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里森·馬登
奧里森·馬登
奧里森·馬登博士(1848-1924),他被公認為美國成功學的奠基人和最偉大的成功勵志導師,成功學之父。《成功》雜誌的創辦人,如今《成功》雜誌在美國無人不曉,它通過創造性地傳播成功學改變了無數美國人的命運,致力於馬登尚未完成的事業:把個人成功學傳授給每一個想出人頭地的年輕人。
奧里森·馬登(Orison Marden),1848年生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桑頓喬森林地區,一塊貧瘠的土地上。他3歲喪母,7歲時父親也去世了。為了生存,馬登開始了比一般山區孩子更為艱苦的掙扎。他先是寄人籬下,給人做工。他總也吃不飽飯,還要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沒有同齡的朋友,還要受到主人孩子的嘲弄和虐待;沒有長輩的關愛,還要忍受主人的責罵和皮鞭。他先後換過五個主人,但情況沒有絲毫好轉。在馬登14歲的時候,他決定要有所突破。一個星期日,馬登出逃了。在一家鋸木場找到工作之後,馬登開始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讀書。突然,一本書使他眼睛一亮,這就是塞繆爾·斯邁爾斯的《自己拯救自己》,一本著名的成功學著作。“對我來說,這本書永遠讓人熱血沸騰,”就像日後他的讀者評價他的書一樣,馬登說,“我如獲至寶,反覆閱讀,直到它深深銘刻在腦海里。” 《自己拯救自己》點燃了馬登兩個夢想。首先,窮孩子爬到上流社會的故事激勵他走出深 山老林,去接受教育,實現理想。其次,他想到,總有一天他也可以做點事情,來激勵和引導那些像他一樣的年輕人。馬登的教育經歷是個漫長的馬拉松。他先是斷斷續續地上點兒學,同時努力工作養活自己。23歲時,他走進了大學校門。9年後,他拿到了如下學位:波士頓大學學士,奧拉托利會學士,波士頓大學碩士,哈佛醫學院博士,以及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學士。同時攻讀多個科目並未影響他的收入。畢業前夕,他積攢了將近2萬美元。 40歲前後,馬登已經成了一位旅店業大亨。他的事業蒸蒸日上,似乎沒有任何變故能阻擋“幸運的馬登”走向成功。然而,不幸接踵而至。連年乾旱,經濟蕭條,而且他最重要的一些旅店被大火夷為平地,傾注了大量心血的五千多頁手稿也在大火中化為灰燼。但馬登沒有屈服。背著沉重的債務,馬登帶著永不褪色的夢想來到波士頓。他開始了成功學方面的創作。他更有資格投身這個事業。因為,在他四十多年的奮鬥歷程中,在財富的階梯上,他曾經站在最高處,也曾被拋到谷底,所以,他更了解財富與成功的奧秘。 1894年,馬登三十年的夢想成為現實。
處女作《偉大的勵志書》獲得了巨大成功,第一年就再版11次。到1905年前後,僅在日本就售出近100萬冊。“我們日本人往往把這本書尊為日本的《聖經》。”一位日本遊客這樣告訴美國人;不但如此,在談到日俄戰爭時,日本人出人意料地說:“你相信嗎?正是這本書給了我們抗擊俄國人的勇氣。”在美國,麥金利總統這樣評價《偉大的勵志書》:“馬登的書對所有具有高尚和遠大抱負的年輕讀者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我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比馬登的書更值得推薦給每一個美國的年輕人。”梳理馬登的著作,我們發現,他的成功學有一個意味深長的漸變過程。 1894年的《偉大的勵志書》可以說是馬登前期的代表作。書中每一頁都激情洋溢。而且,自古希臘以來的漫長歷史都被馬登充分地調動起來,大量的人物傳記和軼事資料充實了全書,使這本書既有思想性,又很生動、紮實。 “這個世界渴望生活,更多的生活,”他說,“最令人感興趣的是現實生活,以及人類的體驗、人類的奮鬥。沒有任何事物像人本身那樣吸引人。”大致說來,馬登起初是傾向於品質成功學的,對功利主義,基本持否定態度。不過,在商業社會中,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是以財富多少來衡量的,因此,馬登不得不弱化了對功利主義的敵對,對於追求金錢的行為,也越來越心平氣和。雖然這個時候,馬登在思想上就開始了漸變過程,但明顯的轉化與綜合,卻花了馬登十年時間。總的看來,馬登還是注重人品質的培養,以及精神上的幸福;同時,也對財富等功利主義內容給予了足夠的關注;不但如此,他還發現了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努力使兩者協調一致,成為整體;一句話,成功往往就是人的全面協調發展,而這都是人應得的神聖權利。 1897年,馬登的《成功》雜誌創刊。很快,《成功》雜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發行量達30萬冊,員工達到200名。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雜誌內部開始分裂,後來又因為得罪權貴而被告上法庭。1911年,《成功》雜誌倒閉。又一次,馬登債務纏身。馬登多次表達過,對一個人真正的考驗是看他與失敗鬥爭的勇氣,真正的強者是“第一次不成功,那麼,再試一次”!像以前一樣,馬登再次用行動證明了強者的力量。他繼續堅持出書,並計劃再辦雜誌。1918年,《新成功》創刊,即使在馬登去世之後,這本雜誌仍然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有志者,繼續著馬登的偉大事業。
馬登撰寫了大量鼓舞人心的著作,包括《一生的資本》、《思考與成功》、《偉大的勵志書》、《成功的品質》、《高貴的個性》、《成功學原理》等等。馬登的書在美國一上市,即受到了大眾的認同,很多公立學校指定為教科書或參考書,不少公司企業發給員工閱讀,在商人、教育人士、政府官員和神職人員中也深受歡迎。林語堂先生曾向人們推薦他的書:“對於時代青年所經驗的煩悶、消極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錯過……希望他們從馬登的書中,能獲得(與我)同樣的興奮影響。”馬登的著作和他所倡導的成功原則改變了世界各地千百萬貧苦人民的命運,使他們由一貧如洗變為百萬富翁,從無名之輩變為社會名流。
奧里森。馬登(Orison Marden)的一生的經典理論
激發自己的潛能
在人的一生中,無論何種情形下,你都要不惜一切代價,走入一種可能激發你的潛能的氣氛中,可能激發你走上自我發達之路的環境里。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勵你的人,對於你日後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響。
不要給自己留退路
如果你養成了決策以後不再更改的習慣,那麼在決策時,就會運用你自己最佳的判斷力。但如果你的決策不過是個實驗,你還不認為它是最後的決策,這樣就容易使你自己有重複考慮的餘地,就不會產生一個成功的決策。
比薪水更寶貴的東西
固然薪水要儘力多得些,但那只是個小問題,最重要的是由此獲得踏入社會的機會,也獲得了在社會階梯上不斷晉陞的機會。通過工作中的耳濡目染獲得大量的知識和經驗,這將是工作給予你的最有價值的報酬。
鍛造一生的資本
體力和精力是我們一生成功的資本,我們應該阻止這一成功資本的無效消耗,要彙集全部的精神,對體力和精力作最經濟、最有效的利用。
成功之門的鑰匙
許多人之所以在社會上無所作為,是因為他們貪圖省事,或是缺乏自信,不敢照著自己的意志去做。東問西訪,事事要經他人的同意認可,才敢決定。一個人不敢表現自身的潛力表達自己的意見,實為人生的奇恥大辱。
脫離貧困境地的秘訣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的思想,以及認為自己命中注定貧窮,必牢死於貧窮的錯誤觀念。如果你覺得自己前途無望,覺得周圍一切都是黑暗慘淡,那麼你應當立即轉過頭,走向另一面,朝著希望和期待的陽光前進,而將黑暗的陰影盡數拋棄。
正直品格的偉大力量
在你作一個律師、一名醫生、一個商人、一個農夫、一名議員,或者一個政治家時,你都不要忘記:你是在做一個“人”,要做一個具有正直品格的人。這樣,你的職業生涯和生活才能有重大意義。
黑暗中拯救自己
人在憂鬱沮喪的時候,要盡量改換自己的環境。無論發生任何事情,對於使自己痛苦的問題,不要過多地去思考,不要讓它再佔據你的心靈,而要儘力想著最快樂的事情。對待他人,也要表現出最仁慈、最親熱的態度,說出最和善、最快樂的話,要努力以快樂的情緒去感染你周圍的人。
神奇的內在力量
在人的身體中有一種創造的力量,它的作用是永遠在進行的,這種創造的力量,不但創造他自己的生命,還在不斷地更新生命,恢復生命。但許多人並不知道深入自己的意識內層,去開發那些供給身體力量的源泉。因此,他們的生命往往是枯燥而毫無生氣的。
要善於結交良朋好友
大部分美國人都有一種特長,就是善於觀察別人,並能夠吸引一批才識過人的良朋好友來合作,激發共同的力量。這是美國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寶貴的經驗。任何青年人一跨入社會都應該學會待人接物、結交朋友的方法,以便互相提攜、互相促進、互相借重,否則,單槍匹馬絕對難以發展到成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