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溝村

河南省鄭州市下轄村

朝陽溝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原登封縣)大冶鄉曹村。朝陽溝村是登封市一個行政村、鄰村有松華村、沙溝村、石嶺頭村,物產豐富,氣候宜人,英才輩出,風景秀麗

主要農產品:綠葉菜、椰子、青椒、草莓、大樹菠蘿、黃瓜、西葫蘆、紅蘋果、洋薊

村內資源:銅礦、剛玉

自然資源


朝陽溝村隸屬於松華鄉大擺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6 公里,距離鄉30公里。國土面積1.31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16 ℃,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蔬菜等農作物。
該村有耕地689.5畝,其中人均耕地3.5畝;有林地1182.5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6戶,有鄉村人口191人,其中農業人口191人,勞動力9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8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7元。
該村現有農戶56戶,共有鄉村人口191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80人。其中農業人口191人,勞動力9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擺小學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雙哨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4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6人。地理環境
朝陽溝村是登封市一個行政村、鄰村有松華村、沙溝村、石嶺頭村。
朝陽溝村[河南省鄭州市登封朝陽溝村]
朝陽溝村[河南省鄭州市登封朝陽溝村]
朝陽溝村原名曹村,1976年更名為朝陽溝村。村名源至豫劇編劇楊蘭春先生。楊蘭春,男,豫劇編劇、導演。直隸(今河北)武安人。1952年到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學習。1953年畢業。1956年起,先後任河南豫劇院藝術室副主任、後任河南省歌劇團副團長,河南省豫劇院三團團長、中共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組成員,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河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副主席、河南分會副主席。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 三大代表,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45年,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組織曹村伏擊戰,楊蘭春所在的連隊有5個戰友長眠於此。在雕像東側明代的陳家窯遺址前,1957年,來體驗生活的楊蘭春曾笑著和同事說:“我百年後就埋在這裡。”2009年6月2日,89歲高齡的楊蘭春先生逝世。曾在宣化鎮政府工作過的馮書太領銜建設楊蘭春文化園,當年11月19日,楊老的部分骨灰安放在這裡。按照遺囑,先生的另一半骨灰安葬在故鄉河北省武安縣朝陽溝村。在園東側的“戲劇家楊蘭春之碑”上,著名學者李鐵城撰文:“縱觀中外戲劇史,一戲之出,城鄉傳唱家喻戶曉數十年久演不衰,兩省之村爭以戲名為名,一人逝爭迎遺骸歸葬,可謂舉世無雙。此戲乃《朝陽溝》,此人乃《朝陽溝》編導楊君蘭春也。”
1958年3月初,楊蘭春從省文化局副局長馮紀漢那裡接到任務:七天編排一齣戲。他根據在曹村體驗生活的經歷和時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形勢,晝夜不輟,邊寫邊排練。3月20日,參加全省文化局長會議的領導到鄭州北下街的河南劇院看這出“躍進戲”。戲要開演了,楊蘭春說:“同志們,稍等一會兒,還有四句合唱的詞沒想好。”觀眾們哄得一聲都笑了。過了一會兒,馮局長問:“開幕吧?”楊蘭春說:“再等一等,戲還沒有名字哩。”馮局長只得又到幕前說:“再等一等,戲還沒有名字哩。”台下又是一陣笑聲。楊蘭春想起曹村有座嵩山七十二寺之一的朝陽寺,那一帶的地理環境都是丘陵和山溝,突然有了靈感:劇名就叫“朝陽溝”吧。此後,編導和主要演員多次到朝陽溝採風,與村民建立了親戚般的聯繫,《朝陽溝》也在不斷修改中更加完善。
1958年夏,《朝陽溝》進京參加了全國現代戲題材匯演,《人民日報》及首都各大報紙都刊載了評論文章。1963年冬天,《朝陽溝》拍成電影戲曲藝術片。1964年元旦,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朝陽溝》,並與劇組人員合影。
朝陽溝村
朝陽溝村
2012年6月2日,楊蘭春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朝陽溝》的第一代演員、豫劇表演藝術家高潔、柳蘭芳、楊華瑞、韓登慶等來到楊蘭春文化園,看望祭拜他們敬愛的“楊老師”、“老楊哥”、“楊導演”。當日,朝陽溝村豫劇團正式成立,朝陽溝人和老藝術家同唱《朝陽溝》,成為一段佳話。
1976年初,曹村的幹部群眾聯名上報公社,改村名為朝陽溝大隊,大冶公社新修的水庫也同時被命名為朝陽溝水庫。2004年,楊老的故鄉河北省武安縣列江村正式改名為朝陽溝村,一北一南兩個朝陽溝村都是他生命中難以割捨的組成部分,在他的調解下,兩村摒棄曾有過的誤會,達成共同發展的意向。
2006年,朝陽溝村被鄭州市批准建設“朝陽溝鄭州市級森林公園”以來,先後累計投入資金5000萬元,綠化面積4000餘畝。2009年又在朝陽溝森林公園內投資100萬元高標準建設了“楊蘭春文化園”,現已成為朝陽溝村文化旅遊開發的一個嶄新亮點。2010年,朝陽溝水庫的整修加固,恢復了湖面碧波蕩漾、水鳥游弋,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成蔭的人間勝境,再現了“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一輩子我也住不煩”的佳話。2013年投資1400餘萬元,完善了行道樹綠化、公園內林木補植補造、路沿石修繕、道路維修、大門改造、太陽能路燈安裝等基礎設施,森林公園功能得到改造和提升。每到夜晚,楊蘭春文化園燈火通明,這裡已成為群眾休閑的好去處。大冶鎮紀委書記於汝濤介紹,鎮里將藉助《朝陽溝》的品牌優勢,高標準規劃,建設和少林寺中嶽廟觀星台連成一線的旅遊觀光勝地
近年來,登封朝陽溝村堅持生態發展理念,依託該村青山綠水資源,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朝陽溝對村容村貌進行了統一提升,展現出藍磚青瓦、古樸莊重傳統村落形象。同時憑藉豫劇《朝陽溝》、曲劇《卷席筒》一村兩戲的文化影響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產業,建立了楊蘭春文化園、朝陽溝文化大院,將上世紀的蒸汽小火車開發成旅遊觀光項目。如今的朝陽溝村處處呈現出一派紅紅火火、欣欣向榮。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25日,朝陽溝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