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根

菊科植物

艾根艾的藥用價值艾根為菊科植物艾的根。栽培或野生。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原植物生於荒地林緣。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蔭,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宜生長。

主要價值


艾草根
艾草根
艾的“本草”記載《名醫別錄》:味苦,微溫,無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熱。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藥性論》:使。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癬,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煎葉,主吐血。炒艾作餛飩,吞三、五枚。以飯壓之良。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又搗末和乾薑末為丸,一服三十丸,飯壓,日再服,治一切冷氣,鬼邪毒氣,最去惡氣。
《本草綱目》:艾根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寒濕腳氣人亦宜以此夾入襪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