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林鎮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下轄鎮
官林鎮隸屬於宜興市,位於宜興西北部,是全國重點鎮、江蘇省重點鎮、無錫市規劃衛星小城市和宜興市新興生態型工貿重鎮,全鎮總面積124平方千米(2017年),現有人口9.17萬人(2017年),建成區約15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官林鎮位於宜興市西北部。東至高塍鎮,南鄰徐舍鎮,西靠楊巷鎮,北接常州市武進區。
2015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6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產值980億元,同比增長5%;完成工業應稅銷售990億元,同比增長2.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2億元,其中完成工業後勁投入49億元,同比增長17.6%;完成外資到賬4515萬美元,居全市第一;完成財稅總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9.4%。
2018年10月8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
相傳古時為官宦人家聚居的地方。因而得名官林。秦漢時期(公元前210年左右)設官亭,西晉永興元年(304年),陽羨縣分地新置臨津縣(治今宜興都山鄉),屬義興郡(治陽羨縣,今江蘇宜興市新街鎮)。隋開皇九年(589年),廢義興郡,改陽羨縣稱義興縣,臨津縣併入義興縣,屬常州。建縣歷時285年。唐武德二年至七年(619--624年),又置臨津縣,屬鵝州。僅置5年,后不復置。轄域位於約今宜興市西北。縣以臨溪盪、津渡而名,至今仍有臨津盪,故址位於今都山鄉的土城、街里村。
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改稱凌霞,宋代始稱官林,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設官林鎮,1957年官林鎮、官東鄉、官西鄉合併稱官林鄉。1959年成立官林公社,1964年恢復官林鎮。
1986年,官林鄉、鎮合併為官林鎮。1996年,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中里、宗家、官林、儲巷、楊家、大田、來村、張五瀆、亳瀆、觀瀆、薛家瀆、上笠瀆、下笠瀆、三協、南塍村、義莊、集義瀆、官林水產18個行政村和官林瀆居委會。
2000年鈕家鄉、都山鄉併入。2004年豐義鎮併入。
2005年,全鎮轄義莊、笠瀆、濱湖、滆湖、大田、官林、凌霞、都山、前城、白茫、楊舍、桂芳、鈕家、大儒、興元、南庄、東堯、庄西、韶巷、豐義、戈庄21個村和官林、豐義2個社區。鎮政府駐官林凌霞路,在市政府駐地西北20千米處。
原豐義鎮1949年為豐義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4年設鎮。1996年,面積31.7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莊家瀆、蔣家瀆、大南、大北、北周、南庄、窯庄、前元、后元、丰南、豐北、豐東、豐西、古庄、大堰、壓渚、姜庄、韶巷、韶西、河東、五村、韶東、戈庄、韶庄、豐義水產25個行政村和豐義居委會。2004年撤鎮併入官林鎮。原鈕家鄉1949年為鈕家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
1996年,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頭門、胡家、白茫、沈家、楊舍、屯橋、下圩、合星、淡村、新岳、岳灘、桂芳、夾溝、東衛、梧桐、鈕家、西村圩、宜林、黃岳、鈕家水產20個行政村。
2000年撤鄉併入官林鎮。原都山鄉1949年為都山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21.1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黃樓、黃庄、宛庄、都山、山南、東塘、積梅、蜀風、培庄、土成、西盪、回圖、干西、街里14個行政村。2000年撤鄉併入官林鎮。
宜興市官林鎮
截至2017年全鎮區域面積124平方千米(2017年),轄行政村18個、社區2個,戶籍人口9.17萬人(2017年)。
名稱 | 簡介 |
白茫村 | 白茫村:位於官張公路北側。 |
豐義社區 | 豐義社區:位於宜興城區西北24公里,東濱滆湖,北鄰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鎮東安界,宜興至常州公路穿境而過,是宜興的一個邊緣集鎮。 |
義莊村 | 義莊村:位於宜金公路西側。 |
笠瀆村 | 笠瀆村:位於官林鎮東郊的濱湖新城,滆湖西岸,宜金公路貫穿而過。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現有村民小組20個,人口2099人。 |
濱湖村 | 濱湖村:位於遠程路。 |
滆湖村 | 滆湖村:位於毫瀆小學北側。 |
官林村 | 官林村:位於新官東路15-1號。 |
凌霞村 | 凌霞村:由原宗家、中里、大田、楊家等四村合併組成。 |
名稱 | 簡介 |
官林社區 | 官林社區:位於凌霞北路72號。 |
前城村 | 前城村:由原臨津、土城等村合併而成。總面積11.5平方公里,現有39個自然村、72個村民小組,人口7000人。 |
戈庄村 | 戈庄村:位於戈潘路北側。 |
楊舍村 | 楊舍村:位於健康西路。 |
桂芳村 | 桂芳村:南靠北溪河,西臨省道官張公路,面積5.94平方公里,下轄32個村民小組,19個自然村,人口3642人。 |
鈕家村 | 鈕家村:位於官林南大門,地域面積3平方公里,緊靠官張公路。總人口3705人。 |
大儒村 | 大儒村:位於東薛線北側。 |
南庄村 | 南庄村:位於宜豐路西側。 |
東堯村 | 東堯村:位於韶豐路南側。 |
韶巷村 | 韶巷村:地處官林鎮西北,全村683戶,2000餘人,水稻面積1884畝,養殖面積673畝。 |
都山村 | 都山村:地處宜興市西北角,總人口6200人,1968戶。 |
2015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6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產值980億元,同比增長5%;完成工業應稅銷售990億元,同比增長2.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2億元,其中完成工業後勁投入49億元,同比增長17.6%;完成外資到賬4515萬美元,居全市第一;完成財稅總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9.4%。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正增長,全面完成了市定目標任務。
堅持多渠道籌措資金,累計投入8多億元用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建成區面積從4平方公里擴大到1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從36.5%提高到41%,完成了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
科技事業
2013年全年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設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認定省高新技術產品46隻。全鎮規模企業研發機構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創建為全市唯一“無錫市知識產權示範鄉鎮”。全年引進留學人才5名,“雙高”人才31名,新認定各類高新技術企業11家。
2013年發放低保金452萬元、慈善救助款212萬元、重殘救助金175萬元,發放各類生活救助金25萬元,受惠人數4610人,全年向社會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367個,轉移農村勞動力1034人,完成社保擴面2632人,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
創先爭優聚焦民生。老年服務中心順利通過省級三星級敬老院驗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設殘疾人康復室,並通過市規範化建設試點鎮驗收;都山小學附屬幼兒園創建為江蘇省優質幼兒園;豐義幼兒園順利通過省優質園複審。功能載體日趨完善。以官林醫院順利投用為契機,有效推進醫院與中心一體化運作,在全市起到了示範作用。繼續強化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工作,參保率、繳費率以及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門診人次、門診業務量均在全市排名第一,創建成功全市唯一慢性病綜合防控區。全年群眾享受城鄉居民醫療報銷1596萬元,得益率達到70%。電纜實訓基地、早教體驗室等一批功能載體相繼投用,有效豐富了各類民生需求。文體活動精彩紛呈。成功承辦江蘇省老年人體育節宜興·官林分會場啟動儀式,宜興市“文化鄉村行,和諧千萬家”集中服務活動,“知我文物、愛我家鄉”宜興文物圖片巡展活動。積極開展乒乓球、籃球、門球等各類體育比賽。社會大局和諧安定。公安工作紮實高效,開展“打黑除惡”、“兩搶一盜”等專項行動,有力維護了社會安定和公共安全。全力推動技防鎮升級改造工作,不斷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為41隻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源頭保障。
古碑
大宗函亭侯二碑(即馱碑)
唐天寶十五年(756年)監察御史蔣晁為其遠祖函亭鄉侯蔣澄而建,碑高2.5米,寬1米,厚0.5米,碑初產於凌霞觀前,后移於二侯祠內。主碑碑文為"銘曰爰分我祖始自函亭瞻望代祀倏忽千齡山門失記茺隧沉銘裔孫涉難今來一經用建碑碣再飾松垌其庶幾乎昭明之跡古而彌秀令聞之響幽而重聆呈嗟壟樹永兮青青"。
司徒廟碑
高1.5米,寬1米。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尚存於司徒廟內。
古墓
湘陰侯蔣有政墓
位於白塔村,墓號"神安"。其墓位於唐景龍二年(705年)。宋末墓表被毀。
尚書墓(大、少卿墳)
在大田村東,兩墓一北一南,相距近百米。北為少卿吳宗旦墓,南為大卿吳邦翰墓。
古橋
中里橋
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利益橋。清道光年間重建,橋南橋北各有對聯一副:南為"鎖南溪水綿一堤楊柳,徘徊馬上啟萬里遙情"。北為"障東波迎八月帆檣,嘯永舟中仰千秋佳號"。1992年11月拆除。
官林橋
俗稱孫家橋,位於官林鎮東,重建於清咸豐八年(1858年)。官林橋系官林鎮保留較完好的古石拱橋。橋面鋪麻砂石踏步,東西各23級,左右以麻砂石靠背從凳為欄桿,東西橋堍各有石獅一對,橋南北兩面刻有楹聯,南為:肇跡溯東吳千秋鞏固,安瀾通北百瀆迴環。北為:紛紜冠蓋記題拄豪情,絡繹舟車□□□古迹。附:湮沒的古景點(凌霞道觀十景)
官林鎮位於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經濟圈的中心點,東鄰上海180公里,西接南京150公里,南望杭州160公里,與長三角主要城市的車程在2小時內。
官林鎮地處江蘇、浙江、安徽三省通衢,交通便捷,水路運輸、航空運輸、陸路運輸均四通八達,貫穿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經濟圈。
2013年全年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設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認定省高新技術產品46隻。全鎮規模企業研發機構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創建為全市唯一“無錫市知識產權示範鄉鎮”。全年引進留學人才5名,“雙高”人才31名,新認定各類高新技術企業11家。
堅持多渠道籌措資金,累計投入8多億元用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建成區面積從4平方公里擴大到1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從36.5%提高到41%,完成了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
2013年發放低保金452萬元、慈善救助款212萬元、重殘救助金175萬元,發放各類生活救助金25萬元,受惠人數4610人,全年向社會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367個,轉移農村勞動力1034人,完成社保擴面2632人,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
創先爭優聚焦民生。老年服務中心順利通過省級三星級敬老院驗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設殘疾人康復室,並通過市規範化建設試點鎮驗收;都山小學附屬幼兒園創建為江蘇省優質幼兒園;豐義幼兒園順利通過省優質園複審。功能載體日趨完善。以官林醫院順利投用為契機,有效推進醫院與中心一體化運作,在全市起到了示範作用。繼續強化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工作,參保率、繳費率以及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門診人次、門診業務量均在全市排名第一,創建成功全市唯一慢性病綜合防控區。全年群眾享受城鄉居民醫療報銷1596萬元,得益率達到70%。電纜實訓基地、早教體驗室等一批功能載體相繼投用,有效豐富了各類民生需求。文體活動精彩紛呈。成功承辦江蘇省老年人體育節宜興·官林分會場啟動儀式,宜興市“文化鄉村行,和諧千萬家”集中服務活動,“知我文物、愛我家鄉”宜興文物圖片巡展活動。積極開展乒乓球、籃球、門球等各類體育比賽。社會大局和諧安定。公安工作紮實高效,開展“打黑除惡”、“兩搶一盜”等專項行動,有力維護了社會安定和公共安全。全力推動技防鎮升級改造工作,不斷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深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為41隻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源頭保障。
官林史起秦漢,唐代曾稱凌霞,宋代因官宦聚居如林,始稱官林。宋、明、清三代,官林走出了22位進士,“三代皆翰林,一門六司徒”的佳話廣為流傳。被喻為中國科教界“雙子星座”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天津大學校長和著名教育家史紹熙兄弟;中國工程院院士薛鳴球;新中國水泥科研事業的主要奠基人繆紀生等200多位副教授以上的專家從官林走出,遍布全國各地。
2000年來,工業銷售收入連年名列宜興市榜首,並先後被評為“中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國家衛生鎮”、“中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中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首批“中國重點鎮”、“中國環境優美鎮”、“中國計生協會先進鎮”、“中國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鎮”等。
2015年10月,宜興市官林鎮被授予“國家電線電纜產業基地”稱號。
2017年11月,確定為江蘇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鎮。
2018年10月8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2019年10月8日,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
2019年12月,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