁判員的監督之下。
4.一旦比賽開始,運動員不得持器被練習,無論持器械與否,均不得使用投擲或落地區以內地面練習投擲。
5.應從投擲圈內將鉛球退出。運動員必須從靜止姿勢開始試擲。允許運動員觸及鐵圈和抵趾板的內側。
6.應用單手從肩部將鉛球推出。當運動員進入圈內開始試擲時,鉛球應抵住或靠近頸部或下頜,在推球過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將鉛球置於肩軸線後方。
(1)不允許使用任何裝置對投擲時的運動員進行任何幫助,例如使用帶子將兩個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開放性損傷需要包紮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繃帶或膠布。
(2)不允許使用手套。
(3)為了能更好地持握鉛球,運動員可使用某種適宜物質,但僅限於雙手。
(4)為了防止手腕受傷,運動員可在手腕處纏繞繃帶。
(5)為防止脊柱受傷,運動員可系一條皮帶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的帶子。
(6)不允許運動員向圈內或鞋底噴灑任何物質。
8.運動員進入圈內開始投擲后,如果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圈外地面,或觸及鐵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規定的方式將鉛球推出,均判為一次投擲失敗。
9.如果在投擲中未違反上述規定,運動員可中止已開始的投擲,可將器械放在圈內或圈外,在遵守本條前提下,可以離開投擲圈,然後返迴圈內從靜止姿勢重新開始投擲。
10.鉛球必須完全落在落地區角度線內沿以內,試擲方為有效。
11.每次有效試擲后,應立即測量成績。從鉛球落地痕迹的最近點取直線量至投擲圈內沿,測量線應通過投擲圈圓心。
12.運動員在器械落地後方可離開投擲圈。離開投擲圈時首先觸及的鐵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須完全在圈外白線的後面,白線后沿的延長線應能通過投擲圈圓心。
13.應以每名運動員最好的一次投擲成績,包括因第一名成績相等而進行的決名次賽的試擲成績,作為其最後的決定成績。
15.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如果有下列違反規則的行為,則會被判犯規,成績無效:
(1)超出時間限制。
(2)投擲鉛球和標槍技術不符合規則規定(規則要求鉛球和標槍必須由單手從肩上擲出)
(3)觸及抵趾板前端。
(4)鉛球落在投擲區域外。
(5)鉛球低於肩部。
(6)進入投擲圈后,未能暫停或者展示控制。
(7)投擲時間超過90秒。
(8)計分6次投擲后,有效投擲距離最遠的選手獲勝。
(9)在投擲過程中,身體和器械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觸及投擲圈鐵圈上沿或圈外的地面和標槍投擲弧、延長線以及線以外地面任何一部分,包括鉛球抵趾板的上面,否則即為投擲失敗。
(10)只有當器械落地以後,運動員才允許離開投擲圈或助跑道。標槍運動員在投出的槍落地前,不能在投擲後轉身完全背對其投出的標槍。完成投擲后,鏈球、鐵餅和鉛球運動員必須從投擲圈後半圈的延長線後面退出。標槍運動員必須從投擲弧以及延長線以後退出。
(11)在沒有犯規的情況下,參賽者可以中止已開始的試擲動作;將器材放下以後暫時離開投擲區,並重新開始,但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投擲。
(12)參賽者可以在比賽期間離開比賽區域,但必須由裁判員許可並由裁判員陪伴。
(13)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不能在比賽場地使用以下電子設備:攝像機、攜帶型錄放機、收音機、CD機、報話機、手機、MP3以及類似的電子設備。

裁判旗示


在投擲項目比賽中,通常有兩名主裁判手中持有紅、白旗幟各一面,用來示意運動員試投是否成功。舉紅旗表示試投失敗,成績無效;舉白旗表示成功,成績有效。其中一名站在投擲區附近的稱為內場主裁判,主要判定運動員在試投過程中是否犯規;另一名在落地區內的稱為外場主裁判,主要判定器械落地點是否有效。

觀賽禮儀


任何一項歷史悠久的體育運動都承載著其特定的文化,田徑也不例外。田徑愛好者應將觀看比賽當作是感受運動之美,感受生命魅力的行為。
田徑是奧運會中最大的項目,在觀看田徑比賽時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觀摩比賽應提前入座,這樣,既尊重運動員,也不影響他人觀看比賽。
2.頒獎升旗奏歌時,應肅靜起立,不要談笑或做其他事情,以示尊重。
3.運動員出場時,觀眾應該給予鼓勵和掌聲,不只給予該國的和自己喜歡的運動員,還應包括其他的運動員。
4.當運動員開始跳躍、投擲項目助跑時,觀眾可以根據運動員的助跑節奏鼓掌,注意不要在看台上隨意走動。
5.在高度項目比賽中,即使運動員水平再高,最終都要以自己所不能逾越的高度而告終。所以當運動員成功越過某一高度時,我們應該向運動員表示祝賀。但是,當運動員最終未能越過更高高度的橫桿而結束比賽時,觀眾也應該向運動員報以熱烈的掌聲。
6.在進行短距離徑賽項目時,當運動員站在起跑線后,宣告員開始介紹每位運動員時,觀眾應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以表示對運動員的喜愛和支持。當裁判員發出“各就位”口令后,即運動員俯身準備起跑時,賽場應保持絕對的安靜,觀眾不要鼓掌吶喊,而應該在心裡默默地為運動員加油,以免使場上運動員由於場外因素而分神。當發令槍響后,觀眾就可以完全釋放出自己的活力和激情為自己的偶像吶喊助威了。
7.在一些長距離項目中,如馬拉松,當遠遠落後的運動員堅持到終點時,觀眾應該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這些運動員,為其重在參與的精神鼓掌。
8.比賽結束時,獲勝運動員為答謝觀眾一般還會繞場一周,大家一定要用掌聲和歡呼聲為其精彩表現表示欣賞和鼓勵。
9.把賽場當作自己的家去愛護。賽場內禁止吸煙,手機要關機或設置在振動、靜音狀態。

姿勢分類


原地背向

背對投擲方向,軀幹和肩帶向右轉,上體前傾(根據腿部力量而定),體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並稍向內扣。推球動作同技術部分。
滑步前的預備姿勢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兩次預擺,預擺時左腿自然彎曲,大腿用力平穩向上擺起,右腿伸直,上體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並稍向內,頭與背保持一條直線。

高姿勢

持球后,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后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20-30厘米左右,右腳尖靠近投擲圈內沿(腳也可稍向內轉),左腿在後並自然彎曲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上體正直放鬆,左臂自然上舉,體重落在伸直的右腿上。

低姿勢

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后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 50-60厘米左右(根據身高和下蹲的程度而定)。左腳在後,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右腳尖貼近圓圈指向投擲相反方向(腳也可稍內轉)。左臂自然下垂,左肩稍向內扣,兩腿彎曲,上體前屈。

推的技術


★方法:
★圈外徒手滑步練習:
鉛球
鉛球
擺動腿的擺動練習:左手拉住同肩高的固定物或同伴的手。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時,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擺出。
方法同上,但左腿向投擲方向擺動前身體重心略向後移,接著左腿擺動,右腿蹬伸,推動身體向投擲方向移動。
拉收右腿的練習:兩腿前後直立(兩腳肩寬),體重在兩腿之間。上體稍前屈。從這個姿勢開始,迅速將小腿收至重心下負擔身體重量,並保持平衡。當右腳收至重心下快著地時,左腿快速向後撤步,形成最後用力前的姿勢。
徒手滑步練習:高姿站立,擺動腿擺到一定的高度后,在回收過程中,同時右腿逐漸彎曲,降低重心。當左腿回收到接近右腿時,完成屈膝團身,待身體穩定后,立即開始作滑步動作,動作熟練后可作連續滑步。
★持較輕鉛球滑步:教學實踐中,學生雖然已初步掌握徒手滑步的技術,但是持球后往往由於負荷了一定重量,較難完成。為了保證動作的協調,開始持球滑步時,可用較輕的鉛球,以後逐漸增加重量。
滑步推鉛球:滑步推鉛球是在初步掌握了滑步和最後用力的基礎上進行的。
★最後用力
滑步結束時,右腳比左腳先著地。右腳著地后,右腿積極蹬伸,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上體在轉動中逐漸抬起,同時軀幹的肌群積極收縮。左臂和左肩高於右肩,鉛球儘可能保持較低位置,體重大部分仍在彎曲而壓緊的右腿上。
右腿蹬伸,進一步將右髖向投擲方向送出,右臂迅速而有力地將球推出。鉛球快出手時,手腕稍向內轉同時屈腕,快速而有力的拔球,使鉛球從手指離開。
鉛球離開后,兩腿彎曲或交換,降低重心,緩衝向前的衝力,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出圈犯規。
★滑步推鉛球在具體教學步驟上,首先要反覆練習滑步后右腿蹬伸與左腿支撐的協調動作,解決滑步后與推球動作的銜接,其次採用較輕的鉛球在圈外進行滑步推球。

動作要領


握球和持球
★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撐在球的兩側(圖),以防止球的滑動和便於控制出球的方向。掌心不觸球。
鉛球
鉛球
★握好球后,身體左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指向斜前方並與右腳弓在一直線上;右膝彎曲,上體向右傾斜扭轉,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於胸前,使球的垂直線離開右腳外側,以加長用力距離和拉緊左側肌肉。
推球時,右腳迅速用力蹬地,腳跟提起,右膝內轉,右髖前送,使上體向左側抬起,朝著投擲方向轉動。當身體左側接近於地面垂直一剎那,以左肩為軸,右腿迅速伸直,身體轉向投擲方向,挺胸、抬頭,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將球向前上方約40-42度角左右推出(圖)。球離手時手腕要用力,並用手指撥球。與推球的同時,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鉛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后,右腿迅速與左腳交換,左腿后舉,降低身體重心,緩衝向前的力量,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錯誤糾正


★推鉛球時手指,手腕用力不當(有時導致挫傷)
產生原因:
推球時手指完全放鬆,手指、手腕力量較差,推球時用力過猛。
★糾正方法:
要求握球時手指有一定緊張程度;注意發展手指、手腕和力量;多用較輕的鉛球進行練習,注意用力順序。
★推鉛球時肘關節下降,形成拋球
產生原因:
持球臂肘部過低,滑步過程中或開始推球時,頭部過早轉向投擲方向。
★糾正方法:
注意持球時手臂的動作,多做正面推球,要求肘關節上抬(不高於肩),滑步和開始推球時(抬體階段),兩眼仍看前下方。
★滑步距離太短
產生原因:
蹬地和擺腿力量不夠,或結合不好,或拉收小腿不積極。
★糾正方法:
徒手或持球反覆練習蹬擺動作結合;連續做拉收小腿的練習;在地上畫出兩腳落地標誌,要求學生滑步后落在標誌上。
★滑步時身體重心上下起伏大
產生原因:
蹬地或擺腿過於向上;右腿未蹬直,過早收小腿。
★糾正方法:
滑步前身體重心先稍後移;左腿擺動時,要求觸及後方(投擲方向)的標誌物(標誌物高度低於臀部)。
★滑步結束后不能保持投擲前的正確姿勢,上體過早抬起,身體重心在兩腿之間。
產生原因:
右腿拉收動作不完善,一是收腿速度慢或跳起,二是收的距離短,未落在身體重心下面。此外滑步中左臂向左擺動或頭向投擲方向轉動,帶動上體的移動;滑步時抬起上體,身體重心向投擲方向移動。
★糾正方法:
徒手或持球連續做收腿動作;教師在學生右側(稍後)拉住學生的左手,或在背後壓住上體,進行滑步練習。
★滑步后停頓
產生原因:
左腿擺動過高,著地不積極;右腿力量弱,滑步后重心下降太大。
★糾正方法:
背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彎曲,上體前傾,然後左腳後撤一步,積極著地后,右腳快速蹬地;持球滑步后結合右腿蹬地動作;加強腿部力量訓練。
★推球時用不上腰背肌肉和下肢力量,單純用手臂的力量。
產生原因:
投擲臂過早用力,用力順序不明確;身體各部分動作不協調;最後用力時姿勢不正確,身體重心在兩腿之間。
★糾正方法:
學生做好預備推球姿勢,教師在前面抵住學生的右手,或者是教師在後面拉住學生的右手,要學生反覆做蹬腿、抬體動作;學生做好預備姿勢,教師在後用左手壓住學生左肩,結合學生做蹬腿時,用右手推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原地(正面或側面)推球,利用下肢和上體鞭打動作將球順勢推出。
★推球時臀部后坐
產生原因:
右腿蹬地不充分,髖部未能轉至正對投擲方向;最後用力時兩腳前後之間的距離過長;左腳制動大;怕出圈犯規。
★糾正方法:
教師站在後面,兩手扶在學生髖的兩側,推球時幫助轉髖、送髖;徒手做最後用力練習,要求用右手觸及前上方一定高度和遠度的標誌物。
★推球時身體向左側傾倒
產生原因:
左臂過分向左後方擺動;左腳的位置過於偏左,形成兩腳左右的間隔過大,造成左側支撐不穩。
★糾正方法:
先將左臂屈肘固定於體側,做原地推球;右側正前方固定標誌物,原地推球時(也可徒手)按標誌方向推出;地上畫出兩腳的位置,要求滑步后兩腳落地標誌上;背靠固定物體。徒手原地推球練習。
★推球時出手角度過低
產生原因:
左腳支撐無力或膝關節彎曲;推球時低頭或向右後下方轉動;推球動作慢。
★糾正方法:
在投擲前上方一定高度和遠度處懸一標誌物,要求推出地的球觸及標誌物;推過一定高度和遠度的橫桿(橫桿和標誌物的高度和遠度根據學生的成績而定)。

硬體要求


場地設施

鉛球場地是田賽場地設施之一。由投擲圈、限制線、抵趾板和落區組成。
● 投擲圈
投擲圈應用鐵、鋼板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其上沿應與圈外地面平。圈內地面應用混凝土、瀝青或其他堅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內面應保持水平,低於鐵圈上沿14-26毫米。也可使用符合上述規定活動投擲圈。投擲圈內沿直徑應為2.135米(±5毫米)。鐵圈邊沿至少應厚6毫米,漆成白色。
● 限制線
從金屬圈頂兩側向外各畫一條寬5厘米、長至少為75厘米的白線此線可以畫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白線后沿的延長線能通過圓心,並與落地區中心線垂直。
● 抵趾板
抵趾板應用木料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漆成白色,其形狀應為弧形,以便使其內沿與鐵圈內沿重合。應將抵趾板安裝在兩條落地區角度線之間的正中位置,並固定於地面。
● 落地區
落地區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適宜材料鋪設落地區,鉛球落地時應能留下痕迹。用寬5厘米的兩條白色角度線標明,線寬不包括在落地區有效面積內,角度線的內沿延長線通過投擲圈圓心,夾角為34.92°。
落地區地面沿投擲方向的向下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在兩角度線的外側每隔1米放置距離標誌牌。鉛球落地扇形角度應該為34.92°。可用醒目的旗幟或標誌物標出每名運動員的最好成績,放置標誌物時,應沿落地區角度線方向放置在角度線外側。

使用器材

鉛球應用固體的鐵、銅或其他硬度不低於銅的金屬製成,或由此金屬製成外殼,中心灌以鉛或他金屬。鉛球的外形必須為球形表面不得粗糙,結點處應光滑。在比賽中,只許使用組委提供的器材,在比賽中不許改變不允許運動員攜帶任何器材進入比賽場地。正式比賽男子鉛球的重量為7.26千克,直徑11-13厘米;女子鉛球的重量為4千克,直徑為9.5-11厘米。

項目技術


現代推鉛球技術有兩種,即背向滑步推鉛球和旋轉推鉛球。
● 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
完整的背向滑步推球技術可分為握球持球、滑步、轉換、最後用力和維持身體平衡五個部分。
(一)握球持球技術(以右手投擲為例)
五指自然分開,將球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根處,拇指和小指附在球的兩側,以保持球的穩定。握好球后,將球放到鎖骨內端上方,貼緊頸部,頭部略向右轉,掌心向內,右肘抬起,右上臂與軀於約呈90°角,軀於保持正直。
(二)滑步技術
滑步技術包括預備姿勢、團身、滑步三個環節。滑步的主要任務是使身體和鑽球擺脫靜止狀態,獲得一定的向投擲方向運動的速度,為順利完成後續動作做好準備。研究測定,右腳滑步結束時鉛球運行的速度可達2-2.5米/秒,約為出手速度的15%。
1.預備姿勢:背對投擲方向,持球貼近投擲圈的后沿站立,身體重心落在右腳掌上,左腳置於右腳跟後方20-30厘米處,以腳尖觸地,維持身體平衡。上身保持正直,兩眼平視,兩肩與地面平行。這種預備姿勢較為自然,有助於集中精力開始滑步。
2.團身動作:運動員站穩后,從容地向前屈體,待上體屈至接近與地面平行時,屈膝下蹲,同時頭部和左腿向右腿靠攏,完成團身動作。下蹲時,右膝彎曲的程度,應視運動員的個人情況而定,但必須有利於完整動作合理加速節奏的形成。左膝回收靠近右膝時,右腳有一個提踵動作,這一動作有助於滑步的起動。
3.滑步動作:滑步是由臀部主動后移,然後積極后擺左腿,充分利用“移、擺”產生的動力開始的,這樣既可保證鉛球和身體重心獲得必要的速度,又可減輕右腿的負擔,有利於右腿完成後續動作。最後再通過蹬伸右腿、回收右腳來完成滑步動作。在滑步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兩腿動作順序:即蹬擺左腿在先,蹬伸右腿在後,最後是回收右小腿。這—順序可以避免身體重心起伏過大,並可保證迅速進入轉換階段。
(2)左腿蹬擺后應保持與軀幹成一直線,直至最後用力開始。
(3)當右腿蹬伸完成時,鉛球約處在右小腿的1/2處外側的垂直面上。當右腿回收后,鉛球約處在右膝上方外側。
(4)團身結束時,右大腿與軀幹的夾角約為50°-60°,右腿滑動結束時約為80°-90°。
(三)轉換(過渡)技術
轉換技術是指從運動員回收右小腿結束到左腳落地。它的主要任務是保持或適當增加鉛球在滑步中獲得的水平速度,並為最後用力形成合理的身體姿勢。當運動員右腳落地后(以前腳掌著地),右腿膝關節不要蹬伸,右膝要積極內扣。與此同時左腿外旋插向抵趾板,以前腳掌內側著地。上體保持適宜后傾,左臂內扣,頭部不要主動左轉。右腳著地時,體重大部分落在右腿上。左腳著地時,身體重心移至兩腿之間偏右腿的位置。
(四)最後用力
最後用力階段是從左腳落地到鉛球出手,它是鉛球技術中最重要的階段,鉛球出手速度的80%左右將在這個階段獲得。這一階段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即最後用力加速準備部分和最後用力加速部分。
1.最後用力加速準備部分:它是指從最後用力開始到投擲臂給鉛球加速之前。其主要任務是保持鉛球已有的速度,為投擲臂的加速用力做好最後的準備。在這一過程中,投擲臂尚未給鉛球加速,僅是依靠右膝的內壓、右腿的側蹬推動骨盆側移。由於上體不主動抬起,頭頸不主動扭轉,而使身體左側的有關肌群形成預先拉長狀態,為最後的爆發用力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這短暫的過程中,鉛球運行的距離約為10-20厘米,時間約為0.01-0.03秒。
2.最後用力加速部分:它是指從投擲臂加速推球到鉛球出手。其主要任務是加快鉛球的運行速度,並達到最大限度,以適宜的角度將鉛球推出。在軀幹形成側弓和左腿有力的支撐下,充分利用下肢蹬伸力量轉髖轉體,然後右胸前挺,使鉛球積極加速,在軀幹正對投擲方向後再利用手臂順勢轉肩推球,完成整個投擲動作。在最後用力過程中,左腿的支撐作用十分重要,它不僅可以提高鉛球的出手高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轉體推球的速度。在最後用力中,左臂通過向上、左、下方位的擺動,可以加大胸大肌橫向引展,協助完成左側支撐,提高轉體推球的速度和力量。要注意出手前推球加速能力的培養,因為優秀與非優秀運動員推鉛球出手速度的差異主要是在最後用力中形成的。
(五)維持身體平衡
鉛球出手后,運動員通常採用兩腿交換並降低身體重心來減緩向前衝力,以維持身體平衡,防止犯規。
當今世界優秀鉛球運動員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是不盡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預備姿勢站立不同。在預備姿勢站立中有立姿和蹲姿。立姿,也稱高姿勢,其優越性在於滑步開始時,可以利用身體重心由上而下的勢能,有利於自然、協調地進入滑步。蹲姿,也稱低姿勢,其優越性在於減少身體重心和鉛球的起伏,保證身體平穩地進入滑步,但它對運動員腿部力量要求較高。
2.步長分配不同。有短長步點型(滑步距離較短而最後用力的站距較長)和均勻型(兩步的距離較為平均)。短長型技術表現為右腿滑步距離約為0.6-0.8米,最後用力兩腳的站距約為12-1.3米。這種技術較簡單、易學,有利於滑步和最後用力動作的銜接。但對運動員軀幹的力量要求較高。
3.在最後用力中右腿用力的方式不同。一種是側蹬在先,轉蹬在後,這種技術更多的是發揮身體側弓反振功能。另一種是轉蹬結合,轉動在先,這種技術有利於發揮身體正弓反振功能。兩種技術各有利弊,前者較後者更簡單、實用,但對運動員腰部力量要求很高,因此,優秀運動員採用較多。
● 旋轉推鉛球技術
旋轉推鉛球的握球持球與背向滑步推鉛球相同。運動員背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持球臂的肘部向外展開與肩齊平,上體微前屈,以上體左右轉動為預擺。預擺結束后,以身體左側為軸,左滕和左肩開始向左轉動,在身體轉向投擲方向之前,右腳儘可能晚離支撐點。身體重心從左腿轉到右腿的過程中,幾乎沒有肉眼可見的騰空,右腳落地要平穩且富有彈性。右腳落地后,左腳要儘快落地,以便形成軀幹的最大扭緊狀態,為最後轉體用力提供有利的條件。最後用力與滑步推鉛球沒有多大區別,只是更多地利用了轉體的動量。
旋轉推鉛球技術的主要優勢:
1.能獲得較長的“助跑”距離。旋轉技術能較大幅度地加長“助跑”距離,例如巴恩斯的旋轉距離超過了2.70米,而滑步推鉛球技術一般只有1米左右。相比之下,旋轉推鉛球比滑步推鉛球的“助跑”距離增加了近兩倍,這就為鉛球投擲創造了較好的先決條件。
2.能使器械獲得較大的預先速度。由於採用旋轉推鉛球“助跑”距離長,因此有利於提高鉛球在“助跑”階段的預先速度,例如巴恩斯的旋轉速度達到5米/秒,而滑步速度最高只能達到3米/秒。
3.徠能使鉛球在最後用力中獲得較長的用力距離。最後用力階段是推鉛球技術的關鍵環節,優秀運動員最後用力對推鉛球成績的貢獻率可達80%-85%。研究實驗表明,一名身高1.94米的運動員採用滑步推鉛球技術時,其最後用力的距離約為180米,而採用旋轉推鉛球技術則能獲得2米以上的用力距離。

重要賽事


國際鉛球運動比賽有奧運會鉛球比賽、世界盃田徑賽鉛球比賽、世界田徑錦標賽鉛球比賽等。
亞洲鉛球比賽主要有亞洲田徑錦標賽鉛球比賽。
中國鉛球運動比賽主要有全國田徑錦標賽鉛球比賽、全運會田徑比賽鉛球比賽、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田徑比賽鉛球比賽、全國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鉛球比賽等。

組織機構


世界田徑:1912年,來自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等17個國家的田徑聯合會代表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這標誌著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國際田聯前身)成立。該聯合會成立之初,總部設在斯德哥爾摩,后遷到英國倫敦,現位於摩納哥。2001年,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改為“國際田徑聯合會”。聯合會的宗旨是開展世界田徑運動;制定國際比賽的章程和規則,保證會員之間的比賽按田聯制定的章程和規則進行等。 2019年,國際田徑聯合會在摩納哥舉行的第217屆理事會上通過了更改名稱和會徽的決議,國際田徑聯合會更名為“世界田徑”。
亞洲田徑聯合會:簡稱“亞洲田聯”,1973年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總部設在新加坡。主要機構有亞洲田聯代表大會和亞洲田聯理事會。
中國田徑協會: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所承認的管轄田徑運動的全國性運動協會,成立於1954年。田徑協會的宗旨是:團結全國田徑工作者和愛好者,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指導和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發展;提高田徑運動技術水平等。

代表人物


帕里·奧布萊恩,美國男子鉛球運動員,背向滑步投擲技術的創造者。1952年,奧布萊恩在赫爾辛基奧運會上以17.41米的成績奪得鉛球金牌。1953年,奧布萊恩以18米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第個突破“18米大關”的運動員。1956年,奧布萊恩以19.06米的成績再創世界紀錄,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突破“19米大關”的運動員。同年,奧布萊恩以18.57米的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並蟬聯冠軍。
黃志紅,中國女子鉛球運動員。1989年,黃志紅奪得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女子鉛球銀牌,同年又在第15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為中國隊奪得冠軍。賽后一個月再次代表亞洲參加在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盃賽,並以20.73米的成績戰勝了利索夫斯卡婭、洛絲、哈德維克等選手,成為第一個在世界盃田徑賽上獲得冠軍的亞洲選手。
李梅素,中國女子鉛球運動員。1988年,李梅素在第24屆奧運會田徑比賽中以21.06的成績獲鉛球銅牌,這也是該屆奧運會上亞洲選手在田徑比賽中取得的唯一一塊獎牌。她在這一年的最好成績,位列世界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