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人

僰人

“僰(bó)人”又稱“濮(pú)人”,是先秦時期對西南諸族的統稱,即今雲貴高原及川渝西南部地區諸民族。

典籍記載


《珙縣誌》(舊志)上說:“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
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僰人在首領卜漏的帶領下,在僰王山上築城堞、修寨門,聚眾造反,揭竿起義,但被宋軍用“火猴戰”打敗,僰王被宋軍擒獲后招安。僰人兵敗僰王山後,在400多年的時間裡偃旗息鼓,直到明朝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再次在興文珙縣兩地造反,明王朝派四川總兵劉顯、劉挺父子率領十四萬官軍大舉圍剿,最終在興文縣九絲城將僰人徹底剿滅,僰人從此銷聲匿跡。

懸棺遺址


珙縣位於中國的川、滇、黔三省鄰接處,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現已發現懸棺遺址四十一處,計有懸棺二百八十八具。是中國乃至世界懸棺最多的地方。

岩畫文物


僰人岩畫
僰人岩畫
中國14個有懸棺的省和直轄市中,四川省珙縣麻塘壩的“僰人懸棺”保留最好。1935年,在中國華西大學供職的美籍學者葛維漢曾專程赴珙縣調查。他在《川南的“白人墳”》一文中寫道:“另一使作者感到極大驚奇的,是在非常接近白人墳的岩面上有許多岩畫”,並附錄了岩畫的少許。這是人們最早見到的珙縣麻塘壩“僰人岩畫”臨摹圖。葛氏推論“它們似乎不是美術作品,可能是放棺的人所畫的。”繼后,在1946年,前往珙縣考察“僰人懸棺”的學者還有前中央研究院的芮逸夫和石釧鍾健。
做繪畫和雕刻的目的,不外乎是安慰死者,或者藉以張大死者威望,以懾服生者;或者表示死者所屬的民族,部落的徽志。前者是人物畫,如岩壁畫,有舞蹈、釣魚等畫幅,大概是安慰死者用的,有躍馬戰場的戰鬥畫幅,大概是誇耀死者的威武功業,使生者對他更加尊重用的”。岩壁畫還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在於的反映行懸棺葬的人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正是從這種宗教信仰出發,一整套喪葬禮制才逐漸形成起來。
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
1974年,在對珙縣麻塘壩“僰人懸棺”的首次發掘清理中,四川省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對麻塘壩東西兩側20多座山岩的岩畫進行臨摹,先後在“棺材鋪”、“獅子岩”、“大洞”、“九盞燈”、“豬圈門”、“麻磨山”、“硝洞”、“鄧家岩”、“三仙洞”等處,臨摹下了大量“僰人岩畫”。這些岩畫經過整理問世后,很快受到學術界的重視。珙縣麻塘壩“僰人岩畫”,一般都畫在懸棺周圍的岩壁、岩框上,在多用紅色,少數用白色,有的色澤猶新。繪畫採用的是平塗的手法,雖線條粗獷,但多形而又傳神,人物極富變化和動感,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有舞蹈、體操、雜技、刑術、擊劍、賽騎、踢毽、球戲、釣魚、狩獵、征戰和各種動物以及刀矛、車輪、日月、太極圖、各種紋飾圖案等,構圖簡練,形態動人,乍看起來確是栩栩如生。
1985年,在對麻塘壩“僰人懸棺”的第二次發掘清理中,清理現場的凌空廂架,靠近“九盞燈”峭壁頂端的岩上檐補正了在地面上無法看清、原來沒有臨摹下的10餘幅岩畫。
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生動地記錄了當時僰人的生活情況和戰鬥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