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藍眼淚的結果 展開
- 夜光藻俗稱(水體生物)
- 2002年陳冠蒲演唱歌曲
- 神話傳說
- 1993年武俠影片戰神傳說
- 電影
- 曉夢所著愛情小說
- 音樂專輯
藍眼淚
夜光藻俗稱(水體生物)
希氏彎喉海螢(學名:Vargula hilgendorfii),一種介形蟲,簡稱海螢,是生活在海灣里的一種浮游生物,為熒光動物。海螢的身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著沙灘呈帶狀。夜間能閃閃發光,科學家稱這種生物光為“冷光”。
該物種以其生物發光,因其中螢光素和螢光素酶之間的反應產生的藍色色光,在馬來西亞和中國台灣形象地稱作藍眼淚。
藍眼淚出現的地方:平潭綜合實驗區流水碼頭、平潭“十八樓”海灘、平潭(蘇澳)六秀山谷海灘、平潭猴研島等多處海灘,福建省泉州凈峰惠女灣,廈門海濱、篔簹湖畔。
夜光藻
頭胸甲由兩瓣介殼構成,整個身體完全包被在殼瓣內,兩介殼有閉殼肌,背面具絞合脊(鏈)相聯結,腹面開啟,兩殼對稱或不對稱,介殼有一定程度鈣質化,表面常有突起和雕紋。壯肢目的種類,在殼前下側具一觸角凹(缺刻),可使第2觸角自由伸縮,幫助游泳。身體分節不明顯,末部向腹面彎曲,末端具尾叉,形狀隨種而異。浮遊種類通常呈三角形,其腹面具爪狀硬刺,便於游泳。
足肢目為4對,第一口后附肢為小顎,雙支型,形態多變;第二口后附肢隨種而異,稱第2小顎。第三及第四口后附肢一般呈足狀,末端具爪,用於爬行,具一對無柄複眼。雌雄異體,雌性具有 1對卵巢,輸卵管常成對,生殖孔常開於末對附肢之後。納精囊向外與交接孔相通,內與輸卵管相連。雄性精巢多由4長葉組成,輸精管後段為射精管,陰莖位於尾叉的前方腹面,輸精管不開口於陰莖,通過兩個陰莖之間為生殖孔。雌性的卵產出后藏於身體背面兩殼之間,有的直接散布在水中,孵出的無節幼體具介殼,經數次蛻皮,肢體數逐漸增加,達到成體。
該物種晝伏夜出,並生活在淺水底部的沙層里。海螢夜光是海面上的一種奇景。
1、離開海水只能夠生存10秒。
2、只有吹南風且漲潮才會出現。
3、每年4月到8月之間會在台灣馬祖的海灘上發光。
4、如果浪夠大會飄在空中在人身旁,像螢火蟲那樣。
夜光藻
藍眼淚[夜光藻俗稱(水體生物)]
夜光藻是沿岸表層種類,分佈很廣,除寒帶海域外,幾乎遍及世界各海區。
藍眼淚[夜光藻俗稱(水體生物)]
藍眼淚[夜光藻俗稱(水體生物)]
夜光藻圖冊
由於浮游生物是藻類的食物來源,因此在一些營養條件豐富的水域,有時會看到大量藻類聚集,形成“赤潮”。
有時一些游泳者在海中會看到夜光藻發出的光芒,因隨著海浪浮動,因此又被稱為“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
藻類所形成的不只是赤潮,形成的顏色取決於的藻類液泡,例如一旦綠藻類大量聚集,即會形成“綠潮”。
該生物長著圓球形的身體,高度囊泡化,有一個能輕微活動的觸手,能將外界小型浮游植物或有機顆粒送入胞口內,在細胞內形成食物泡進行消化。其原生質集聚於胞口附近,原生質中有一個核。細胞受刺激時會發光,尤其在夜晚的海面上熒光點,夜光藻也是海洋中重要的發光生物。他們個頭極其微小,其細胞直徑為150至2000微米,再加上細胞壁透明,使人們用肉眼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這種藻類生物以罕見的密度出現在湖中,從而將整個湖泊變成了夜光湖。尤其是當它們受到驚擾時,就會發出很亮的藍光,但不分泌毒素,因此不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它們這麼做,是希望引起更強大的捕獵者的注意,從而幫助它們趕走入侵者。
夜光藻
2012年4月在台灣馬祖地區即出現大量“藍眼淚”現象。據報道,知名導演李安當初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本欲將此景加入片中,可惜因子量不夠多而作罷。
2014年4月3日,青島海邊多地出現紅色海水,原是夜光藻,這種藻類在白天呈現紅色,在晚上時受到驚嚇會泛出藍光。
2016年8月,福建長樂象鼻澳海灘連續4晚出現“藍海”,泛著藍光的海浪翻騰著湧向岸邊,海岸線猶如璀璨的銀河星空,美不勝收。
2016年5月1日,福建惠安凈峰惠女灣出現藍眼淚,一朵朵綻開的浪花閃著幽幽的藍光。海岸線也瞬間變成了一條藍色的光帶,閃現著點點藍色的熒光,密密地連成了一條線。浪花越大的時,藍色熒光越加明顯。每年4月到5月在凈峰惠女灣會定期出現,靜謐而神秘。
2017年5月,福建長樂象鼻澳海灘連續5晚出現大量藍眼淚,吸引大量訪客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