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圖
五代畫家衛賢創作的絹本淡設色中國畫
《高士圖》是五代畫家衛賢創作的一幅絹本淡設色中國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該畫作是五代畫家衛賢的代表作品,此圖原著收錄於《宣和畫譜》中,名為“梁伯鸞圖一”,為衛賢所作《高士圖》組畫之一,原圖共六幅,畫有黔婁先生、楚狂接輿、老萊子、王仲孺、於陵子和梁伯鸞,但前五幅已佚失,僅剩下描繪梁鴻與孟光的這幅。該畫作集山水、人物、建築畫為一體,手法準確精細。
高士圖
此圖描繪的是漢代隱士梁鴻和其妻孟光“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故事。據傳梁鴻年少孤貧時不與他人共食,有一次他的鄰居先做好飯後,叫他用熱鍋做飯,省些麻煩,他卻回答:“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遂熄滅了灶火重新點燃。成年後博覽多通,娶同縣女孟光,相貌醜陋而頗有修養賢德。夫婦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后章帝聞其名欲召之,梁鴻又隱姓埋名依為人傭工春米。每歸,孟光為他具食,總是舉案齊眉送上,以示敬愛。梁鴻感之,遂居家潛心閉戶著書。梁鴻字伯鸞,所以此圖又名《梁伯鸞圖》。
《高士圖》局部
畫家把梁鴻的居所安排在山環水繞的大自然中,全幅圖上半部分巨峰壁立、遠山空茫,下半部竹樹蓊鬱、溪水潺潺,人物活動在畫面中部,恰是觀者的視覺中心。
徠該畫作集山水、人物、建築畫為一體。以界畫法描繪的屋舍準確、精細,山石及樹木多用平筆密集皴擦,近樹精心勾畫,遠樹則勾點結合,重在以墨色由淡至深層層烘染,顯得質感凝重,並能表現出一定的透視感和縱深關係。石凹處的濃墨千點,則為畫家的獨創手法。水流的勾線柔和順暢,綿密有序,恰如微波皺起。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博士王魯豫:“庭院表現以界畫功力見長,結構布置來龍去脈皆交代得清清楚楚。廳堂作瓦頂磚基,橫平豎直,符合透視法,細微末節均不含糊。廳堂之外,竹籬作牆,竹扉半掩,後院傍水處圍以木柵。這些均從生活中來,簡樸而整潔地敘述出隱士的生活。柱楹的紅色在青綠包圍中煥然而出,點明中心所在。”
該畫作是能見到的傳世捲軸畫中,年代最早的以界筆“植柱構梁”的建築畫跡之一。
該畫作宋代藏於內府,清乾隆朝入內府,清亡后散入民間,商賈幾經轉手后售與北平(今北京)倫池齋主人靳伯聲,后被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