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鶺鴒
雀形目鶺鴒科動物
灰鶺鴒(學名:Motacilla cinerea)是雀形目鶺鴒科的鳥類,屬中小型鳴禽,體長約19厘米。與黃鶺鴒的區別在上背灰色,飛行時白色翼斑和黃色的腰顯現,且尾較長。體型較纖細。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常做有規律的上、下擺動;腿細長后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
經常成對活動或結小群活動。以昆蟲為食。覓食時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蟲。繁殖期在3~7月,築巢於屋頂、洞穴、石縫等處,巢由草莖、細根、樹皮和枯葉構成,巢呈杯狀。每窩產卵4~5枚。分佈於歐亞大陸和非洲,從英國、挪威南部、瑞典南部,往南到地中海沿岸以及大西洋中的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島和北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往東經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中亞、西伯利亞南部、蒙古,一直到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島、俄羅斯遠東、薩林島、千島群島、朝鮮和日本等地;越冬於非洲、南亞和東南亞。
灰鶺鴒
大小量度:體重♂14-22g,♀15-20g;體長♂170-190mm,♀170-187mm;嘴峰♂12-14mm,♀12-14mm;翅♂76-85mm,♀75-85mm;尾♂85-96mm,♀80-99mm;跗蹠♂19-25mm,♂18-22mm。(註:雄性——♂;雌性——♀)
主要棲息於溪流、河谷、湖泊、水塘、沼澤等水域岸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住宅和林區居民點,尤其喜歡在山區河流岸邊和道路上活動,也出現在林中溪流和城市公園中。海拔高度從2000米的平原草地到2000米以上的高山荒原濕地均有棲息。在中國長江以北主要為夏候鳥,部分徠旅鳥,在長江以南主要為冬候鳥,部分旅鳥。每年多在3月末4月初開始遷來北方。
灰鶺鴒
主要以昆蟲為食。其中雛鳥主要以石蛾、石蠅等水生昆蟲為食,也吃少量鞘翅目昆蟲。成鳥主要以石蠶、蠅、甲蟲、螞蟻、蝗蟲、縷蛄、蚱蜢、蜂、蝽象、毛蟲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雙翅目、膜翅目等昆蟲為食。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多在水邊行走或跑步捕食,有時也在空中捕食。
分佈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比利時、不丹、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汶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柬埔寨、加拿大、中非共和國、中國、聖誕島、剛果民主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肯亞、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盧森堡、澳門、馬其頓、馬拉維、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蒙古、黑山、摩洛哥、緬甸、尼泊爾、荷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利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烏茲別克、越南、葉門。
幾遍及全國各地。其中東北、華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西南部至四川北部為夏候鳥,其他地區為旅鳥,部分在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廣西、雲南、海南、台灣等地越冬。
灰鶺鴒(卵)
營巢於河流兩岸的各式生境中。營巢位置多樣,在河邊土坑、水壩、石頭縫隙、石崖台階、河岸倒木樹洞、房屋牆壁縫隙等各類生境中均有營巢。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進行。築巢材料通常就地取得,因此常因營巢環境不同而巢材有所變化,特別是內墊物。如在林區營巢者,內墊物多系各種樹皮纖維和獸毛,而在居民點及其附近營巢者,則多以人類廢棄的麻、氈、家禽和家畜毛作內墊。巢外壁則多以枯草葉、枯草莖、枯草根和苔蘚構成。營巢位置一般都較隱蔽,即使在開闊地面上的巢,也都隱蔽和偽裝得很好。如在裸露岩石平台上的巢,由於巢材顏色和石崖很相似,一般也很難發現。巢區大小隨可利用食物資源和營巢材料豐富度而變化,一般在直徑500-600米範圍活動。營巢期間雌雄親鳥不再那麼頻繁地在空中或地面追逐和鳴叫,而是不停地覓找巢材築巢。築巢時先築巢的四周外壁輪廓,最後再鋪底和內墊。
灰鶺鴒(雛鳥)
通常1天產卵1枚,卵多為尖卵圓形和卵圓形,少數為鈍卵圓形。顏色變化也較大,有呈白色沾黃、光滑無斑,有呈灰白色、染以黃色,鈍端較暗,呈褐灰色;有呈棕灰色、帶褐色斑。卵的大小平均為18毫米×14毫米,平均重量為1.52克。每窩為4-6枚,通常為5枚,卵產齊后即開始孵卵,也有在產最後1枚卵時即已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2天。
雛鳥晚成性,剛出殼時體重1g,體長30毫米,全身肉紅色,除眼泡之間、枕部、背中心、後背和肩部有少許灰白色絨羽外,其餘體表赤裸無羽。5日齡時開始睜眼和露出羽軸芽,10日齡時身體大部為羽毛所覆蓋,並能站立跳躍,14日齡時出飛,留巢期14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灰鶺鴒(6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1. | 灰鶺鴒迦納利亞種 | Motacilla cinerea canariensis |
2. | 灰鶺鴒指名亞種 | Motacilla cinerea cinerea |
3. | 灰鶺鴒北亞亞種 | Motacilla cinerea melanope |
4. | 灰鶺鴒亞速爾亞種 | Motacilla cinerea patriciae |
5. | 灰鶺鴒普通亞種 | Motacilla cinerea robusta |
6. | 灰鶺鴒馬德拉亞種 | Motacilla cinerea schmitzi |
灰鶺鴒主要以昆蟲為食,是一種重要的農林益鳥,種群數量較普遍。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灰鶺鴒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