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婆婆納

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

全株有毛。莖自基部分枝,下部傾卧,高15~45cm,莖基部葉對生,有柄或近於無柄,卵狀長圓形,邊緣有粗鈍齒。花序頂生,苞葉與莖生葉同型,互生。花單生於苞腋,花梗明顯長於苞葉;花萼4裂,花冠淡藍色,有深藍色脈紋。蒴果腎形,寬過於長,頂端凹口開角大於90°,宿存花柱明顯超過凹口。種子表面有顆粒狀的突起。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3~5月。種子繁殖。生於路邊、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別是麥田中,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同時成為黃瓜花葉病毒、李痘病毒、蚜蟲等多種微生物和害蟲的寄主,分佈在菠菜、甜菜、大麥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Aphanomyces cladogamus)同時也寄生在該種植株上。

形態特徵


鋪散多分枝草本,莖密生兩列多細胞柔毛。葉2-4對(腋內生花的稱苞片,見下面),具短柄,卵形或圓形,長6-20毫米,寬5-18毫米,基部淺心形,平截或渾圓,邊緣具鈍齒,兩面疏生柔毛。總狀花序很長;苞片互生,與葉同形且幾乎等大;花梗比苞片長,有的超過1倍;花萼花期長僅3-5毫米,果期增大達8毫米,裂片卵狀披針形,有睫毛,三出脈;花冠藍色、紫色或藍紫色,長4-6毫米,裂片卵形至圓形,喉部疏被毛;雄蕊短於花冠。蒴果腎形,長約5-毫米,寬約7毫米,被腺毛,成熟後幾乎無毛,網脈明顯,凹口角度超過90度,裂片鈍,宿存的花柱長約2.5毫米,超出凹口。種子背面具深的橫紋,長約1.6毫米。花期3-5月。2n=28。

幼苗

子葉出土,闊卵形,具長柄,無毛;上、下胚軸均發達,密被斜垂彎生毛;初生葉2片,對生,卵狀三角形,先端鈍尖,緣具2~3個粗鋸齒,並具睫毛,葉脈明顯,被短柔毛。

成株

鋪散多分枝草本,全體被有柔毛。自基部分枝,下部分枝伏生地面,余斜上,株高10~15cm;莖基部葉2~4對,對生,有柄。上部葉(也稱苞片)無柄,互生。葉卵圓形,邊緣有鈍鋸齒。花單生於苞腋,苞片呈葉狀,花梗比苞片長,有的超過1倍;花萼4深裂,裂片狹卵形,有睫毛,三出脈,宿存;花冠淡藍色、藍色或藍紫色,有放射狀藍色條紋;花柄長1.5~2.5cm,長於苞片。雄蕊2枚,生於花苞上,短於花冠。蒴果腎形,長約5mm,寬約7mm,有網紋,種子舟形或長圓形,腹面凹人,背面具深的橫紋,長約1.6mm。

近似物種

大婆婆納和直立婆婆納與阿拉伯婆婆納近似,但大婆婆納幼苗上胚軸被斜垂彎生毛,花柄不長於苞片,花淡紫紅色。直立婆婆納莖直立,花為藍色,但花柄很短。
阿拉伯婆婆納
阿拉伯婆婆納

分佈範圍


分佈於華東、華中及貴州、雲南、西藏東部及新疆(伊寧),為歸化的路邊及荒野雜草,原產於亞洲西部及歐洲。

生長繁殖


阿拉伯婆婆納每年有兩次萌發高峰,分別在11月底和3~4月。波斯婆婆納有很強的無性繁殖能力,莖著土易生出不定根,重新形成植株。正因波斯婆婆納有很強的無性繁殖能力,故可將波斯婆婆納種植在裸露的地表上,快速復蓋地表。
綠化
阿拉伯婆婆納從10月初出苗呈現綠色,在整個冬季,植株除了部分略帶紫色外,一直保持深綠色,第2年3月前後,90%的植株返綠並持續到5月。阿拉伯婆婆納種子於4月漸次成熟,經3-4個月的休眠期便可萌發。11月上旬達到出苗高峰。整個冬春季節阿拉伯婆婆納較好填補了草花花壇裸露地表不足。
阿拉伯婆婆納在早春開花以後,營養生長減緩,部分葉片開始向上斜生,與枝條渾然一體,極具觀賞效果。兩種栽植方式各有千秋。夏季前後,裝扮花壇的作用就可以由眾多的草花完成。

種子繁殖

阿拉伯婆婆納容易進行種子繁殖,種子結果量大,生活史很短,生長速度快,生長期長,具有極強的無性繁殖能力,匍匐莖著土易生不定根。
阿拉伯婆婆納種子於4月漸次成熟,經3-4個月的休眠期便可萌發。11月上旬達到出苗高峰。整個冬春季節阿拉伯婆婆納較好填補了草花花壇裸露地表不足。
阿拉伯婆婆納繁殖能力強。在田間的種子萌發率可達10%以上,而農田其他雜草的種子平均萌發率一般為3.32%。種子在0.1-1厘米土層間萌發率為30%-100%,在3厘米以下出苗較少,淺耕會促使其種子萌發。萌發對土壤濕度的要求比較寬,含水率在20%-40%時具有較高的發芽率,但是在小於10%-大於50%時,種子萌發率極低。粗放管理即可。

主要變種


與阿拉伯婆婆納(Veronica persica Poir.)相關的種有:
阿拉伯婆婆納
阿拉伯婆婆納
兩裂婆婆納(Veronica biloba L. Mant.)
彎果婆婆納(Veronica campylopoda Boiss.)
心果婆婆納(Veronica cardiocarpa (Kar. et Kir.) Walpers)
婆婆納(Veronica didyma Tenore)
紅葉婆婆納(Veronica ferganica M. Pop.)
絲莖婆婆納(Veronica tenuissima Boris)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阿拉伯婆婆納
阿拉伯婆婆納
中藥名:腎子草《貴州民間藥物》
別名:燈籠草《貴州民間藥物》,燈籠婆婆納《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材基原:為玄參科植物阿拉伯婆婆納Veronica persica Poir.的全草。
性味功效:味辛;苦;咸;性平。祛風除濕;壯腰;截瘧。

主要危害


生於路邊、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別是麥田中,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同時成為黃瓜花葉病毒、李痘病毒、蚜蟲等多種微生物和害蟲的寄主,分佈在菠菜、甜菜、大麥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同時也寄生在該種植株上。

防治方法


常見方法

由於該種處於作物的下層,通過作物的適度密植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這種草害;將旱旱輪作改為水旱輪作,可有效地控制這種雜草的發生;綠麥隆、綠磺隆、甲磺隆、殺草丹、除草醚等除草劑能夠有效地殺滅該種;刺盤孢屬某些真菌可使該種染炭疽病。

農業防治

制定合理的種植輪作制度,形成不利於雜草生長和種子保存的生態環境,縮短土壤種子庫內雜草子實的壽命,降低第二年的雜草基數,達到雜草管理的科學性和長效性,控制波斯婆婆納等喜旱性雜草的發生。

麥田防除方法

(1)在稻麥輪作田,於小麥播后7~14天,每畝用20%麥草寧5克,加水0.5公斤稀釋后加水40公斤噴霧。
(2)11月底至12月上旬,小麥分櫱后、雜草2~3葉期,每畝用775%巨星干懸劑1.2克加水噴霧。
(3)小麥出苗后、雜草3~6葉期,每畝用5.8%麥喜懸浮劑10毫升,加水30~40公斤噴霧。
(4)小麥3葉期至撥節前,每畝用奔騰5克,加水40公斤噴霧。
(5)麥苗返青分櫱至拔節期,每畝用20%使它隆30毫升、2甲4氯125毫升,加水40公斤噴霧。

油菜田防除方法

(1)雜草苗期、油菜越冬期,每畝用10%高特克250毫升,加水40公斤噴霧。
(2)油菜播種前和移栽后,每畝用70%草長滅250克,加水30公斤噴霧。
(3)雜草2~3葉期、直播油菜6~8葉期或移栽油菜移栽返青后,每畝用好實多50~55克,加水30~40公斤噴霧,不要用於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田。
(4)直播油菜6~8葉期或移栽油菜返青期、雜草2~3葉期,每畝用50%高特克懸浮劑26~30毫升,加水40公斤噴霧。

植物文化


花語

阿拉伯婆婆納、西亞婆婆納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健康。

概要

別名:阿拉伯婆婆納
學名:Veronica persica Poir.
全株有毛。莖自基部分枝,下部傾卧,高15~45cm,莖基部葉對生,有柄或近於無柄,卵狀長圓形,邊緣有粗鈍齒。花序頂生,苞葉與莖生葉同型,互生。花單生於苞腋,花梗明顯長於苞葉;花萼4裂,花冠淡藍色,有深藍色脈紋。蒴果腎形,寬過於長,頂端凹口開角大於90°,宿存花柱明顯超過凹口。種子表面有顆粒狀的突起。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花期3~5月。種子繁殖。
原產地:西亞至伊朗;現廣布溫帶及亞熱帶地區。
中國分佈現狀:分佈於華東、華中、西南、西北等地。
始載於《江蘇植物名錄》(1919~1921年)。1933年采自湖北武昌。生於路邊、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別是麥田中,對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同時成為黃瓜花葉病毒、李痘病毒、蚜蟲等多種微生物和害蟲的寄主,分佈在菠菜、甜菜、大麥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Aphanomyces cladogamus)同時也寄生在該種植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