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剛

詩人局長

薛剛,14歲闖蕩寧夏,在困境下堅守文學夢想,2002年擔任寧夏自治區旅遊局副局長,在全國各地颳起一股“寧夏旅遊旋風”。

人物檔案


薛剛,籍貫:山東聊城,寧夏自治區旅遊局副局長。
4月7日,“‘君在黃河頭我在黃河尾’2008年山東人游寧夏”活動在濟南舉行。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局副局長薛剛,面對到場的山東老鄉以及旅遊同業,再次以詩一樣的語言大力推介西部寧夏的獨特旅遊資源,通過語言向大家展開一幅西部旅遊的壯美圖卷。這種由自治區(省級)旅遊局負責人進行“朗誦式”旅遊宣傳促銷的方式,在全國旅遊界堪稱獨樹一幟,薛剛也就此贏得“詩人局長”的美譽。

人物經歷


斑斑傷痕

薛剛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早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之後又隨部隊前往西藏、青海剿匪。後來部隊整團制地轉業到地方,參加國家建設。當時一部分人去了青海,一部分人留在寧夏,薛剛的父親作為善於修車的汽車兵,在銀川拖拉機配件廠參加了工作。
1961年,薛剛在寧夏銀川出生,父親為此給他起了個“銀生”的小名。但到了1962年,尚不到1歲的薛剛便隨父母舉家搬回聊城市茌平縣農村老家,在此生活至14歲。
上世紀60年代魯西大地比較貧困,絕大多數人吃不飽、穿不暖,薛剛一家也不例外。至今,嚴冬在薛剛手上、腳上留下的凍傷仍歷歷在目。在嚴酷的生活環境下,薛剛的學習成績卻非常好,上世紀70年代的一次中考中,他與另一個孩子從本村十幾個孩子中脫穎而出,考上高中。1974年,父親獨自回寧夏找到原來的組織,搞清了問題。1年後,父親帶著全家又遷回了當時相對富裕的寧夏農村,薛剛則轉學到寧夏賀蘭縣第三中學。
實際上,當時全國都處於貧困的大背景下,遷徙並沒有給薛剛一家人的生活帶來太大改變。1977年,薛剛首次參加高考,儘管榜上有名,卻因為在當地舉目無親,被人頂下來。他只好一邊務農,一邊繼續準備高考。勞動對一個吃不飽飯的十六七歲的少年來說,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薛剛當時也要隨大人一起收麥子。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年西部農村的蚊子好像特別多,晚上常被咬得全身都是血疙瘩。分段挖大溝時,每人分10薛剛因為年齡小,沒力氣,幹起來十分吃力。但他身上就是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別人中午就能挖完,他一直干到晚上。
最艱難的是在賀蘭縣磷肥廠時。當時薛剛的工作是把磷礦石變成漿,再通過攪拌、發酵等工序,變成可以在田地里使用的農肥。幹活時,含有很高熱量的磷肥不斷掉在他的靴子里、脖領中,硫酸侵蝕皮膚,在他身上留下了一處處燒燙傷的疤痕。在這樣的崗位上,薛剛一直幹了6年,直到1984年才離開。

文學夢想

在難以想象的生活困境中,薛剛的心中始終保留著一塊清靜的土地,那就是他痴愛的文學。詩歌在那時慰藉了他的心靈。
賀蘭縣磷肥廠工作時,薛剛又兩次參加了高考,成績卻與大學分數線越來越遠。他又參加了函授大學,開始嘗試寫作詩歌。儘管依舊吃不飽飯,正處於長身體階段的薛剛卻無暇顧及其他,他對詩歌開始了近乎瘋狂的迷戀和追求,並陸續發表了一些詩歌作品。
薛剛在文學上的才華終於引起人們的注意——一位時任賀蘭縣委副書記的山東老鄉看到他的獲獎作品后感嘆:“哎,小夥子也是為我們縣爭光了!”副書記責成縣文化局將他安排到縣文化館,任創作員、編輯。在文化館工作期間,薛剛的文學才華得到了充分展示,他創辦了《賀蘭文藝》(后改成《賀蘭文化》),並成立起“夏桂詩社”,團結當地一批文學青年進行文藝創作。1984年到1988年四年的時間,是薛剛詩歌創作的高峰,他在國內雜誌報刊上陸續發表了100多篇散文、詩歌、小說以及歌詞,在自身文學功底得到較大鍛煉的同時,也陸續獲得很多獎勵。直至他1988年被調到銀川任市貿易局辦公室副主任時,他仍筆耕不輟,不斷有作品問世。
199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50周年,廣泛邀請全國詩歌名家高手參評、參賽,薛剛以一首《農民技師》一舉拿下本次大賽的一等獎。對於這次獲獎,薛剛顯然非常看重,今天再回憶時仍不由得揮動胳膊,向記者強調當時的評選“檔次很高”。自豪和滿足之情猶勝後來他榮任自治區旅遊局副局長。
《農民技師》的第一段這樣寫道:“你銜神農智慧的五穀而來/你涉現代科技的星河而來/你踏清晨綠色的田野而來/中國,今日/為你隆重舉行加冕禮。”薛剛以火一般的熱情,向在1991年全國農村開展的農民技術職稱評聘工作中萬餘名被授予中級職稱的農民,頂禮膜拜。

詩人局長

此後,工作得力的薛剛被派到銀川物資局,先後任局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的副局長等職務。在此期間,他按照上級穩定、改革、發展的要求,根據有關政策,在4年內將多數國企改為股份制經營,給1000餘名國企職工妥善安排工作。之後,政績不錯的薛剛被調任銀川市外事僑務旅遊局,任黨組書記、局長,在此期間陸續組織城市創優、銀川國際摩托旅遊節等活動,很快使銀川旅遊成為整個寧夏的龍頭,在全國也有了一定的名氣。2002年在寧夏自治區陳建國書記的支持下,薛剛被任命為寧夏旅遊局副局長。
從此,寧夏旅遊傾注了薛剛無數精力和心血,幾年中,他以自己獨有的形式大力宣傳寧夏旅遊的特點。在4月7日對山東的推介中,薛剛一上來就亮出“塞上江南,神奇寧夏”的金字招牌,滿懷深情地向山東老鄉推介自己的“第二故鄉”寧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寧夏6.64萬平方里的土地上,卻集西北風情之大成。這裡是中原文化的過渡地帶,是河套文化和絲綢文化的交融區,更是大漠風光與江南水鄉的完美結合。”“這裡有赫赫有名的‘兩山一河’——即作為武俠小說中名山、聖山之譽的賀蘭山,作為中國100個紅色景區之一的六盤山,以及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有‘兩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和‘塞上江南’的獨有景觀;有‘兩沙一陵’——被列為國家首批4A景區的沙湖、沙坡頭,以及堪稱‘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山東精神

在很多認識薛剛的人心中,今年47他身材高大,性情耿直豪爽,有著山東人吃苦向上的品質。而他又有30餘年在寧夏奮鬥生活的難忘經歷。記者忍不住問他:在情感天平中,山東和寧夏哪一個在你心裡更重,更被認可一些?
“你去讀一下我的《老家》那首詩吧,它最能表達一個山東人在寧夏的感情。”薛剛說。
《老家》的最後一段寫道:“今天,我以一片葉的名義/踏上尋訪故鄉的路/故鄉的人和事變得陌生/唯有那片山水依然稔熟。”
“我的父母、爺爺奶奶都是山東人,我在山東生活了14我現在願意做一個樸素的寧夏人,但我骨子裡的東西是屬於山東人的。”對於記者的提問,他思忖良久后這樣回答。

首羊雜碎


喝一口湯,辣!
吃一口雜,香!
碗里的香菜,綠;
湯里的蔥花,亮。
羊腸短,羊肚脆,
面肺白,蹄筋黃。
羊肝嫩,頭肉細,
炭火燒得旺!
刀工有講究:六大件,
粗細長短,一個樣。
喝到一半,加湯!
掌勺的大媽,爽!
本地人:好長時間沒吃啦。
外地人:難忘,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