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
鳥類名
鶺鴒,俗稱張飛鳥,多數為鶺鴒屬。鳥綱鶺鴒科鶺鴒屬各種候鳥的通稱。古代 每與“雝渠”混稱。我國常見種有白鶺鴒。還有灰鶺鴒、黃鶺鴒(分為東黃鶺鴒、西黃鶺鴒)、黃頭鶺鴒。體長 170~180毫米;背羽純色,無縱紋;尾呈圓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尾羽為長。因多活動於水邊,停息時尾上下擺動,故又稱“點水雀”。體色大都由黑白二色組成,如白鶺鴒;或由黑、黃、白、灰、綠色組成,如黃鶺鴒、黃頭鶺鴒、灰鶺鴒等。棲息於海拔在400~2000米的山區、河谷、池畔等各類生境中。鶺鴒為地棲鳥類,生活於沼澤、池塘、水庫、溪流、水田等處。山鶺鴒則獨成一屬為山鶺鴒屬。被列入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
◎ 鶺鴒jílíng
[wagtail]鶺鴒科的鳥之任一種,與鷚有親緣關係,體型纖細,尾特別長,習慣性地上下抖動
鳥類的一屬。最常見的一種,身體小,頭頂黑色,前額純白色,嘴細長,尾和翅膀都很長,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因為形狀有點像舞台上張飛的臉譜,所以浙東一帶人稱張飛鳥。吃昆蟲和小魚等,屬受保護的鳥類。一種嘴細,尾、翅都很長的小鳥,只要一隻離群,其餘的就都鳴叫起來,尋找同類
1.鳥類的一屬。最常見的一種,身體小,頭頂黑色,前額純白色,嘴細長,尾和翅膀都很長,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蟲和小魚等,屬受保護鳥類。晉 葛洪《抱朴子·守塉》:“鵾鵬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水滸傳》第一二○回:“雙雙鴻雁,哀鳴在沙渚磯頭,對對鶺鴒,倦宿在敗荷汀畔。”
2.《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后以“鶺鴒”比喻兄弟。晉 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豈無鶺鴒,固慎名器。”唐 韓愈《答張徹》詩:“冏冏抱明璉,飛飛聯鶺鴒。”宋 葉適《送鞏仲同》詩:“天催鶺鴒玉樓去,漱流不並龍洲旁。”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阿稚》:“不為雁序而作鶺鴒,明知弟幼弱,不加防護,任其獨行,不飽豺虎,必遭顛墜。”
鳥種:白鶺鴒
學名:Motacilla alba
英文名: White Wagtail
日本俗名:愛情鳥、愛情的使者
中文俗名:白顫兒、白面鳥、白頰鶺鴒、眼紋鶺鴒、點水雀、張飛鳥
分類:雀形目、鶺鴒科、鶺鴒屬
體長約20厘米。體羽上體灰色,下體白,兩翼及尾黑白相間。冬季頭后、頸背及胸具黑色斑紋但不如繁殖期擴展。黑色的多少隨亞種而異。亞種dukhunensis及ocularis的頦及喉黑色,baicalensis頦及喉灰色,其餘白色。亞種ocularis有黑色貫眼紋。雌鳥似雄鳥但色較暗。亞成鳥的灰色取代成鳥的黑色。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清晰而生硬的chissick聲。分佈於非洲、歐洲及亞洲。繁殖於東亞的鳥南遷至東南亞及菲律賓越冬。亞種personata繁殖於中國西北;baicalensis繁殖於中國極北部及東北;dukhunensis遷徙時有記錄於中國西北;ocularis越冬於中國南方包括海南島及台灣。常見於中等海拔區,高可至海拔1500米。停棲時,尾常上下不停地擺動,有時還邊走邊叫,顯得悠然自得。食物幾乎全是昆蟲,以雙翅目、鞘翅目為主,有甲蟲、米蟓、、蠅類、蝗蟲、粘毛蟲等。白鶺鴒在依水較近的洞穴、岩縫、牆壁里和茅屋脊下營巢,巢為淺杯形,外邊用枯草莖、枯葉和較粗的樹根做成,裡邊有較細的根、枝,襯墊著獸毛。巢的外徑為13×17厘米,內徑7×8厘米,巢深3.5~5厘米。每窩產卵4~5枚,大小約為20.7×15.4毫米。卵殼灰白色,滿布著淡紫灰、黃褐、黑褐色的斑紋。受驚擾時飛行驟降併發出示警叫聲。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喜歡濱水活動,多在河溪邊、湖沼、水渠等處,在離水較近的耕地附近、草地、荒坡、路邊等處也可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