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道

中國內地紀錄片導演、作家、教師

張同道,1965年出生於河北省,中國內地紀錄片導演、作家、教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

2000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居委會》,該片入選第14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電影節。2003年,執導紀錄片《白馬四姐妹》,該片入選第18屆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2009年,執導紀錄片《小人國》 ,該片獲得第10屆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大獎。2014年,執導人文紀錄片《貝家花園往事》 。2017年,執導的電視系列紀錄片《零零后》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2019年,執導紀錄片《零零后》。

人物經歷


張同道
張同道
1994年,張同道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之後,留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書。1997年,與卞之琳馮至等人聯合創作詩作集《西南聯大現代詩鈔》 。2000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居委會》,該片入選第14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電影節。
2002年,執導紀錄片《經典紀錄》;同年,出版文學作品《時尚拼貼:解析中國電視欄目》,該書站在當代中國電視人的角度,重新審視了中國電視欄目的現狀和前景。
2003年,執導紀錄片《白馬四姐妹》,該片入選第18屆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同年,出版文學作品《電影藝術導論》 ;隨後,由其創作的文學作品《大師影像》出版,該書展示了15位電影大師的作品與人生歷程;此外,還創作了文學作品《電視看客:調查中國電視受眾》。
2004年,開始在美國紐約大學做訪問學者。2009年,執導紀錄片《小人國》,該片講述了北京郊區一所名為巴學園的幼兒園,記錄了一群2歲-6歲孩子的真實生活,獲得第10屆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大獎;同年,出版文學作品《靳之林的延安》 。2010年,出版文學作品《小人國的秘密》 ;同年,創作文學作品《多元共生的紀錄時空》 。
2012年,執導紀錄片《成長的秘密之小學時代》,該片講述了一個五歲男孩天賦的領袖氣質以及錯綜複雜的權力爭鬥;同年,執導紀錄片《成長的秘密·愛的分離》,該片獲得第11屆波士頓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特別榮譽獎、第9屆半島國際紀錄片節兒童與家庭短片獎。
2013年,由其執導的系列紀錄片《電影眼看中國》播出。2014年,執導記錄片《成長的秘密之英語時代》,該片通過不同人物線索全方位展示出英語學習,尤其是學科式英語學習環境下,每一個小主人公的變化;同年,執導人文紀錄片《貝家花園往事》,該片以20世紀初法國醫生貝熙業在北京西山的花園住宅為紐帶,講述中國、法國兩國的精英分子聯手改造社會的理想主義傳奇的故事。
2015年,執導紀錄片《電影眼看中國第二季》;同年,擔任第5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終審專家團成員;隨後,擔任“金熊貓”獎國際大學生影視作品評選評委會副主席;此外,還出版了著作作品《藝術理論教程》,該書主要講述了藝術理論和影視專業教學方面的知識。
2017年,執導的電視系列紀錄片《零零后》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該片記錄了孩子們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生理變化與精神成長;同年,出版文學作品《電影眼看人間》,該書收錄了世紀之交中國基層社會三幅圖景:城市的居委會、鄉村的民間藝術與山區的白馬藏族。
2018年,執導紀錄片《文學的故鄉》,該片聚焦當代文學,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茅盾文學獎得主賈平凹、劉震雲、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共同講述文學背後的故事。2019年,執導紀錄片《零零后》。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9年《零零后》紀錄片
2018年《文學的故鄉》紀錄片
2017年《零零后》系列紀錄片
2015年《電影眼看中國第二季》紀錄片
2014年《貝家花園往事》紀錄片
2014年《成長的秘密之英語時代》紀錄片
2013年《電影眼看中國》紀錄片
2012年《成長的秘密·愛的分離》紀錄片
2012年《成長的秘密之小學時代》紀錄片
2009年《小人國》紀錄片
2003年《白馬四姐妹》紀錄片
2002年《經典紀錄》紀錄片
2000年《居委會》紀錄片

著作作品

時間名稱出版社
2017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7)》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17年《電影眼看人間》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2016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6)》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15年《藝術理論教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年1月《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2)》/
2010年10月《多元共生的紀錄時空》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年《小人國的秘密》京華出版社
2009年9月《藝術理論教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年5月《真實的風景:世界紀錄電影導演研究》/
2009年1月《靳之林的延安》/
2009年《2009年中國紀錄片年度報告》/
2003年《大師影像》南方日報出版社
2003年《電影藝術導論》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3年《電視看客:調查中國電視受眾》/
2002年《時尚拼貼:解析中國電視欄目》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2年11月《媒介春秋:中國電視觀察》/
1998年《探險的風旗:論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潮》/
1997年《西南聯大現代詩鈔》中國文學出版社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2021 第五屆中加國際電影節 最佳導演《零零后》 (獲獎)
▪ 2012 第11屆 波士頓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特別榮譽獎 《成長的秘密·愛的分離》 (獲獎)
▪ 2012 第9屆 半島國際紀錄片節兒童與家庭短片獎 《成長的秘密·愛的分離》 (獲獎)
▪ 2009 第10屆 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大獎 《小人國》 (獲獎)
▪ 2009 北京市年度十佳電影工作者(獲獎)
▪ 2003 第18屆 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 《白馬四姐妹》 (提名)
▪ 2000 第7屆 霍英東青年基金獎(獲獎)
▪ 2000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電影節 《居委會》 (提名)
▪ 1999 安徽圖書獎 《探險的風旗》 (獲獎)
▪ 0000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入選者(獲獎)

人物評價


張同道在紀錄片創作上所具有的特點:保持學者姿態,堅持創作的獨立性,與政治和資本保持一定的距離;創作與教學、科研息息相關;案例教學的特點比較突出。從紀錄片文本的角度來看,張同道在內容的傳達上,追求真實、嚴謹,可以謂之“嚴肅”;而在形式表達上又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具有求新、求變的一面,可以謂之“有意味”。張同道在創作中將這兩點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張同道在創作中堅持嚴肅化的表達,注重學術性與教育性,同時在非虛構的前提下,力求使紀錄片更具觀賞價值。在現實題材中,張同道的跨時空敘事延續則體現在對同一和同類敘事對象的跟蹤記錄。在這裡敘事對象作為一個開放的文本,並不是被完全限制於一個封閉的敘事時空中,相反由於對敘事對象的跟蹤拍攝,讓敘事的時空也不斷進行延展(南京師範大學湯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