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

山東省濟南市港溝鎮神武村村民。

劉延寶,山東濟南人,承君一諾,必守終生。為了部隊首長面前“俺能行”的三字諾言,劉延寶祖孫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傳,63載誠心守護烈士墓園,譜寫了一曲忠義守信的讚歌。

人物經歷


承君一諾,必守終生。為了部隊首長面前“俺能行”的三字諾言,劉延寶祖孫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傳,63載誠心守護烈士墓園,譜寫了一曲忠義守信的讚歌。
劉延寶一家人與烈士墓的淵源要從1948年濟南戰役說起。當時在濟南戰役中犧牲的5位解放軍戰士的遺體被抬到神武村,受部隊首長委託,正在支前的劉延寶的爺爺——劉修芝與部隊官兵一起灑淚掩埋了5位烈士。事後,部隊首長對劉延寶的爺爺說:“這幾名好戰士犧牲在草山嶺的一次戰鬥中,只知道一個人的籍貫在浙江省仙居縣,你能照看著他們嗎?”誠樸的劉修芝只說了三個字:“俺能行!”劉修芝覺得自己的承諾是明義之舉,五位烈士雖然與劉家非親非故,但他們是為了解放濟南而犧牲的,是為了老百姓而獻身的,守好烈士的英靈,才能對得起死難烈士。咱山東人最講誠、信、義,承諾的事,再難也要辦到。劉家節衣縮食,花錢請人製作了5塊墓碑,刻上介紹烈士事迹的碑文,立在墓前,並栽上了松柏,以昭示後人銘記烈士的偉績。
1976年6月,守護墓地28年的劉修芝老人去世前,把兒孫們叫到床前,再三囑咐“要世世代代守好烈士墓”。1982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烈士墓所在的田地被分給了別人。為了保護墓地,劉延寶的父親三番五次找到村幹部,經過協商后,用分到的一塊好地換回了烈士墓地。此後,劉延寶和父親在墓地四周種上樹木,把墓園整理得更加齊整、肅穆。閑暇時,劉延寶的父親經常把先烈們的英雄事迹講給兒孫們聽,教育他們要守好先烈英靈,以實際行動繼承烈士遺志。
劉延寶在父親患病後毅然接過接力棒,擔起了第三代義務護墓人的重任。每逢春節、清明節等節日,他同兩個弟弟一起,攙扶著老父親到烈士墓前祭奠、培土。1995年,他見原來的墓碑已十分破舊,就到外地訂做了一座高1.5米的新墓碑,並請工匠刻上了六個工工整整的大字——“革命烈士之墓”。看到墓地荒涼、無遮無掩,他動員全家出動,在墓地周圍壘起了圍牆,把烈士墓保護得更加完好。1999年,村裡修公路時,又發現了兩位烈士的遺骨。劉延寶聽說后,主動提出申請,將兩位烈士的遺骨安葬在墓園裡。目前,共有七位烈士長眠在此。幾年前,劉延寶患病後行動不便,兒子劉增龍主動承擔了祭奠先烈、整理墓園的責任,繼續踐行著當年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