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還有書籍

但是還有書籍

《但是還有書籍》是由嗶哩嗶哩和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人文紀錄片。

2020年7月17日,《但是還有書籍》入選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紀錄片單元入圍名單。10月18日,《但是還有書籍》獲得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

劇情簡介


但是還有書籍
但是還有書籍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由嗶哩嗶哩和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系列共有五集,每集25-30分鐘。《但是還有書籍》以書為題材,力圖在閱讀多樣化、碎片化的當下,記錄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那些精彩故事。希望以新鮮有趣的視角和故事,點燃觀眾對於書的熱愛,為人們提供一份在快時代里的閱讀指南。

分集劇情


● 第1集 書海編舟記
● 《書海編舟記》以編輯譯者的視角出發,擺渡於作者和讀者之間,“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不遺餘力挖掘新人且“不擇手段”推薦作品的禿頭編輯朱岳,編完一本書換一副眼鏡。長坐冷板凳的古籍編輯俞國林,溝通等待長達十三年終於出版了既是個人史也是西南聯大史的《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因曾經老師一句“拉美文學大有可為”走上翻譯道路的北大教師范曄,翻譯首次授權的中譯本《百年孤獨》,現象級暢銷書帶給他的除了榮耀,也有譯文語言風格的質疑,他坦言“翻譯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艱難的快樂”。
● 第2集 二手書的奇幻漂流
● 《二手書的奇幻漂流》從書店老闆和藏書人的視角,講述舊書在歲月流徙中的故事,舊書不是人們印象中“論斤稱”,他們承載著諸如歷史、文化、時間、緣分等等價值和意義。台灣舊香居從廢品收書到擺地攤最後打造成為業界招牌,是父女兩代人的努力,憑藉舊書進入一個時代的氛圍,不僅是買賣更是生活態度。藏書人的分享會,他們因寂寞而相聚,陳曉維憑藉對魯迅的熱愛和熟悉,低價購入了有魯迅親筆題字的畫冊,緣分來源於念念不忘的迴響。80後夫妻“開一輛書車行走中國”,他們給水果攤主女兒推薦了《小王子》,給鄉村農民帶去了蔬菜種植手冊,當一位耄耋老人翻著畫冊說“好久好久沒有看書了”,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讓很多的書籍出現在原本可能不會出現的地方”。
● 第3集 繪本中的奇妙世界
● 《繪本中的奇妙世界》從繪本作者和推廣人的視角出發,打通成人世界和兒童世界的通道。憑藉《荒原狐精》拿下中國繪本的第一個國際大獎的蔡皋,她的繪本植根於中國民間文化,用童謠的語言傳達鄉音和鄉愁,“方言是我們語言的來路,最後的故鄉”。熊亮秉存著萬物有靈且美的觀念,用現代繪本講述中國故事,奇幻世界都有古典文學的原型。粲然作為繪本推廣人,與孩子們一起讀書,傳遞童書的力量。她們都是童心的守護者,用微渺而浩瀚的童話世界潤澤孩子們的心靈,傳遞成人世界的祝福。
● 第4集 設計師的紙上王國
● 《設計師的紙上王國》從裝幀設計師的角度出發,賦予書籍內容相匹配的形式美。從業五十五年見證中國書籍設計變革與發展的寧成春,從理解書籍內容中誕生的設計內斂而不動聲色,方寸之間盡顯雋永的情感。獨立設計師何浩,藝術書籍設計的同時記錄當年藝術發展的脈絡,設計的能量為書籍賦予更多意義。作為一個“中國通”的海外藝術家薄英,與張充和亦師亦友的情誼,促使他用中國元素設計出版了張的書法和詩歌,尋找與漢字書法最相宜的英文字體,用樂器的木頭做封面,他堅信世間萬物都能製作書籍,合適的形態、色彩、氣味會回應人的感官和想象。
● 第5集 快時代的閱讀指南
● 《快時代的閱讀指南》則是從讀者的視角來探討這個快時代的閱讀方式。通勤的地鐵成為朱立偉在擁擠和喧囂中難得的閱讀時光,她也發現了不少同道中人,誕生了她的相冊《地鐵上的讀書人》,地鐵上猶如流動的地下圖書館,書籍反射的白光照耀著求知者的面龐。北京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楊早發動閱讀分享會,他們循著老舍《駱駝祥子》的路線在北京城裡實地朗讀體會祥子的心情,彷彿穿越了時光。

幕後製作


命名靈感
《但是還有書籍》的命名靈感,來源於美籍波蘭詩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一首同名短詩,“儘管地平線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部落在遠征途中,行星在運行,‘我們永存’” 。
前期準備
主創團隊前期做了大量的紙面調研,把書和能搜到的報道基本上都看了一遍。不光人物,針對每一集的主題,也買了各種各樣的書,走訪很多的圈內專業人士,或者百事通一樣的人物。
後期製作
主創團隊最早跟嗶哩嗶哩策劃的時候就已經定了要做動畫,該紀錄片的總策劃朱賢亮當時提出的要求就是嗶哩嗶哩的每個紀錄片都要有創新點,也希望動畫成為該紀錄片的亮點。本來書的片子就不好拍,讀書人都是一個特別靜態的狀態,要麼看書,要麼寫作,並且談到的很多事情已經過去了,沒法用現在的鏡頭來講述,所以用動畫去補充這方面的缺憾。該紀錄片的動畫團隊的動畫導演在英國讀書,她提供了很多的創意。最開始動畫製作的時候,就定了一個原則:每一集里的動畫都是結合故事中原有的元素,比如說第一集第一個動畫里朱岳的形象其實是他自己畫的,其他形象是動畫師參照朱岳的畫風畫的,簡筆畫的風格跟朱岳的冷幽默風格相得益彰,第二集第一個動畫是在一個用探針鏡頭拍的畫面上做的動畫,有一種人物從現實世界進入到書中世界、打破次元壁的感覺,猶如愛麗絲掉進兔子洞;第三集用的是繪本中的圖像元素,比如熊亮那個故事中,主人公進入繪本中的奇妙世界,和繪本中的元素進行互動,來表現“萬物有靈”的觀念;第四集里《桃花魚》段落用了動畫加投影的手法,還用水製造了水光的效果,第五集UP主小隱的動畫結合了主人公喜歡的手帳,裡面還埋了一個小彩蛋,背景中一個舊的借書證上寫的確實是小隱小時候看過的書。

幕後花絮


● 羅穎鸞發了一封“豆郵”邀請後浪文學部主編朱岳參與拍攝該紀錄片,朱岳接受邀請,並表示參與拍攝紀錄片,也是想通過這個推廣途徑和機會,讓大家看到那些新的本土原創作品。
●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葡語系系主任、《百年孤獨》譯者范曄,決定參與拍攝該紀錄片的原因,是看到羅穎鸞做的紀錄片《書迷》的“貓咪版預告片“——范曄的微信頭像是一隻貓。
● 拍陳曉維時,主創團隊將陳曉維寫的三本書都看了,在其中一本《好書之徒》中,有講到張充和在美國的一個徒弟薄英為她的書做設計,後來薄英也成為該紀錄片中的一位人物,藉此探討紙質書之美的話題。
● 陳曉維推薦拍上海的一個淘書人,但那個故事主創團隊之後放棄了。去上海調研的時候,主創團隊還去拜訪了“新友書店”,老闆想起來上海有一個書店,旅行移動賣書,快閃移動書店這一段的紀實內容的故事就是這麼找到的。
● 鏡頭裡去鄉村擺地攤不是擺拍,是真實的。農民們真的是在做旅行賣書的事情,大概去了10多個省,城市裡農村裡都有擺攤,也真的有人來買書。
● 該紀錄片找胡歌配音,是嗶哩嗶哩的想法,胡歌配音那天從早上9點多一直配到晚上11點多。
● 胡歌配音當天,另一位配音演員姜廣濤作為配音導演也參與了配音,他在配音前一天特意從北京趕過來,仍在病中的他,按醫囑其實不能長時間工作,但是當天也堅持工作到深夜 。
● 胡歌和姜廣濤都是友情支持,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發行信息


學術研討
2020年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來自中宣部和廣電總局和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就該紀錄片展開討論。
線下書店
2020年8月23日,嗶哩嗶哩在上海通過品牌授權,開創的全國第一家由該紀錄片命名的正版授權主題書店《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在上海靜安大悅城九樓開業,與上海新華傳媒進行線上跨界合作。

主創團隊


第1集第2集第3集第4集第5集
導演劉倩瑜楊驪珠羅穎鸞王悅陽鄭蘇杭、彭欣宇、林宸西
總撰稿羅穎鸞——羅穎鸞
撰稿羅穎鸞、劉倩瑜、陳佳琳楊驪珠羅穎鸞王悅陽羅穎鸞、鄭蘇杭、陳佳琳
剪輯指導許樂——許樂
剪輯劉倩瑜、陳佳琳楊驪珠、陳佳琳羅穎鸞、陳佳琳王悅陽鄭蘇杭、林宸西、彭欣宇、陳佳琳
攝影張榮、鄧少波、齊慶淼、金延哲鄧少波、齊慶淼、張榮張榮、鄧少波、金延哲、齊慶淼鄧少波、齊慶淼、金延哲、張榮、楊光張榮、鄧少波、齊慶淼
副攝影師朱劍、朴亨南——
攝影助理楊萬亞、孟祥峰、溫俊卿、曹先毅、曹守華、王若楓、霍偉立、霍韋冰曹先毅、王延強、鄧剛楊萬亞、曹守華、楊凱、王延強楊萬亞、許寶玉、孟祥峰楊萬亞、盧松河、曹先毅
動畫製作團隊湘冰雪、Aru可盈、李瑋卓、少女、吳寒、張昌皓黃學倫、相冰雪、吳寒、汪明瑩、許哲欣、張昌皓、鄢然、李瑋卓、Aru可盈相冰雪、汪明瑩、許哲欣、張昌皓、吳寒、Aru可盈、鄢然、少女、李瑋卓少女、李瑋卓相冰雪、Aru可盈、少女、汪明瑩、許哲欣
聲音編輯張震宇、唐路霽張震宇、唐路霽、張子荷
調色師王寧王寧、張傑王寧
分集海報設計丁祥——丁祥Jade Zheng
動畫製作北京四零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音頻製作北京沐肆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錄音支持北京光合積木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領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攝製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品方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嗶哩嗶哩)
聯合出品方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出品人李旎
總導演羅穎鸞
總策劃朱賢亮
總導演助理陳佳琳、李詩煜
配音胡歌
配音導演姜廣濤
動畫導演洪嘉寶
動畫製片人汪明瑩
劇照田磊
化妝段先麗
音頻監製高寶喜、湯君彥
音頻統籌王博、甘育菲
設計開發徐曉夢、郭葉舟
編審聞罡、朱潔穎、趙晨
宣傳統籌沈沉
預告片剪輯阮愛芳
正式版海報設計陳花現
書城版海報設計Cici Suen、丁祥
分集片名題字熊亮
花絮剪輯王悅陽、陳佳琳、楊婉、丁祥

播放信息


《但是還有書籍》在b站上線,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

獲獎記錄


影視類
▪ 2020-10-18 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 最佳電視紀錄片(獲獎)
▪ 2020 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紀錄片單元(提名)

節目評價


《但是還有書籍》內容並不算潮,甚至還有些冷門。短小精悍的五集紀錄片,全部講的是書,且其中沒有講經典名著,不做作家訪談,不推暢銷圖書,而是聚焦隱身於書後的理想主義者們,從圖書編輯、古籍校對、裝幀設計、二手書收藏等側面。聽起來小眾的內容,被轉變成一個個有趣有溫度有深度的人物故事,這種基於專業深度與情感溫度的創新表達,也終於俘獲觀眾。如何講好故事,聽起來是個抽象的話題,但做起來卻來不得半點虛浮,需要扎紮實實下番苦功夫。《但是還有書籍》的呈現極為流暢自然,可觀眾看到了“每一幀畫面都信息量豐富” 。(《北京日報》評)
《但是還有書籍》每集片長30分鐘,非常適合網上觀看,一些過渡性環節採用漫畫形式,增加了動感和喜感,藝術感染力很強。它並不是一檔純粹的讀書節目,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紀錄片,它是讀書與紀錄片的合二為一,應該屬於“某某+”類型的節目,比如“讀書+紀錄片”或“紀錄片+讀書”。同時,它也不是推薦書,而是講述與書相關的職業人的故事。這,或許才是這部紀錄片真正走熱的原因所在。(《河南日報》評)
《但是還有書籍》淡雅的背景音樂和胡歌夜話般的解說相得益彰。在創作上“以輕搏重”,娓娓道來;在選材上“以小博大”,用平凡的小人物支撐起呼喚社會在碎片化、海量信息時代里進行深度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主題,提高觀眾整體知識水平;在宣傳上“以網搏台”,在傳媒環境劇烈變化的當下,有效運用網路傳播的力量助力優質內容的推廣。(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范宗釵評)
紀錄片是思想的載體和容器。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其實不只是在看這個片子,他們把紀錄片當作容器,表達自己的意識。《但是還有書籍》開啟了新媒體紀錄片的變革之路,拍出了讀書之後人氣質的改變,在紀錄片中比較獨特,起到了推動全民閱讀的作用,也分擔了圖書館需要承擔的推動全民閱讀的職能。(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中國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副主任田苗評)
《但是還有書籍》中最打動人的情節是片子中紀錄了閱讀的姿勢、思考的姿勢、到最後行走的姿勢,比起一種宏大的精神的灌輸,這種細節處的姿勢更動人,是組成人文圖譜的重要部分。《但是還有書籍》用文學的語言構築了平靜、清涼、淡然的一種語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中央新影集團副總裁趙捷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