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
石器
石器,是指以岩石為原料製作的工具,它是人類最初的主要生產工具,盛行於人類歷史的初期階段。從人類出現直到青銅器出現前,共經歷了二三百萬年,屬於原始社會時期。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又可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也有人將新、舊石器時代之間列出一個過渡的中石器時代。
手持器
石器
就世界範圍看,人類開始製造工具大約是在300萬年前。最早的工具大概沒有什麼標準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發現的最早石制工具,大約距今200萬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礫石打制的砍砸器。
在舊石器時代製作石器最原始的辦法,是把一塊石頭加以敲擊或碰擊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帶有薄刃的石器,則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先從石塊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錘敲擊修整的,邊緣不太平齊。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邊緣比較平整了。及至後期,修整技術進一步提高,創造了壓製法。壓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壓製法修整出來的石器已經比較精細。
到新石器時代,石器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製、鑽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選定后,先打製成石器的雛形,然後把刃部或整個表面放在礪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這就成了磨製石器。
磨製石器與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備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準確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趨向專一;增強了石器刃部的鋒度,減少了使用時的阻力,使工具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術的發明是石器製作技術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為鑽穿、管穿和琢穿三種。鑽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堅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裝上石制的鑽頭,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濕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來轉動木棒進行鑽孔。管穿是用削尖了邊緣的細竹管來穿孔,具體方法與鑽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於製成複合工具,使石制的工具能比較牢固地捆縛在木柄上,便於使用和攜帶,以提高勞動效率。
新石器時代的石器種類大大增多。早期遺址中大量出土的農業、手工業和漁獵工具有斧、錛、鏟、鑿、鏃、矛頭、磨盤、網墜等,稍後又增加了犁、刀、鋤、鐮等。
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作鬥爭的能力,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天地變得日益廣闊起來。但由於當時人們所能支配的物質只不過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纖維簡單加工而成的繩索等,這就限制了工具的創造和發展。
石器與自然力破碎的石塊的區別
由於晝夜和季節冷熱變化,引起岩石和石塊的表面與其內部不一致的膨脹和收縮。因此在岩石或石塊由溫度造成的破裂面上往往有環繞一個中心的同心圓波紋。而石器則沒有或者破壞了這種特徵。另外,石塊受到水力的作用,衝撞到岸邊的岩石上或者石塊相互撞擊,使得石塊破碎,產生錐體,但這種錐體要比人工石片顯得平坦和散漫。比較典型的是中國華南部第四紀沉積物中有嚙齒類動物咬成的“假石器”。
1.神像飛鳥紋琮新石器
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神像飛鳥紋玉琮,湖綠色,玉質晶瑩,有透光性。在琮體四面分別琢出一組神人獸面紋,即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像。其四角有四隻飛鳥,為神像的使者。玉琮是史前時期祭典和斂葬的重要禮器。
2.新石器玉琀
石器
舊石器時代早期:這時的石器比較簡陋,一般將天然礫石加以敲擊,然後再稍作加工。形狀不規則,一件石器有很多用途。
舊石器時代中期:這時的石器比較複雜,打制技術有很大提高,加工也比較精細。
舊石器時代晚期:這時的石器已經出現了穿孔和磨光技術
英文:Neolith
人種變遷
石器(stone implements)
新石器時代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